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RESPOND锐榜B501无源书架音箱试听报告

本主题由 王总编 于 2024-3-4 18:00 分类

RESPOND锐榜B501无源书架音箱试听报告


器材来源:厂家提供样机
测试平台:Macbook Air笔记本;MATRIX X-SABRE PRO解码器;MATRIX Mini-i AMP后级功放
参考售价:4380元
试听摆位:左右间距2米,前后间距3米




————————天声论坛分割线————————



       RESPOND锐榜这个品牌在音响展上经常遇到,但我从未去深入了解,因为我个人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把关注度从家庭影院转移到HIFI领域了,而我印象中RESPOND锐榜以前的产品似乎一直是在家庭影院领域。
       所以,当锐榜向我方申请评测他们设计制造的第一对HiFi音箱B501时,我的心中略有疑虑。
       一方面,专业家庭影院品牌是否能做出好的HiFi音箱?恐怕并不简单。另一方面,这只是一对比较便宜的五寸书架音箱,价位和体积是个天限。
       于是,当音箱快递到达以前,其实我对这对音箱并没有抱以太高的期望。但是,这次我非常意外,这对音箱的表现太出乎我意料了,素质很高。
       下面我会具体说说这款音箱。

       (一)高频            
       我近年有个习惯,在相近价位、相近尺寸的前提下,凡是遇到有哪款音箱听起来特别好听时,我都会先假设是我听错了,然后用仪器测试一下,看看实际素质是否符合听感。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小因为个人音色偏好(不同的音色会影响听者对音质的判断)而造成判断错误的几率。
       我对RESPOND锐榜B501也是如此,在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以下文章中出现的中高频三字,指的不是中频加高频,而是中频与高频之间的那个频段,称之为中高频)、高频、极高频这七个频段中,开声就惊艳到我的是她的中频,然后我不断更换不同的曲目试音,发现她的低频、中低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也比较出色,于是我用REW测试了二只音箱(测试图在下面第四条内),测试结果与我的听感相差不远,和我听完后预想的数据也比较接近。这我就放心了,可以对大家慢慢叙述我对B501的评价了。
       B501的中高频、高频和极高频亮度适中(音色层面),且不薄不燥(音质层面),并且可以在较大声压下保持较高的声线紧实度(音质层面)。以价论声,除了某些使用铝带高音的音箱(如被我长时间使用过的金琅优闲2号豪华版MKII,现在的售价是五千多元)可以在极高频瞬态这一单项上略胜一筹(但中高频、高频厚度是B501略胜一筹),能与B501抗衡的对手(相近价位、相近尺寸)并不太多。


       B501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二)中频           
       我在上面的第一条里说过,在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这七个频段中,开声就惊艳到我的是她的中频,
       于音质层面,
       B501大动态、高密度、高透明度的中频,给我带来的愉悦感非常强烈。她在这方面的表现几乎可与以中频闻名的QMS声荟Classic5(被我长时间使用过并深受我喜爱的型号,现在的售价是4750元)相媲美。
       于音色层面,
       B501的中频和中高频有一种湿润的质感,不像监听音箱那么干(注意这种干是音色层面,不代表不好,因为音色是个人喜好,个人喜好是没有对错的),尤其是男声。


       B501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三)低频
       我在上面的第一条里说过,我不断更换不同的曲目试音,发现她的低频、中低频也比较出色。
       B501的低频不仅在量感和下潜上相当不错,更让人满意的是她居然在保证了较好的量感和下潜后低频速度依然表现良好,在四千元价位的五寸音箱里,她在量感、下潜、速度的均衡性掌握上非常老到,这很可能是RESPOND锐榜把自己在设计制造家庭影院音箱时得来的优势给彻底发挥出来了。无论是和金琅优闲2号豪华版MKII还是QMS声荟Classic5相比,B501在这方面的表现都略胜一筹。
       虽然B501的极低频量感较少,但这是全世界所有五寸音箱的天限,更何况她的价位比较低,不能苛求,所以这不算她的缺点。(如果用户对极低频要求较高,我个人的建议是,从三万元的KH310这种级别起步

       B501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四)整体动态
       在B501整个工作频段中,她的声音密度非常出色,并且这不仅仅限于中低音量,随着声压提高,她声音密度的衰弱速度非常慢,以至于她的动态极限也非常高。几乎和金琅优闲2号豪华版MKII(当初我买的时候才三千多元,现在涨价至五千多元了,而我玩过的另一对金琅优闲2号标准版,当初我买的时候才二千多元,现在四千多元,涨一倍了,所以说,当品牌打出名气后,产品的价值也会提高)的动态极限(广义动态极限为相同声音密度下的声压强度,狭义动态极限为相同声压强度下的声音密度)不相上下,甚至在中频动态上B501还略胜一筹,这点给B501加分不少。
       这就是一对高素质音箱所应该表现出的水平,这就是她的价值体现,非常棒。
       大家知道一寸长一寸险这句话在音箱界也是很有名的,喇叭单元的尺寸,会直接影响到硬素质表现,尺寸越小,越难把声音密度和动态极限做高,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也越高。而B501显然下了重料(喇叭单元素质),我不敢说她是不惜成本制造出来的(那种音箱应该都是天价),但至少我敢说她在发声单元的用料、设计上是有良心的。

       B501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五)音场定位  
       以数据为证,是比较硬气的说话方式。但如果被人误读,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这里我必须声明几点:
       以下这些图是在不专业的非消声室(家居环境本底噪音往往会超出40dBA,而消声室的本底噪音可以低至20dBA,最终测试结果也应该会有差别。比如声荟在消声室测试CS6D 1米94db1000赫兹失真线大约是-64db,而我在非消声室测的比CS6D还高一级的CS8D已经到了-45db。理论上,非消声室测试,除非超过音箱自身动态极限,那么声压越低与消声室测试值的误差就越明显)内测试的图,失真度肯定有别于音箱真实数据。
       所以,大家别拿我的测试图去和别家的图对比并说事,其实我测这二张图主要的作用是查看二只音箱的一致性。从图1、图2这二张图中的频响曲线重合度(可以保存图片后用连续看图方式)可以看出B501的左右一致性在此价位上非常优秀。
       另外,在非消声室内,即使是频响曲线非常平坦的监听音箱测出来的曲线平坦度能有正负6db都非常难得了,而中低频滚降,在普通家居房间不同位置测量出的结果都有天壤之别,所以不要太计较曲线起伏度。
       并且,图中极高频泛音频段的跌落(实际曲线那一段应该是比较平直的,因为我对比过频响曲线非常平直的型号)我估计不是音箱的特性,而是我的测试麦的特性以及空间与摆位的关系。
       由于我今年换了一套房子,能对比的测试数据少了,因为以前的数据是在另外二套房子里测试的(上面已经说过,不同房间的测试数据没有可比性),我在后面再贴几张别的音箱(按理应该贴同为五寸的对手测试图来比,但因为我手上剩下的测试图里,五寸的级别都比较低,测试数据远不如B501,如果让B501去欺负三分之一价位的对手,那就成欺负弱小了,所以这次跨级对比六寸,这样更硬气些)在同等条件下的测试图(同一个房间、同一个位置、同为1000hz测试基点的相同声压)供大家对比。


图1
B501其中一只(二只B501加3300元功放组成完整的一套后总价为7700元



图2
B501另外一只(二只B501加3300元功放组成完整的一套后总价为7700元



图3
2600元(年初特价时2400,发帖时查的现价2600,为公平起见就按现价算)的英国某6寸无源音箱(加2800元功放,总价5400元


       用图3对比图1和图2,图3音箱虽然测试平均声压占劣势(测试基点的声压处于平均声压的低点,于是平均声压较高),但尺寸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从图中依然可看出她们差距很大,B501完胜。这说明如果尺寸相差不太远而价格相差有相当距离时,价格差距的重要性大于尺寸差距。通俗点说就是买贵的,越贵越好。


图4
9800元的中国某6寸有源音箱(参数默认未调整

  
       用图4对比图1和图2,B501在尺寸吃亏的情况下(她们之间,喇叭相差一寸、而体积相差二倍都不止),B501的三次失真(黄色线条)居然仅仅比图4音箱略高一点,并没有像上面的对比那样拉开很大距离,这在小一寸又更便宜的情况下太难得了。而二次失真(红色线条)虽有些差距,但是大家知道三次失真才是造成听感裂化的元凶,而二次失真影响略小、有时甚至会起到美化音色的功效。综合起来,在尺寸和价位都吃亏的情况下二者差距并不太大,这非常不容易了。这就说明价位越高,差距幅度越小,也就是发烧友常说的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二分货、百分钱三分货的道理。
   
       我在上面的第一条里说过,
       我用REW测试了二只音箱,测试结果与我的听感基本一致,和我听完后预想的数据相差不大。但我没想到的是,二只音箱在1000hz测试基点上(行业标准是1000hz)的声压居然分毫不差!都是95.0db,小数点后居然都是0!完全一致!
       我测试过很多音箱,一般来说在测试基点上,单个频率点上的差异大多是存在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二片完全相同的叶子,音响世界也没有二只完全相同的喇叭单元),相差1db到2db都是很正常的,相差3db也不算次品,因为人耳能听到的频率点接近二万个,单个频率点相差3db并不会让人马上听出区别,只有频率段(如900hz到1000hz段,一共100个频率点)相差太大时,才能听出区别。
       所以,当我看到数据显示同为1000hz测试基点时她们的声压居然都是95.0db,小数点后面是0,非常惊讶。虽然这可能(如果这对音箱没有配对过)和运气也有关系(如果在中低价位的音箱里,你遇到只相差1db以内的,那就是你上辈子积过德了),但也可能从侧面反映出RESPOND锐榜的喇叭单元一致性很好。
       确实,从图上看二只音箱全频段的一致性很好,这使得她可以在合理的摆位(摆位错误或缺陷会影响此项表现)下表现出在此价位中较为优秀的声像轮廓塑造能力、声部形体定位能力、脱箱感以及环境氛围营造能力。
       这里单独谈谈脱箱感。
       有一种说法,说是只有高端和顶级音箱才具有良好的脱箱感。其实这只是某些人胡诌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在宣扬此言论的那些人中有商家也有发烧友。于商家,那是为了更方便的推销他的高价音箱。于发烧友,有些人是不明所以的以讹传讹、还有些人支持此言论只是用来显得自己很高深。
       脱箱感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神秘、那么高不可攀。脱箱感优劣程度主要是由一种因素造成的,那就是二只音箱的一致性。由于立体声的原理是:左右二只音箱发出相同的声音,人耳在正常的听音位上会把这二个发声点发出的相同声音合并为一个发声点,并且把这一个发声点定位到二只音箱的中间位置(而改变同一种声音在左右声道的声压差,即可移动这个合并后的发声点在声场中的位置),即把发声点脱离原来的音箱,即脱箱感。
       二只音箱的一致性优劣决定了这对音箱把二个发声点合并为一个发声点的这种合并能力的优劣,而这对音箱的这种合并能力的优劣又造就了脱箱感的优劣,因为二只音箱的一致性越高,她们发出相同声音时的相似度越高。

       B501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六)整体平衡
       B501的平衡度,整体上是非常出色的,几乎可以和监听音箱媲美,绝大多数频段都是非常均衡的,只有中频上半段与中高频下半段略有突出,这应该是其调音特色导致的。

       B501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大家看到我在上面六个项目中,评价出五个优、一个优+,那有没有六个优+的五寸无源音箱呢?可能没有,可能有,但不管有没有,能达到六个优+的五寸无源音箱的价位肯定在五位数以上。

       (七)系统底噪      
       这是无源音箱,底噪来自功放,此项取消。

       (八)使用建议     
       一台至少二千元以上的名牌功放是不可或缺的,这方面不能太省钱,不然无法尽可能的将B501的素质给发挥出来。

       (九)导购建议
       这对音箱原则上是用来HIFI的,但由于其动态范围和整个频段的密度相当高,你在欣赏音乐之余拿她来看一些欧美大片,也没问题,如果你对极低频要求较高,可以再加一台低音炮。
       B501适合轻度唯美温暗流、维真派、轻度唯美明媚流用户。
       PS:【退烧指南】把发烧友对音色的喜好分为唯美温暗流、维真派、唯美明媚流,
       再细分可以分为轻度和重度,
       如:
       重度唯美温暗流、轻度唯美温暗流、维真派、轻度唯美明媚流、重度唯美明媚流
       PPS:可能有人会纳闷,怎么既适合轻度唯美温暗流又适合轻度唯美明媚流呢?这二个流派不是对立的么?其实,这每种流派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
       有些人只接受维真派,这种人非常挑剔,也许患有强迫症,
       有些人能接受轻度唯美温暗流、维真派、轻度唯美明媚流,
       甚至还有人能接受重度唯美温暗流、轻度唯美温暗流、维真派、轻度唯美明媚流、重度唯美明媚流这些所有流派。有时候你会遇到某人,只要是音箱的级别达到一定的程度,无论这音箱是啥音色的,他(她)都能接受,比如,我家里的领导。

       (十)缺点      
       【不确定的缺点、我个人主观性比较强的看法】
       以价论声,其实没什么明显的缺点,
       那么,我只能开启吹毛求疵模式了:
       外观太普通了,尤其是戴上面罩的时候。如果你是在摆放一大堆音箱的音响店里看到B501,她的外观不会让你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虽然对于中烧来说,外观问题不大,他们一般都认识RESPOND锐榜这个牌子,知道是个有实力的品牌,不用介绍,也不会因为外形不出挑就不去尝试试听一下,
       但如果是初烧去逛音响店的时候,一般是看到哪个音箱的外形吸引人才要求试听的,那么在没试听前,让初级发烧友错过这对声音很好的音箱的概率就会变高了。
       至于高烧就不用关心了,他们不是这个价位(对他们而言太便宜)的消费群体。



虽然外观普通,但做工细节还是比较精致的

   
       【确定的缺点】
       暂时没想到。

       【模糊的缺点】
       暂时没想到。


       总结:
       B501是近年来我遇到的在相近价位、相近尺寸型号中少数几个素质非常高的五寸无源音箱型号之一,值得我极力推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坐到沙发了

TOP

标题

喇叭不好看,板凳先占到,有面罩没有?还要费心选功放,也是麻烦事

[ 本帖最后由 迷失中奔跑 于 2018-8-19 11:2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迷失中奔跑 于 2018-8-19 11:22 发表
喇叭不好看,板凳先占到,有面罩没有?还要费心选功放,也是麻烦事
有面罩。

功放只要是名牌的、六十瓦以上、音色别过于亮的、二千元以上,推她问题都不大。

TOP

听过他们的影院系统,很有质素。

TOP

王总编慢工出细活,很久没有新测评了,这对外表质朴的箱,把最爱的金琅、声荟的经典比了下去,对关心这个论坛、认同你的测评的烧友,是很大诱惑,毕竟国内厂牌,美之声、金琅、声荟、杰作、博良都已经足够有诚意了,这对箱能脱颖而出,不简单,有时间期待也能在展会上听一下,感谢测评推荐!

[ 本帖最后由 hifizidan 于 2018-8-19 17:3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ifizidan 于 2018-8-19 17:32 发表
王总编慢工出细活,很久没有新测评了,这对外表质朴的箱,把最爱的金琅、声荟的经典比了下去,对关心这个论坛、认同你的测评的烧友,是很大诱惑,毕竟国内厂牌,美之声、金琅、声荟、杰作、博良都已经足够有诚意了,这对箱能脱颖而出 ...
看官认为比下去是可以的,但我必须要注释下,这个比下去,不是全部项目,严格来说是各有所长。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总编 于 2018-8-19 17:39 发表

看官认为比下去是可以的,但我必须要注释下,这个比下去,不是全部项目,严格来说是各有所长。
明白,一直关注论坛这么多年,能获得你的赞赏,必定有过硬的素质,从主观听感、客观数据都具备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ifizidan 于 2018-8-19 17:43 发表

明白,一直关注论坛这么多年,能获得你的赞赏,必定有过硬的素质,从主观听感、客观数据都具备了!
谢谢理解。

TOP

每次看总编的试听报告都能学到点新知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