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能看到个别网络社区上网友的关于器材搭配的事例,心历路程,情节峰回路转,惊心动魄,烧友对器材之间的搭配慎之又慎重,除了功率,还要分甲类,乙类,甲乙类,D类,T类,胆的,石的,胆结石的,前级的,后级的,前后级的,又讲究音色,还讲究品牌,再研究价位,国籍,仿佛像女孩子第一次做 蛋糕一般,精盐放少了0.25克,哪怕错了一点点,声音就错了,就不能听了,其实不是那么严格的。网络上出现过一个对比旗舰合并机的帖子,既相信那些不同品牌的机子之间存在客观差距,又应也相信当事人只是听音乐的话,一时半会分不清哪个是哪个是很正常的。
这些文章是吓死人的,经常看到有这样的言论:“有源音箱省去了搭配的烦恼”;其实很多普通的有源音箱,连公交车万金油功放LM3886都给你搭上去了好吧
而且有这样的想法的话,那么声卡和解码器你要不要搭配?也能让你愁一阵子了。
过度解读器材之间的搭配作用,是有害处的,首先就是夜不能寐,前怕狼后怕虎,紧接着是破财之灾。举个模范例子,黄老邪买了他以为人人都说好的5寸鞋盒子音箱,发现低频不尽人意,有欠缺,于是上网咨询,通常会得到所谓的答案:功放不搭配,前端不搭配,线材不搭配,脚钉不搭配,hifi音响的生命力似乎就在这里,本来就3000块钱的事,换功放,换前端,换线,换脚钉,就3万了。黄老邪宁愿把钱花光,也不愿意接受他的音箱本身就是这样的,不愿意相信他的音箱不是完美的。
我不知道以版主的身份讨论音箱的售价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请删除相关部分,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无源音箱的利润绝大多数是比同级别同系列有源音箱要高的,营销方式更偏向于奢侈品,它既可以技术含量很高,也可以技术含量很低,相对于有源音箱,给人鱼龙混杂的感觉,贵一点是不要紧,买来贵,卖出去也贵的。
关于音箱的选择,有源无源都通用了,我有自己的理解,并不是绝对客观的,有主观臆测的成分,但是在大多数实践中是能行得通的经验。首先选择硬通货,买了不喜欢也不吃亏的类型,一般拥有几个特点:
1.能够从头到脚制造音箱的厂家,喇叭的设计和组装都能够自给自足,比如,丹拿,宝华,劲浪,惠威,声荟,睿韵声学,不一一列举,还有很多。
2.能够保持一贯风格的品牌、全系有共性的品牌,举几个例子,ATC音箱,睿韵声学音箱,JBL 大音箱,西湖音箱,真力音箱,等等等等。
3.箱体成本高的音箱,比如卡玛,艾格斯顿,威信,等。
4.喇叭的尺寸,越大越好,但是上得了8寸的,又满足以上1.2.3条件的,肯定没有便宜的,除非楼上女孩抛馅饼了。
5.最后才是声音,满足以上1234条件的,声音也是没有不好的,除非你买到了爱浪这类的,声音好不好,自己把一把关。
6.第一、二点不达标的音箱,性价比最高。
关于功放的选择:
在退烧指南的原则下。
功放同样容易存在性能过剩的问题,网络上对功放的评价有极少部分是基于推力不够,比如我们版主有时对音箱的动态有更高的追求,希望得到更高声压下依然是一条完美的曲线,会探究它的终极性能。有少数部分是基于音色不符合自己审美,比如我更在意中小音量下聆听的效果,达到常用的音量后,不再探究它的终极性能,这时不同级别的功放差距就很小;但绝大多数是基于音箱本身的缺陷:比如无论用什么功放,ATC的低频也是不如同尺寸丹拿的,但是ATC用户经常会认为是功放不够力,需要“升级”。
选择问题,就看听音习惯了,音量为0,差距为0.
我个人倾向于选择大厂牌小功率机型,音色与高端的一致,仅仅是功率小一些而已,价格相信很多人都能接受,反正我能接受。
或者有人要研究D类T类A类B类AB类胆机石机胆结石机的差别,经不住诱惑的,就都买吧,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觉得听起来已经满意了,再去研究功放吧。
自我的问题,在不同时期,对音乐类型的喜好,对器材整体风格的追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是很正常的,当你第一次买了大家都觉得普通的音箱,但如果你很满意,就请大胆的赞扬它,至少它在某一个时期给你带来了欢乐,而不是折腾。当你耐受值越来越高,器材越来越牛,你会困惑:“到底谁说喜欢听音乐省钱的,现在全家人都以为我在吸毒。”
为什么选择无源,我居然一下想不出来。
而选择有源的理由很多,在楼下已经有很丰富的内容了。
我讲2个在实践中,有源音箱非常不方便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拉蜘蛛网了。
1.有源音箱经常电源线需要跟着音箱走,电源线可不像喇叭线可以随便做一根出来。
2.低端有源音箱更不方便的地方就是主副箱有连接线,这个有些是可以自己DIY的,有些是特制的,比如惠威M1A的连接线是3芯公头平衡线。
3.有源音箱的信号线要跟着音箱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17-3-12 02:0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