从升频软件到未来音频系统猜想
不要按字面理解升频和降频就只是提高或降低重采样频率,滤波器的应用才是灵魂。选用不同的滤波器播放同一首曲子听音感受有微妙的变化。举个例子用不同的滤波器蔡琴有不同的年龄(有点夸张了).你可以根据个人的听音喜好为不同的歌手,不同的音乐类型,不同的乐队,不同的指挥,不同年代的录音等等搭配不同的滤波器使其更接近你的听音喜好。把音乐文件和不同的滤波器绑定后在以后播放时软件就自动调用相应的滤波器。你也可以隔段时间统一换一种滤波器,有如换一种音乐风格。同一种类的滤波器差异较小,不同种类之间差异较大。是不是很有意思。
升频软件取代不了dsp的分频和房间校准功能。但dsp尽管有各种优点也只是传统手段的替代而已。不能举例说旗舰8381A都是DSP,dsp就高大上,也不能说8010A也用dsp,dsp就是渣渣 。毕竟喇叭决定音箱品质。
顺便说一下我用音极丽的dsp有五年了。
我发烧有50多年了。和50年前相比还声理论和手段几乎没有进步。升频软件给了启迪,我猜想在AI,大数据,大算力的时代今后的音响系统会不会是这样:
买音箱时有一个1T的校准文件,是根据振膜特性编制的重放各类声音的补偿数据,保证重放的声音无限接近hifi。只要按房间大小选喇叭口径就好.
买音乐文件时也有一个几G的校准文件,用来校准音乐文件保证与hifi一致
买功放不再纠结是模拟还是数字,是甲类还是甲乙类。是电子管还是晶体管。全数字化了,你要什么味道的就调制出什么味道,但就不hifi了哟
播放器就是一台电脑,主板插满H100算力卡...... 唉,知识贫乏限制了想象。
全链条数字化了,还要不要解码?产品会不会同质化?个性化如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