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R版请指教:这会不会成为震惊业界的4寸全频单元?

TOP

感觉这种高刚性的平板振膜单元,比较适合用在全频或者高音单元上,能够解决高频的分割震动问题。
二分频音箱,用做中低音的话、似乎成本也比较高哈。。

理想的设计,是平板振膜高音+大尺寸的锥盆中低音。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13 21:18 发表
https://www.jdbbs.com/thread-8605973-1-1.html
普兰老师的帖子把我看醉了
这个系列的喇叭10+4+高音做成3分频才是究极体

TOP

信息也比较多了,发表下我个人的观点
1:我们搞工程都知道,理念虽好,最后产品出来还是要数据检验实证,有时候理念和数据不完全吻合还要分析迭代。
如果设计概念基于无分割振动的理念的话,建议用设备验证,用数据来说话。Klippel激光扫描仪就是最好的工具之一:
http://www.eavaudio.com.cn/Index.php?c=msg&id=512




2:分割振动和频率有关,无论锥盆,平板,在低频都都是活塞振动,关键还在于高频。高频分割振动必然反映在频响曲线上。一般来说,硬盆高频共振峰的频率除以2之下的频率可以认为是活塞运动频率。比如下图这个Seas 5.75寸镁盆,共振峰为6.5khz,可以认为活塞运动频率为3.25khz以下。

离轴响应曲线可以间接验证,活塞运动频率范围内,随着频率提升,指向性是单调提升的。活塞频率之上,离轴频响呈现出相对混乱的特征。下图这个单元的离轴曲线在4khz以下都是均匀规律的,这也是活塞运动的特征之一。


3:从频响曲线来看,这个平板碳纤维喇叭的分割共振峰在8khz左右,活塞运动有效频率从曲线看在3~4khz以下,和锥盆喇叭相比我没有看出后非常本质的区别,大部分硬盆的4寸锥盆喇叭还能实现更高频率的共振峰,也就是更大范围的活塞运动频段。可能还需要等待消声室方式的评测来获得更多细节,例如离轴响应等。

希望可以补充数据解答这些疑惑。

我个人支持创新的理念和工程设计,感情上确实不希望显得有些负面,希望设计者推出经过数据实证的颠覆性的产品。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21-4-14 09:0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14 00:54 发表
信息也比较多了,发表下我个人的观点
1:我们搞工程都知道,理念虽好,最后产品出来还是要数据检验实证,有时候理念和数据不完全吻合还要分析迭代。
如果设计概念基于无分割振动的理念的话,建议用设备验证,用数据来说话。Klippel ...
不看喇叭构造的?
你贴的那张图上的谐振峰,实际上是“防尘罩谐振”
音圈在节圆位置驱动时,内外两部分才具有相同的谐振频率且为最大值。节圆直径=0.667振膜直径.CF4就是节圆驱动型的,只有唯一的一组谐振点且准确按照倍频程分布。

TOP

引用:
原帖由 lyticaster 于 2021-4-14 16:03 发表

不看喇叭构造的?
你贴的那张图上的谐振峰,实际上是“防尘罩谐振”
音圈在节圆位置驱动时,内外两部分才具有相同的谐振频率且为最大值。节圆直径=0.667振膜直径.CF4就是节圆驱动型的,只有唯一的一组谐振点且准确按照倍频 ...
实际上我贴那个图的喇叭根本就没有防尘罩,是相位塞喇叭

构造就是看着玩,实际上东西好不好看疗效,疗效临床看数据。

TOP

自己不会做全频音箱,有哪些店可以买到靠谱的呢?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9 07:51 发表
图片,价位,曲线,一个都没有怎么评论。。

硬要评论一下:
1:你说的,基本不考虑成本的话,都是可能的。
2:可能不太会震惊业界,因为全频喇叭的需求太小了,高成本的小全频喇叭在欧美基本是卖不掉的。
3:秒杀634,以我的标准是不现 ...

TOP

引用:
原帖由 百里屠苏 于 2021-4-15 03:45 发表
自己不会做全频音箱,有哪些店可以买到靠谱的呢?
假设你不太了解全频想尝试下吧,4寸是个不错的选择。4寸我个人大体分轻盆,中盆和重盆吧
1;轻盆,可以尝试fostex单元,没低音,亮丽
2:中盆,唐之律(德川?),马克全频都有金属盆和纸盆的各种产品,特点是有一定的低音冲程,相对平衡
3:重盆,想来好像只有楼主推介的这款产品。我觉得lyticaster这款4寸全频很有可能是低音最强的4寸全频,可能没有之一。楼主玩的高档货可能接近全网数一数二,我想你可以详细他的判断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14 21:07 发表


实际上我贴那个图的喇叭根本就没有防尘罩,是相位塞喇叭

构造就是看着玩,实际上东西好不好看疗效,疗效临床看数据。
除了振膜共振外,还有个共振叫“音圈纵向1/2波长共振”,满足共振条件时,mms可以被极大的抵消,但是高于共振频率的信号就会被大幅度衰减。
晚点我放一条CF4扫描到50Khz的曲线上来,一目了然。


[ 本帖最后由 lyticaster 于 2021-4-15 15:2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谢谢。发个老外的高价货娱乐下,一万两千欧一对。平板振膜,单喇叭,全频。35-28khz(官方)
http://camerton-audio.com/binom-1





内磁,双钕磁,夹板有反磁路调制的机制,类似ATC的SL。考虑比较周全


高频仅音圈内部工作


喇叭频响。感觉做了很多平滑。能看出来的阻抗曲线,电感很低,和ATC带SL完全不同。结合了SL和短路环的构造。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21-4-15 22:3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