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聊聊碳纤维,兼评魔雷中音Morel SCM634 (更新2020)

聊聊碳纤维,兼评魔雷中音Morel SCM634 (更新2020)

1:第一次亲密接触

大概是20多年前,在西南的一个三线城市的一家五金电子店,一个少年放下自行车,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老板在店里演示一对低音单元,型号还清楚记得是惠威的ST6.5。为什么还记得呢,因为当时杂志上,除了最酷的惠威D6C之外,就是这个ST系列的碳纤维单元了。单元没有装箱,直接搁在音箱上,连上功放,放上当年流行的街头电子土酷乐,编织振膜随着音乐大幅度跳动起来。那个少年心里想着:跳动的振幅好大啊,还没有失真,看起来就很好听!带着这个想法,少年摸出了口袋里的零花钱,买了一对五寸的南鲸涂胶纸盆单元和银笛塑料膜高音,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这大概就是我对碳纤维最早的记忆。很奇怪,惠威D6系列现在还在,我也买过一对,但是惠威的碳纤维却再只能在闲鱼上偶尔交易了。据说碳纤维材料大幅度涨价过,随后碳纤维编织盆的喇叭基本就消失了。但是偶尔还有碳纤维补强的合成材料,比如国内的金琅AC165是碳纤维+防弹布,绅士宝的皱皮仔是碳纤维+纸盆。Fostex也用过碳纤维和纸盆的复合材料。

2: 碳纤维

碳纤维究竟有多牛?这个问题在聊铍的帖子里(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 ... &extra=page%3D1)就有网友问过。

我的回答是引用了Fostex研发白皮书的这张图:


和钢一样的强度,比钢轻,但是这不是很正常吗。铝合金,钛合金都可以啊。具体有多强呢?它的声速(一个重要指标,声速高的材料,必须同时具备超轻超硬的特点)大概在每秒11000米到16000米之间,和地球最强材料钻石和铍基本平级,但比铍更容易塑形的多,同时材料内耗比钻石和铍都要高得多(接近纸)。内耗的作用是抑制共振的幅度和时间长度,而高材料声速又是振膜实现高频响应的必须条件。

因此很简单,碳纤维肯定是最理想的振膜材料,也许是“之一”,也许不是。

3:魔雷Morel

魔雷和丹拿不但喇叭单元看起来很像,他们之间其实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丹拿的前身是RMS(Richter, Mordechai and Skaaning三人的头字母,丹麦扬声器行业的大神级人物?尤其是Skaaning先生)三人合作了大概两年,之后Mordechai先生后来运作Morel,而Richter与Skaaning二人成立了丹拿。

这几个大神可以说是三寸大音圈的灵魂人物。丹拿和魔雷至今都在使用大音圈,Skaaning后来成立的AT也仍然生产不少大音圈的喇叭,并且有顶级的口碑。

4:SCM634

这个喇叭我认为代表了魔雷的一个阶段成就,在三寸大音圈领域和“不思进取”的丹拿彻底拉开了档次。无论是碳纤维编织三文治振膜,长磁路短音圈的使用,短路环,都是丹拿一直没有在他们的大音圈喇叭系列采用的。结果就是一个神奇的单元:SCM634(以及其后的姐妹TSCM634),这个单元作为魔雷的旗舰喇叭Fat Lady的中音核心单元,说明了这个单元在魔雷产品线的地位。

5:一鱼三吃

SCM634之所以神奇,就是因为她有一鱼三吃的潜力。
一:作为中音喇叭。SCM中的M就是中频的意思,这个喇叭的型号表明她是中音系列,因此作为中音再正常不过了。
二:作为低音喇叭。磁路长达16mm,单向冲程5.25mm,这个6寸中音喇叭理论冲程竟然比丹拿的旗舰六寸中低音ESOTAR2 650还长,不做低音是不是有点浪费?
三:作为全频喇叭。得益于碳纤维和短路环的应用,这个喇叭的高频上限接近20khz,并且高频段谐波失真和同厂高音喇叭基本是一个档次,只是指向性比较窄。事实上德国人已经用这个喇叭做全频单元了。作为全频单元,还有一个额外优点。大部分全频喇叭,振膜都很“单薄”,轻盈的纸盆没办法承受大功率和大冲程。而这个单元的持续功率承载力高达150W(瞬时功率一千瓦),拜三寸大音圈和低音炮级别的碳纤维三明治振膜所赐。看起来几乎是个操不坏的单元。

顺便说说姐妹单元TSCM,这个单元使用了钛音圈,我个人估计是切开的音圈因此无法产生次生涡流,提高了机械Q值和电感。因此中低频性能略好于SCM,但高频性能略差。

6:实际试用SCM634

老实说刚拿到这个测试正弦波的时候,我是失望的。音圈没有通气孔,音圈后部通气性不好的海绵体,都一再提醒:这是个生为中音的单元!直接结果是低频大冲程下,后部海绵有气流杂音。但我仍然抱有一线希望:装箱后这个杂音是闷在箱体中的,也许对听感影响不大吧?失真度,在我手里的单元中,并不算出色,中低音(<300hz)的三次失真基本能达到1%~2%,好在频率越高失真度越低。这个趋势倒是和人耳的灵敏度对应的很好。

我临时箱体只有一个25升内容积的测试箱,调谐频率34hz。模拟表明这个低音调校对SCM634来说并不过分。

装箱一开声,我顿时所有的疑虑消失了。这是个顶级的单元!

7:对比ATC SCM12

同样是6-7寸的单元,同样是三寸大音圈,同样有磁路的独门绝技,ATC有SL磁路,魔雷有短路环和铝导电音圈,究竟哪个更强?实际有中文评测认为,十万以下找不到比ATC SCM12中频更好的喇叭。

然而这回,我认为SCM634在这个箱子里,中频是完胜SCM12的。聚焦更好,音乐色彩更丰富,衔接更流畅,低音下潜更深。仅仅超高音延伸,也许不如一寸的软球顶。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声像的立体感纵深非常的好,也许是得益于这个单元在中频区的一致性更好。人声牢牢扎在一点,这并不是所有的全频喇叭都做得到的。

实际上也许我比较激动,但我觉得仅仅即使作为全频喇叭,这个单元应该是有highend的潜质的。而不仅仅是highend中音。

几张渣图,感谢观看。






附:简单测试的频率响应图,主要是在高音7khz加了一个6db衰减的DSP


------------------------------------------------------------------------------------------

2020更新:

如果有朋友想把这个单元用于低音(200hz以下),我强烈推荐把单元背后的海绵小心移除。移除后,低音频段的高次谐波失真能降低到原先的1/2 ~ 1/3不等(6~10db的改进)。低音质量明显提升!




1:有海绵


2:去除海绵后


老毛子发的魔雷旗舰Fat Lady F.L.634单元: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20-10-11 00:12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要命的是还不贵,这个单元

TOP

厉害了

TOP

确实是很不错的单元

TOP

引用:
原帖由 jimmyheiying 于 2017-11-5 13:03 发表
要命的是还不贵,这个单元
能顾下穷鬼们的感受吗

TOP

几年前听魔雷的小箱觉得很好听,一直以为是以色列的呢。因为没有名气,没敢买

TOP

這樣說,我可不可以下一個結論:
越偏低音更重視內耗性能
越偏高音更重視聲速性能

另外那個aramid cloth看來也不錯?
但是什麼來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bobbychong 于 2017-11-5 15:43 发表

能顾下穷鬼们的感受吗

相对于丹拿原厂高音单元,和ATC原厂低音单元,和TA单元的售价,2000多已经很便宜啦

TOP

人家以色列的魔雷有全球顶级系列单元生产线,全球好多顶级音箱厂家都用他的单元。销量大了,成本自然下来了。印刷一本书和一万本书,成本的区别肯定是巨大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7-11-5 12:45 发表
1:第一次亲密接触

大概是20多年前,在西南的一个三线城市的一家五金电子店,一个少年放下自行车,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老板在店里演示一对低音单元,型号还清楚记得是惠威的ST6.5。为什么还记得呢,因为当时杂志上,除了最酷的惠威 ...
说说打算怎样折腾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