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

[声荟] 不经意间的声荟情

不经意间的声荟情

我和声荟的情感之路,要从惠威说起,因为只有这样才是一段完整的情感之路。如果用词不当特别是那些专业用词,请谅解。
   听音环境10平米,电脑+DAC+XLR 或 TRS平衡线,木质脚架,喜欢女声。
   2006年我去泰州一个发烧友的家自提惠威M200MKII,我的“发烧”之路也由此开始。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惠威M200MKII,不管是听说过还是听过。当时,大多数的发烧友对这对音箱的评价就略有音染女声毒。作为一个刚入门的发烧友,这个评价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好马配好鞍,我特意在新蛋上买了德国坦克1723声卡,当我兴冲冲把整个M200KII系统开声后,我第一感觉音质要比我的多媒体电脑音箱好的太多了。但是所谓女声毒我当时却没有体会到,就这样稀松平常听了半年,直到有一天我听到徐婕儿的《没有你的每一天》,我一瞬间就感动了,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女声毒。徐婕儿的《没有你的每一天》是翻唱韩国《因为是女子》,音乐的MTV很多朋友也看过,但是感人的MTV没有感动我,原唱悠扬的曲风没有感动我,中文翻唱感动了我。后来陈楚生的《有没有人告诉你》也让我破防,我个人觉得这两首歌曲(女声和男声)分别代表了惠威M200MKII的实力。但是金无足赤,惠威M200MKII服役两年后,已经无法满足我的螺旋上升式听感需求。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2009年我在新蛋上买了惠威T200B,当时是2540元比我电脑主机都贵不少,我记得那时有一个说法,一套T200B可以买一平米的商品房,发烧友们还是趋之若鹜,放到现在真是无法想象的。T200B称监听大师,这也是我第一次听监听音箱,了解监听系统这个概念。好马配好鞍,我在如水似衡买了乐之邦轩辕2496声卡,原本以为一切完美,结果走了弯路,由于买错了RCA线,买了3米75欧姆同轴线。整个T200B系统一开声,高频太亮整个声音发尖,我当初很纳闷,这不应该是T200B的声底。后来排查重新买了RCA线。对于T200B我初听觉得高频很出彩,中频一般稍微薄,低频较弱,音色属于那种活泼亮丽,但是解析力还需提高一些。T200B的音色和M200MKII暗淡温和的音色,大相径庭。关于音色,我觉的音质有厚薄之分,音色也有厚薄亮暗之分,我个人觉得不太建议用冷暖,干湿,软硬来描述音色。这样我听了半年,我实在忍受不了T200B过于偏上盘的声音,我觉得要对T200B系统动手术,于是我又在京东上花3780元买了惠威H10SUB低音炮。正常安装后,低音炮的截止频率是80HZ,80HZ以下的音频信号通过低音炮回放。我终于体验到了什么裤管生风,加了低音炮的T200B终于像一个雄狮怒吼起来,而不是以前T200B像一个睡狮不温不火稀吟低唱。但是很遗憾,由于低音炮的素质和我自己调制低音炮技术所限制,我至今没有在这个系统上感受到拳打心口。关于低音炮,我个人觉得低音炮不是用来加强低频的,是用来回放主箱缺失的低频。加低音炮的初期,我曾经问一个资深发烧友:T200B+H10SUB后是不是三分频音箱,他告诉我依然是T200B的声音。我当时没有理解他的观点,直到后来我买三分频的睿韵声学DM320后才理解了他的意思。一些发烧友会认为两分频的有源音箱加低音炮后是三分频音箱。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有待商榷,以DM320为例睿韵声学一些音箱,优秀的高低频瞬态,但是高低一出色,就会有杠杆效应,显得中频不是出挑。同样道理,给T200B加低音炮是无奈之举,因为音箱低频太弱加低音炮是最经济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但是加好炮是需要体力和技术,成功境界是视觉可以看到低音炮的存在,听觉却能听到低音炮和主箱的合二为一,除了量感还要听到下潜和质感。有没有一种方案就是不用给音箱加低音炮,我觉的应该要换主箱了,而那资金投入那可不是买个低音炮的投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2012年我终于听到民族范的国产监听音箱声荟MH8A。好马配好鞍,我买了乐之邦MD30解码器。MD30使用了AD1955 ,MD30在发烧友的口碑中不一,一些发烧友认可MD30声音背景更黑(和MD11对比),暗淡温和的音色很抓耳,另外一些发烧友则认为MD30解析力弱声音有点糊。我觉得MD30音色和MH8A搭配的系统是我喜欢的声音,因为监听音箱的系统最重要的设计目标就是对声源进行真实地还原 。比如同一首歌,我听莫文蔚的《外面的世界》和我听到和原唱齐秦有不同的听感,莫文蔚版本很柔和细腻让我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一些憧憬,而齐秦版本诠释外面的世界却多了一些无奈和排斥。MH8A的中频密度好也突出,就是低频下潜和低频量比较弱,整体的听感还是偏上盘的,MH8A播放一些大动态的音乐比如交响乐就有一种踉踉跄跄的力不从心感觉,但是播放一些轻柔的女声比如那种“味精”味的翻唱女声就有一种温文尔雅的娓娓道来的感觉。曾经有一个说法,音箱得中频得天下,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很多女声男声音域是在中频,MH8A出挑的中频让我着迷。但是很多烧友并不待见MH8A,不待见的主要原因是说MH8A的是8寸2分频音箱,可能中低频衔接不好,比如不能像MH6A那样中低音衔接自然和中频好,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2019年我买了声荟CS6。当时我对CS6充满了期待,大名鼎鼎的CS6可能是我的终极目标了。MD30+CS6系统一开声,我觉得不是我的菜,整个声音太柔了,比如我用MD30+MH8A听黎明的《今夜你会不会来》,我可以明显的听到女声的和声,整个音乐非常有层次感。但是CS6系统,这首歌的和声太弱甚至有点含糊不清,解析力也不如MH8A,没有MH8A的豪气,这不是我熟悉的声音。听了三个月后,我就二手市场出手了。2021年我看了主编的惠威M3AMKII+的测评,我觉得符合我的听感。好马配好鞍,我特意买了拓品数字界面D10B来搭配未来的M3AMKII+。有一天我突发灵感,想试一试D10B能否配合好MH8A,卸下MD30加上D10B,整个系统声音过于活泼亮丽就是声音过亮,听了两个小时,声音还是那么燥。我个人觉得现在解码器音质已经挺好,区别是音色比如同一个品牌的DAC的产品,音色也大不同的。比如D10B比较亮丽,拓品DX5比较温暗,有意思的是DX5声音取向和乐之邦MD30相似,在中性的风格上有一点点音染,但是DX5解析力比MD30明显提升,这让我很喜欢。所以,让我选择,还选择贵一倍的DX5,也许有朋友说D10B性价比高,但是我觉得最终整个听感的呈现是最重要的。如何发挥剩下的D10B,我想到了CS6,我主观判断CS6比较柔如果和D10搭配可以刚柔兼济,于是又买了CS6,系统开声后,我终于体会到CS6出色音质,越听越喜欢。在我10平米的环境中CS6游刃有余,除了低频略为大一些。关于有发烧友说CS6低音有点慢,我个人觉得音箱喇叭过长的冲程运动会使一个冲程的动作周期变长,在听节奏过快的音乐时,一些低音单元无法完成一个动作就进入下一个冲程,导致低音速度慢。但在我的CS6系统,我并没有感受到低音慢。
我要说的和声荟的不经意的情感,是我发烧以来回头看,还是声荟最懂我而并不是特意去选择声荟。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CS6和MH8A哪款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magicip 于 2023-3-9 09:51 发表
CS6和MH8A哪款好?
局限于我的听音环境和前端配置,我现在觉得CS6稍胜一筹。

TOP

卖了又买,看来是真心喜欢

TOP

引用:
原帖由 acdwd 于 2023-3-9 09:57 发表
卖了又买,看来是真心喜欢
是的,来回折腾了一回,还是回到了初心。

TOP

现在一直用的是CS6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acdwd 于 2023-3-9 10:14 发表
现在一直用的是CS6吗
从年前一直听到现在,有时候连续听4个小时。

TOP

 37 1234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