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为什么孙露/童丽/赵鹏等的歌典,我感觉音效那么好?

引用: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18-1-16 11:06 发表
楼上你说的是流行音乐,作曲和编曲变成了一种工作。我说的是古典音乐,范围不同,没有可比性
编曲的工作基本上是在原曲(原谱)上改编,配器,但即使是改编之后也是有乐谱的,不是自由发挥。让乐手在舞台上即兴发挥(每次演出都不一样) ...
“四、你完全没有理解到我提爱乐乐团的意思。我当然知道巴赫时代还没有爱乐乐团,但爱乐乐团演奏的巴赫的作品乐谱是谁编写的?因为你说,巴赫不会为哪个乐团写曲子(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么,爱乐乐团的全体人员根据什么来使用各种乐器?加一个三角铁,加一个竖琴......谁的意思?巴赫的?”

别人说的也不是即兴发挥,实际上我不知道他说的原谱有没有三角铁、竖琴。但是女子十二乐坊用中国乐器演交响,原谱里肯定没有中国乐器,这改动就是编曲的工作。

我的意思是,我相信不同乐团演奏相同的音乐,应该是能自行编曲增减乐器改动乐谱的(大型乐团和小型乐团的人数都不一样),不是从古到今严格遵守原始乐谱一点也不改动。如果确实是一点也不改动,那就是我错了,没常识。

[ 本帖最后由 la2ygoo 于 2018-1-16 11:41 编辑 ]

TOP

翻唱并没有什么不好,80年代国内流行音乐起步阶段基本就是靠翻唱,早期从台湾校园歌曲到后来的港台流行乃至国外的流行音乐,通通都翻过。那一代流行歌手还有个统一的绰号,叫扒带歌手。据说当年张蔷靠翻唱就卖出了上千万盒磁带,谁能说她在流行乐坛就没地位了?翻唱超过原唱(或者说比原唱更流行)的,例子就更多了。惠特尼休斯顿的经典名曲I will always love you就是翻唱Dolly parton的。原唱那种典型的美国乡村风格,估计很多人听了都会没感觉。至于国内现在这批歌手,拿我听过较多的江智民而言,听过几张专辑,真的是每首歌都是一个味道,不急不躁,不愠不火,永远都是那么中性。往好说叫品质稳定有保障,往坏了说就是千篇一律。不过确实随便挑首歌都可以拿来检验人声回放质量,人家唱片的卖点就在于此,没毛病

TOP

引用:
原帖由 la2ygoo 于 2018-1-16 11:18 发表


“四、你完全没有理解到我提爱乐乐团的意思。我当然知道巴赫时代还没有爱乐乐团,但爱乐乐团演奏的巴赫的作品乐谱是谁编写的?因为你说,巴赫不会为哪个乐团写曲子(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么,爱乐乐团的全体人员根据什么来使用各 ...
正解!没有哪位大师会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去考虑以什么样的乐器去演奏,他只需要创作主旋律,剩下的你们自己玩吧!至于后者怎样理解大师原作的意思,就看个人的“音乐素养”了。所以我一再提醒他:谁写的?谁的意思? 巴赫是管风琴演奏家,当然他还会其他的乐器,那么,后人们用交响乐这个形式来演绎他的作品,是比他自己用管风琴演奏更好听呢还是更能表达出巴赫作品的意思?如果交响乐更能表达,这个尝试又是谁的意思?巴赫本人预见到这个做法吗?如果按照那位朋友的逻辑,没有门栏的就不是艺术。那我就可以随便举个例子,贵州布依族的歌唱与乐器,就不是艺术了?但是,布依族其中的一些唱法是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榜单的。可唱得非常好的这些布依族普通歌者们,他们并没有接受过多么高级的演唱教学和培训。只要有一副好嗓子,在那样的环境下,基本上都可以胜任。门栏?

[ 本帖最后由 不是好鸟 于 2018-1-16 12:0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la2ygoo 于 2018-1-16 11:18 发表


“四、你完全没有理解到我提爱乐乐团的意思。我当然知道巴赫时代还没有爱乐乐团,但爱乐乐团演奏的巴赫的作品乐谱是谁编写的?因为你说,巴赫不会为哪个乐团写曲子(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么,爱乐乐团的全体人员根据什么来使用各 ...
如果你指的是古典音乐,那么确实是一点也不改动。
如果是改编作品,比如配器大师拉威尔改编过一些经典音乐(独奏曲变成交响曲,最著名的是把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原曲是钢琴组曲改编成了交响乐队版本)之类,但这种改编结果同样也有固定的乐谱,乐队按照改编好的乐谱演奏,不会临时加个什么乐器之类,相当于一次再创作。如果演奏者不能按照创作者的乐谱来演奏,那真的是乱套了...

现代音乐就宽泛多了,你说的女子十二乐坊,那也是一种改编,也有按照原谱改编好的乐谱。
不按乐谱随意演奏的话,就不需要什么作曲家了。这里的重点是“音乐演奏应该按写好的乐谱来”,这个乐谱有可能是根据某个原曲改编的,也有可能就是原创。乐谱上写了有什么乐器就有什么乐器,不是每次演奏时临时凑,今天高兴加个竖琴,明天圆号演奏家请假,这个曲子就不用圆号,没有这么胡来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18-1-16 11:46 发表


如果你指的是古典音乐,那么确实是一点也不改动。
如果是改编作品,比如配器大师拉威尔改编过一些经典音乐(独奏曲变成交响曲,最著名的是把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原曲是钢琴组曲改编成了交响乐队版本)之类,但这种改编 ...
实际上我和之前的那位,都没有说不按乐谱来演奏。
我的意思是这个乐谱是不是一成不变,大型乐团那么多人,如果一场演奏中不同曲目需要的乐器不同,那么有些曲目本来没有某种乐器,为了不让某些人一动不动光看着,会不会根据需要编曲将原来没有的乐器加进去呢?如果某个乐团太小,某种乐器没人演奏,会不会编曲用类似的乐器代替呢?我的意思是是不是每个乐团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演出的曲目改编乐谱?不是不需要乐谱。

如果所有古典音乐需要的乐器都是一样,或者某曲目有不需要的乐器,那演奏者确实光看着,那就是我没常识,请科普。

[ 本帖最后由 la2ygoo 于 2018-1-16 12:10 编辑 ]

TOP

有些曲目本来没有某种乐器,为了不让某些人一动不动光看着,会不会根据需要编曲将原来没有的乐器加进去呢?——不会
如果某个曲子不需要某种乐器,此时该演奏者可以下场休息。如果仅是某个曲子中的某个乐章不需要某种乐器,那么该演奏者就是一动不动光看着。比如打击乐声部,敲大鼓的大部分时间都看着,可能音乐最后一个小节才需要他打那么一声鼓。不需要他出声的时候就不能出声。

如果某个乐团太小,某种乐器没人演奏,会不会编曲用类似的乐器代替呢?——没有这回事
交响乐团或者说古典音乐管弦乐团有固定的规模和编制,不会出现少了某个乐器的情况,那就不是交响乐团了。反过来说,一个交响乐团必须配齐所有乐谱上注明的乐器才能演奏该曲,临时凑合不叫艺术,那可能是草台班子

是不是每个乐团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演出的曲目改编乐谱?——不是,那样就热闹了,每个乐队都按自己的方式来,还要作曲家干嘛,你们自己玩就好了。想象一下一首李白的诗,每个抄写的人都按自己的想法这里加个字那里删个字什么的,那就不是李白的诗了,他的诗也没办法流传下来了。
引用:
原帖由 不是好鸟 于 2018-1-16 11:45 发表

正解!没有哪位大师会在创作音乐的时候去考虑以什么样的乐器去演奏,他只需要创作主旋律,剩下的你们自己玩吧!至于后者怎样理解大师原作的意思,就看个人的“音乐素养”了。所以我一再提醒他:谁写的?谁的意思? 巴赫是管风琴演奏 ...
由于对常识的过于缺乏,你这堆胡说八道简直让人大开眼界。我就不回复了。你自己高兴就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18-1-16 12:29 发表


由于对常识的过于缺乏,你这堆胡说八道简直让人大开眼界。我就不回复了。你自己高兴就好
虽然我赞同你的观点,但是胸低你说话能否别那么冲,都是网友讨论谁也不比谁高明。
古典不管大小编制,作曲家对各个乐器的旋律必须是有考量和把控的。主旋律烘托不就是靠那么些乐器来大家一起燥起来么。当然各人对这个乐曲的理解不同,稍快稍慢稍轻烧重九浅一深还是次次到底,不同的演奏者指挥家都有不同的演绎,于是同一个乐曲又有了无数的版本。话又说回来,再怎么变忠于原作的程度不同也不至于让人觉得面目全非,绝不能说作曲家就写个主旋律别的乐器大家随意,这确实离谱。

前面离题了一下。下面回到我选择的正题————古典还是口水歌 (这个楼七歪八扭早就和帖子题目无关了)
我相信古话1:曲高和寡
虽说我喜欢的古典寥寥无几,但是我还是认为古典一定是高于口水歌。真理往往不是由大多数人所能掌握,听不懂古典是我的错,我层次不够。但是我不觉得丢脸,我庸庸碌碌,但是我听不懂就是听不懂,我会试着去品尝古典,但喜欢听这首曲子之前,我还是会说“不喜欢”。我也不会硬逼着自己强迫自己去听这些不喜欢的,只有兴致来了,就放一段消遣消遣。另外以自己的口味来评判音乐,我认为自己不够格,哪儿跟哪儿啊!阿炳需要我评判吗?贝多芬需要我评判吗?
我相信古话2:口水歌通俗易懂
古典很高,就如古时候弹古筝需要沐浴熏香,然后正襟危坐。国外古典去现场听,也必须西装革履正装入场,衣着档次低了都算是毛病。我认为只有通过这种仪式,才能让你的思想更容易地与乐曲取得共鸣。我的亲身经历:半夜醒过来,拿IE800听音乐,突然心血来潮听听红杉仔,以前也就听听开头的炮声听没多久就切了,那次听着就鸡皮疙瘩一身一身的,感觉没多久AB碟就没有了,2个多小时就没了啊~ 半夜2点多醒过来开始听,咋一会会儿就木有了咧?5点多啦!再躺会儿就要起床赶上班了啊!!!真的是好听啊~
口水歌,简单,轻松。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耐听,一个专辑听个二三十遍就没兴趣再听了。经典老歌,但是再经典也是口水歌,听多了真的感觉要吐。就只是听到歌曲前奏,马上脑子里告诉自己这是经典老歌,好歌啊~  但是听下去就又会犯恶心,听到一半就切掉。

再说说器材,动态真的很重要!SC205+MINI-I pro别说听大编制古典了,就是歌手、天籁唱将这种口水歌都不够哇。前面铺垫好好的,到后面所有乐器燥起来、歌手唱歌Hi起来,音箱的动态不够了!!!竟然比前面铺垫那段声音还要轻,声音糊成一团,神马鬼玩意!当时真的有裤子脱了,结果面前的是泰国人妖的赶脚。。。

个人体会,不一定对哈。老烧也来评评。

TOP

引用: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18-1-16 12:29 发表
有些曲目本来没有某种乐器,为了不让某些人一动不动光看着,会不会根据需要编曲将原来没有的乐器加进去呢?——不会
如果某个曲子不需要某种乐器,此时该演奏者可以下场休息。如果仅是某个曲子中的某个乐章不需要某种乐器,那 ...
感谢科普。我还以为改编是常态
引用:
原帖由 xudu 于 2018-1-16 14:39 发表

虽然我赞同你的观点,但是胸低你说话能否别那么冲,都是网友讨论谁也不比谁高明。
古典不管大小编制,作曲家对各个乐器的旋律必须是有考量和把控的。主旋律烘托不就是靠那么些乐器来大家一起燥起来么。当然各人对这个乐曲 ...
因为有抽象画、行为艺术这些玩意在,我不信谁比谁高雅,还有什么水平不够不懂欣赏之类。

TOP

观察了几天,这个帖子居然没有按套路发展,应该是喜好之争,再到逼格之争,最终撕逼,才符合发烧友的一贯讨论风格。

无论水平高低,境界如何,发烧友都不能进行偏于理性的讨论。

前面很早就有“真他妈贱,上来就找骂”之类的言语,后面也不断有挑衅的字眼出现,居然也没有真正骂起来。

这就没意思了,这也是一种不良之风。

自认发烧友的,其实是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为了证明自己符合这个标签,就需要显示出高逼格,显示出与众不同,任谁都不如自己,就是在高于自己的人面前,也得找出其种种不如自己牛逼的东西出来。

装不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就永远成不了发烧友。

虚心、理性、好学、有修养、不愿意太过于装逼……那发烧友跟普通人哪有区别,没有区别的话,当发烧友有个屁用。

一定要骂街。

TOP

引用:
原帖由 marlowe 于 2018-1-16 12:29 发表


由于对常识的过于缺乏,你这堆胡说八道简直让人大开眼界。我就不回复了。你自己高兴就好
到此为止。悲哀的是,我们都觉得自己挺牛逼,其实仍然逃不过青菜、萝卜的角色!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