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REW + Eualizer APO 校正客厅音箱成功。感谢论坛,交个作业。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花猪    时间: 2025-7-18 21:10     标题: REW + Eualizer APO 校正客厅音箱成功。感谢论坛,交个作业。

REW + Eualizer APO 校正客厅音箱成功。感谢论坛,交个作业。

经过几天折腾,终于把客厅音响用 REW + Eualizer APO 调整好了。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得到论坛兄弟的指导后慢慢弄好了。这里就把我这些天的体会记录下来;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兄弟们指正。

先说最重要的部分:

REW生成的EQ曲线,看着越平坦 不等于 听着越好听。图二中Individual Max Boost 设得越大,越容易得到相对平坦的曲线,但听感会比较吵、不耐听。实际感受:这个值设为0,只销峰不填谷,听感最好。

图一(按照图上的数字):

1. 这个地方,经过多次对比,最终选了Var smoothing,这个选项听感最好。关于这个选项,以下信息来自知乎(作者:武霖萌瞩):
        100Hz以下,用1/48平滑; 随着频率上升,慢慢变成1/24平滑、1/12平滑; 1000Hz,达到1/6平滑; 10kHz以上,用1/3平滑。

2. 这里最多可以选31段,虽然实际生成的结果一般用不到31段。

3. Target Level 可以小一点,让测试结果的曲线多数在这个Target线的上边,生成EQ的听感会好一些。

4. 然后再设置这里:
第一项按图选(感谢tiger_dch的指导);
第二项:按音箱标牌上的频率范围参数输入的;
第三项:从小(6)到大,挨个试,直到这个Target左边的低频部分落在测试结果下边(图片左边的部分)就行了。

- 图二(按照图上的数字):
5.
Match Range:低频按照音箱标牌输入,高频我设的15K,再高我也听不见了;
Individual Max Boost:--这里是重点-- 经过反复试验,0 (只销峰不填谷)听感最好。记得之前在论坛也有兄弟讲过类似的情况;
Overall Max Boost:默认是0,不用改;
Flatness Target:改成 1 (最小的)。

然后点击6生成EQ曲线;
用7把结果导出为txt文件。
最后把左右声道分别生成的结果导入Equalizer APO里,就能听到效果了。


以上仅适合我情况:器材低档、环境极差(左声道音箱夹在钢琴 / 电视柜之间,右声道右边有很大的空间)。
器材:
惠威G3音箱(98年的老音箱),
USB DAC:马兰士NA8005,
功放:马兰士PM6007,音量在10点左右,
HP笔记本 Foobar播放。

[attach]23998[/attach]

[attach]23999[/attach]
作者: yaoyifeng1    时间: 2025-7-18 22:24

原始曲线也太放飞自我了,硬拉
作者: tiger_dch    时间: 2025-7-19 09:07

好用心的反馈和总结。

收藏了。谢谢LZ
作者: 小花猪    时间: 2025-7-19 09:41

前面的图,特意挑了好看一些的左声道。
右声道更糟:除了低频的峰,2K ~ 3K之间还有个坑。。。
引用:
原帖由 yaoyifeng1 于 2025-7-18 22:24 发表
原始曲线也太放飞自我了,硬拉

作者: 田庆德    时间: 2025-7-19 20:59


作者: 流水无情    时间: 2025-7-20 08:42

不错的技术贴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5-7-20 20:58

对于“Individual Max Boost”我个人表个态

这一个结论没有理论依据,只属于个人喜好

而且本质来说,Individual Max Boost和“只销峰不填谷”没有本质联系。对于DSP来说,如果有Individual Max Boost,可以用更少的DSP filter实现某个平滑度的曲线,仅此而已。如果这一项设为零,DSP一样可以实现一样的平直度的曲线,只是用的filter数量更多而已。

楼主追求的可能是“EQ介入程度更少”的听感,因此关闭Individual Max Boost,和减少EQ的filter数量类似,都能达到近似效果

从楼主的曲线看,高Q值的峰谷还挺多的,这可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房间的模态点很多,在某个测量点拉平曲线,稍微换个听音点可能就惨不忍睹。需要做的事情是在多个听音点位平均曲线后再试图做处理。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25-7-20 21:00 编辑 ]
作者: 小花猪    时间: 2025-7-21 09:50

感谢R版解惑。
我再试试,看看能不能有进一步的改善。等试出了结果再来向大家汇报啊。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5-7-20 20:58 发表
对于“Individual Max Boost”我个人表个态

这一个结论没有理论依据,只属于个人喜好

而且本质来说,Individual Max Boost和“只销峰不填谷”没有本质联系。对于DSP来说,如果有Individual Max Boost,可以用更少的DSP fil ...

作者: 小花猪    时间: 2025-7-21 14:50     标题: 2025/7/21:收窄IR Window,改善声音颗粒感。

经过前面的EQ校正,房间的反射声被消弱了,但调整后的声音松散、缺乏颗粒感。所以,我试着收窄IR Window(默认500ms),仅校正直达声&早期反射声,效果挺好的。
具体操作方法:
1. 将REW的测试结果文件(扩展名.mdat)复制一份,在REW中同时打开原始文件和复制的文件;
2. 为了方便观察,对于每个打开的文件,点击菜单Graph >> 1/3 smoothing;
3. 点击All SPL同时显示两条曲线,现在两条曲线是重合的;
4. 点击 IR Window按钮,调整 Left width & Right width。这两项默认都是500ms。调整这里,图上的曲线就会改变 -- 两者不再重合,可以直接观察调整后与调整前的差异。重点是Right width:
  A. Right width不能太小,否则低频差异太大(驻波太多?);
  B. Right width也不能太大,要让中高频在收窄后与原始曲线来开一些差距。
- 调整Right width,在A、B之间找到个平衡点,就可以了。
- 左右声道分别调整,我这里:两边差几ms,没什么问题。
- 关于Left width:我这里大于10之后就没什么变化了。
调整好IR Window后,再按照一楼的方法,生成EQ结果,导出txt文件,再把txt文件导入Equalizer APO里,就可以试听了。
[attach]24010[/attach]

在收窄IR Window之前,可以先把Impulse峰值对零,操作方法在下面的图上。个人感觉这一步不是绝对必须的。
[attach]24011[/attach]

[ 本帖最后由 小花猪 于 2025-7-21 15:06 编辑 ]
作者: 天涯行者    时间: 2025-7-24 09:59

低频和中高频差这么多,是不是应该先调一下。
作者: 小花猪    时间: 2025-7-24 11:53

按说是应该调一下的。。。
好在,现在经过EQ后好了很多很多。
我现在觉得啊,REW + Equalizer APO 这种方案,对于听音环境非常糟糕的情况,改善更明显。
如果测出来的结果就很平,也许就不需要Room EQ了?
引用:
原帖由 天涯行者 于 2025-7-24 09:59 发表
低频和中高频差这么多,是不是应该先调一下。





欢迎光临 天声论坛 (http://tslt.tech/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