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不如谈谈为什么选择有源而不选择无源

引用:
原帖由 franc_ren 于 2017-3-9 22:44 发表
有源有个东西我很感兴趣的,就是:电子分频,之后又分别放大了(都说这样的分频放大比 无源箱子的分频器 来的要好),但又不知道理在哪里?

有明白人可以解释一下吗? ...
有几个好处
1:功率放大之后直通喇叭,没有功率损耗。因此有源箱子功率利用率更高,实际功放有效阻尼系数也更高。
2:电子分频,同等级的性能可以使用数值小得多的部件,成本更低。
3:电子分频温度特性更稳定。功率分频的分频点取决于阻值,阻值会随功率温升而变化。
4:电子分频由于功放分别负责高低频,功放互调失真更低
5:电子分频由于功放分别负责高低频,功率余量更高,因为电压和功率的平方成正比。高低频等幅信号如果叠加为两倍,需要四倍功率的功放。

很多人说过ATC的有源,比同级无源搭配顶级后级还高一个档次,售价也反应出了这一点。当然也有很多更便宜的有源箱,内置功放更随意一些。

Jimmy之前对真力比如8040的价格有疑问,这点我是完全同意的。但不是有源箱的全部,真力只是有品牌有地位的大牌。更多的有源箱性价比和整合度是不错的。你要比入门taobao无源箱,可以拿Presonus, MAudio这种档次的厂牌来比,一点问题没有。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如果你有大房子又有钱又喜欢显摆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音色,那么商人们最喜欢的就是希望你折腾。
有钱的人不一定懂音乐,懂音乐的人不一定有钱,我的音乐之路是一定要按照懂音乐的人的路走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7-3-9 23:23 发表


有几个好处
1:功率放大之后直通喇叭,没有功率损耗。因此有源箱子功率利用率更高,实际功放有效阻尼系数也更高。
2:电子分频,同等级的性能可以使用数值小得多的部件,成本更低。
3:电子分频温度特性更稳定。功率分频的分频点 ...
多谢R版解惑,看来有电子分频的有源还是值得考虑的

再请教一下, 像ATC20有源  和 ATC40无源, 您觉得那个更好些?

TOP

SCM20ASL低频上段和高音比40略好,中频和低频下段40比20A强一级。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17-3-10 03:07 编辑 ]

TOP

R版,我海淘一对bm5 3在路上,估计快到了,

我有个计划,您帮我参谋参谋!

1.再买一对 bm Compact 替换电脑前面的声荟Q4 bm5放客厅接电视 CD机 数播,
2.再买一对BM6放客厅接电视 CD机 数播,bm5 替换电脑前面的声荟Q4

TOP

虽然用的是合并小功放+无源,但我觉得自带解码,只有两根电源线,信号全走wifi的有源才是最终形态

TOP

从设备对声音的投资效率来讲:
音箱(无源)> 功放 > 解码器 > 播放器
大致来讲是这样的吧?
那么最大的两块:音箱和功放整合好了,用厂家专业的水准来找到最佳的性价比。烧友只需要对这两部分的整体进行音质和音色的评判,这等于就是解决了绝大多数的难度。
功放的选择太让人挠头了:推力够不够?控制力行不行,是不是细腻,等等等等。
而事实上功放并不便宜,见了好多老烧都说要5000大洋国产功放起步。入了这样的功放如果听下来觉得不够细腻怎么办?换音箱还是换功放?这就是几千的抉择了。
当然烧友都是非理性的,要不然怎么能叫“烧”。音箱加功放这两者里浪费了多少的银子(很多都是堆料又出不了好声音的)烧友自己都不清楚。如果是我这样的初烧甚至都不会弄清楚出来的到底是不是好声音。

相对来说解码器就好区分多了,就一个解析(细腻程度)就可以概括它差不多全部性能,没啥好纠结的。而且对声音的影响已经很小了,很大程度来讲声音干净就满足我这样的10000大洋以下的箱子(有源)了。

而且,现在芯片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人机接口发展太快了,所以解码器、播放器一年一个飞跃,这两部分没必要追那么紧。所以除非出现了性能足够的一体机(我指的是音箱、功放、解码器加无线播放器一条龙)否则后面两样还是分开的好,方便升级。

现在有这么一条龙的无线音箱(丹拿XEO6),只要背后拖一条电源线就可以的那种。这样的落地箱摆家里就没有什么蜘蛛网了。可惜,话又说回来满足性能的这种箱子,荷包里的米不够了呦。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r版

TOP

引用:
原帖由 花花公仔 于 2017-3-10 07:39 发表
R版,我海淘一对bm5 3在路上,估计快到了,

我有个计划,您帮我参谋参谋!

1.再买一对 bm Compact 替换电脑前面的声荟Q4 bm5放客厅接电视 CD机 数播,
2.再买一对BM6放客厅接电视 CD机 数播,bm5 替换电脑前面的声荟Q4 ...
我听过bm compact, 这个箱子有个小问题,就是数字处理导致底噪有点大。我不是很推荐用于桌面(同理包括BM5.3)

我建议桌面用AB类功放的产品,或者级别高一点的数字DSP(注意是数字不是D类)产品。

TOP

引用:
原帖由 xudu 于 2017-3-10 09:29 发表
而且,现在芯片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人机接口发展太快了,所以解码器、播放器一年一个飞跃,这两部分没必要追那么紧。所以除非出现了性能足够的一体机(我指的是音箱、功放、解码器加无线播放器一条龙)否则后面两样还是分开的好,方便升级。
同意。

而且我感觉现在的解码器已经过度工程的倾向,非常明显了。130db远远超出人类识别的能力,我觉得人类识别失真和噪音的能力极限大概也就80db。

当然有数字音量的损失之类的音素,有一定的动态范围余量是很好的。只是到底需要多少是合适?好消息是我觉得现在的芯片信噪比已经越来越接近电阻的热噪音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