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ATC] 2020年比翼双飞的双,双7寸有源DSP音箱,中场音箱

2020年比翼双飞的双,双7寸有源DSP音箱,中场音箱

先抛弃入门级的7 11 40型号的讨论,就会发现ATC音箱的系列有一个bug,就是ATC20和ATC50是同一个系列,但又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它们经常面对不同口味的用户群体。
50的延伸版本往上走就是100 150 ……一直到双飞10寸15寸,50的弱化版本好像是ATC SCM40,这些声音都非常的结实,非常的专业,非常的素质,非常的监听,同样中频非常的优秀,非常的干净,
但是有一点,20的音色是独有的。(这里绝对不能也不是否认ATC的馒头款中频很有特色,只是和它自己的20比较而已。)
ATC20的用户总是找不到20加强版,而7 10 11 12 又很像是ATC 20的弱化版,那么20型号似乎是一个终点。

但是小书架箱始终是小书架箱,又要它素质高,又要它特有的音色,是买不到的,它的高音不超值,密封箱低音的特性,虽然干净但需要大音量才显得平衡。

所以很久以前就萌生了这个念头,用ATC SCM20的低音,做双低音单元版,100毫米驱动头中高音的DSP有源音箱,一是体积小,容易携带和摆放,灵活。二是中高频极限性能很高,加低音系统,载入与预设计分频参数,可以打远场。
这个音箱也和ATC的既有型号全部错开,因为和ATCSCM45A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其实完全不同,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喇叭是美之声的,请不要打听来源和售价了,因为不论是美之声,还是英国ATC原厂,原则上都不外售,第二因为不是直接复制和仿制ATC音箱,我相信这个喇叭的血统也是足够纯正的,不用要求100%的一致,整体设计也就只是借它特有的音色一用而已,而且其他可测的数据里,它也不是特别顶尖的类别。
ATC20历史以来,自己设计有2800hz分频的无源,也有2100hz分频版本的有源,我也会在实际模拟和分析它这个原因是基于高音单元的下限的提升,还是为了单纯降低音单元的失真,也还是为了专业版有一个更直白的音色,也还是说有源版让设计师有其他更多发挥的空间呢?
但,大体同类的音箱还是有的,价格也是有点贵的,这种结构不适合做入门级,它们一般是技术的集大成者,结构上来说,模拟同轴,确实进可攻,退可受。
咋一眼看,很像中置音箱,并不起眼,也很冷门,其实它们很可能是少林寺的“扫地僧”,一旦亮出价格的时候,绝对会让人吃惊。




为了节省成本,功放部分已经自己纯手工了,学学英国佬,其实是疫情影响,在家闲得慌?繁琐的供电部分,是为了接近0底噪,还有可靠性。
功放后级是简洁的LM1875T,是故意限制了它的极限性能,同时节省了制造成本,但估摸着一算,也就是900匹马力,限制到580匹,这个比喻不够恰当的话,换一个比喻就是,应该是把最高速度限制了,从时速250公里每小时,限制在180公里每小时断油了,反正,家用的话,应该没区别吧,如果这让人很不爽的话,没错,它真的可以外接功放。
如果双18寸大音箱是个18缸12L排量自然吸气柴油发动机,那么这个小音箱也是一个3.5TT双涡轮增压的6缸汽油发动机了。
音箱很多接插件和外部跳线,设计是可以用外置功放的(变态狂魔一言不合就推到100%性能的我不反对),预留有低音信号输出孔,有低音功率输出孔。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0-3-27 19:4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又开始直播了哇

TOP

TOP

额滴神,LM1875,好东西 —— 我想说的是,从个人的使用经历,论性价比,论线路、论设计用到极致,300—400元区间成本设计的抵值好使的优秀功放,LM1875 应该无出其右,我现还diy了两台自用。港珍,这个价位区间,宁用1875,不用数字功放。从你这些年的进化,你是欲求不满,就算自己讲停,都停不下来啊,有图有真相!图3首句

[ 本帖最后由 hifizidan 于 2020-3-26 22:45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hifizidan 于 2020-3-26 22:03 发表
额滴神,LM1875,好东西
是啊,其实,功放这样用,大道至简!

你看这不,远场,近场,还缺个中场?
为了做这个音箱,我卖了2台功放,听了几年还涨价了。
考虑到不浪费钱,都尽量选择了比较保值的和价格不那么透明的喇叭来做了,连哄带骗搞美之声的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0-3-26 23:57 编辑 ]

TOP

100毫米驱动头下面的是超高音么?

TOP

这是cnc铝板做面板?
太壕了吧
------------
我觉得就直接做外置dsp功放吧,没必要内置。

[ 本帖最后由 la2ygoo 于 2020-3-26 22: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bk 于 2020-3-26 22:11 发表
100毫米驱动头下面的是超高音么?
大驱动头的高频老老实实用到5000Hz,家用小音量的话,不适合压榨高频性能,应该老老实实加高音,一举两得,还降低互调失真,有些影院的大驱动头没超高音,但它不切高频,同时有中置,有环绕,同时还有足够的声压去压榨下坡的高频。
算是的,这个小高音驱动头,巴西制造,后被jbl收购以后,现在国光代工,价格不明,高频正常延伸到18kHz。
引用:
原帖由 la2ygoo 于 2020-3-26 22:16 发表
这是cnc铝板做面板?
太壕了吧
------------
我觉得就直接做外置dsp功放吧,没必要内置。
外置功放的外壳成本其实蛮高的呢,要几大百好看还上千呀,而且都外置了,又不如直接买厂机,买厂机吧……你也知道功放二手的性价比高,二手又买不到3台一样的。


回复楼下
引用:
原帖由 la2ygoo 于 2020-3-27 00:31 发表
我觉得几十元一个的铝壳也没啥不好看的。

话说喇叭位置有讲究吗?不是离得越近越好吗?看你的喇叭距离有点远
这还真有讲究,也有妥协,您看,如果低音喇叭围着中高音做一个圆圈,那么发声结构就无限接近同轴,因为人民币的数量不够,所以就变成了左右对称,理想是上下还有低音单元。

喇叭距离无限接近是做不到的,这些喇叭的磁体很大,但用哑铃式低音的布置,又摆平了这个问题,只要离得不是太远,它仍然结像在中间,在上电测试时,甚至可以用dsp给低音单元做延时处理,进一步强化人类大脑误判成点声源的效果。
引用:
原帖由 la2ygoo 于 2020-3-27 00:31 发表

请问lm1875有什么优点?好像参数比lm3886差挺多的 ...
优点是便宜,简洁。
参数方面,比如功率和失真度当然不如3886 还有也不如7294(纽曼用了7294吧)
但我需要用到的参数并不落后。例如尽可能最少的零件,尽可能简单的电路,尽可能容易维修的电路,尽可能高的可靠性,尽可能低的底噪。
你要知道,驱动头的灵敏度在105分贝以上,4W的输出功率足够让耳朵受损,那么我们可以考虑更加极端用失真更低的耳放去推。用1875的优点也不言而喻,就是用它最精致的1W就够了,就是这么个道理。有限的成本,可以多路后级,分别供电,也是降低账面参数无法反应的其他失真指标。

参数的话,那么做胆机就更加讲究飞花摘叶了。

这个喇叭在密封箱体,基本上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是功放不给力,而是喇叭不吃力,小音量不爽,不能靠增大功率的办法,低音均衡曲线直接用dsp补偿,和提升箱体容积,增加单元数量,三管齐下的办法去榨。
引用:
原帖由 la2ygoo 于 2020-3-27 00:31 发表
-----
这个7寸做闭箱谐振频率是不是会比较高?听说dsp拉起谐振频率以下的,失真会很大
并不是要把7寸拉成8寸,原则是把它工作在大音量才好听的部分,提前一些,在小音量的时候拿出来给听众,音响厂绝大部分都不会提低音,这无异于医院只要感冒就直接打吗啡。均衡它音量的配比,这样做当然是要有牺牲的,等于把它的极限提前了。正好比涡轮增压,把发动机的最大扭矩放在低转速区间。比如原来atc 20是-9db的,我拉+2,中高频-1配合,箱体容积已经加大了,低音单元也并联了,也许就到-3db,这就很了不起了,有时候,原来就不是不能听,只是差一口气,那现在稍微提拔一下,就已经是扬眉吐气了。
大音圈,应该是很经得起拉的。
既然感冒都打吗啡,那么如果这个烧友继续发烧,觉得这个配置极限动态都不够的话,烧到42℃怎么办。还是有办法治疗的,它还有一路输出,可以接炮啊,有低音输出孔,一边一只,双18寸四18寸。是的,感冒都打吗啡了,发烧就直接打***,直接上太空。参考西湖bbsm6,它居然有配套的炮。

如果终于有人觉得这样不太好,那么也不用怼我,他只需要怼usb孔,动动手指,就可以改参数,dsp程序是开放的,没错,内置的是minidsp。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0-3-27 20:54 编辑 ]

TOP

前排围观大佬新作

TOP

真的是厉害,想想之前没有什么电动工具的年代,自己买张板子还得请个木匠,明明告诉木匠按图纸来,木匠还说图纸不对,应该如何如何。。。。。。
到了现在这个工业机器的年代,基本什么工具都能买到,但却少了之前的那一份执着了,支持一下,怀念从前。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