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为什么孙露/童丽/赵鹏等的歌典,我感觉音效那么好?

引用:
原帖由 lipusibuxiu 于 2018-1-8 20:50 发表


你在试图用词语摸清感性的脉络,这太难了。文字偏逻辑多一点。感情是什么,不如换个说法:隐藏在基因中的共鸣反应。人类是共情的动物,你会主动观察别人的反应,通过表情、语气,动作,你能察觉对方的状态。这在动物中很罕见。歌 ...
呵呵,这个问题看来不是讨论的好话题,因为差不多就是青菜和萝卜的区别。但只要一拿“境界”来说事,这差别可就大了。在同一件事上,人的看法和感受高低,有时候有云泥之别。比如我吃青菜,它就是个青菜味,旁人再怎么让我闭上眼睛去想象,加上魔术手法来催眠,我仍然只能感受到青菜味,无他。至于境界高的,他还能感觉到萝卜味,甚至是排骨味,那我除了佩服还是佩服。我曾有一盘磁带,封面是小提琴4重奏的《梁祝》,也是冲着这个才买的,但磁带的A面就够了,B面是莫扎特的小夜曲。既然买了,顺便也听听吧.....汗颜的是,直到这盘磁带听烂掉,我依然陶醉于《梁祝》,而对莫扎特先生,只能说句:sorry!顿时明白了自己只能赏俗,而不能共雅。
我也一直耿耿于怀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喜欢听的都登不了大雅之堂。直到若干次的在高雅音乐会上呼呼大睡,被一阵阵嘘声轰出门外之后,才痛定思痛的承认,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幸好,我还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我吃不出来的味道,不代表别人也吃不出来,更不会去告诉别人,这里面什么也没有。当然,这的确是和境界密切相关,所以我只要一碰到境界,就像触电一样,触电多了,自然就怕了。就会远离,就会躲开,就会缴械。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是好鸟 于 2018-1-8 22:24 发表

呵呵,这个问题看来不是讨论的好话题,因为差不多就是青菜和萝卜的区别。但只要一拿“境界”来说事,这差别可就大了。在同一件事上,人的看法和感受高低,有时候有云泥之别。比如我吃青菜,它就是个青菜味,旁人再怎么让我闭上眼 ...
这个话题是太大了,够直爽也是境界呀,自知也是境界,也是没有标准的。

TOP

楼上有几位的讨论颇有水平。观战,学习

TOP

其实我很佩服听一首歌都能听出感情的那一类人………简直高人一等的感觉……
典型的……比如“他”字都像便秘一样的唱法应该就是所谓的感情了,但是我就是听不懂……
还有一种原唱最好党我也不懂。
真的,求高人指点啥叫感情?

TOP

这个不是好鸟还真是一个好鸟,不但文字水平了得,还很谦逊客观,值得学习

TOP

引用:
原帖由 kareleo100 于 2018-1-7 21:03 发表
为什么一些国产翻唱歌手如孙露/童丽/赵鹏等的歌典,音效感觉那么好?超过很多原版的或其他的歌曲,甚至很多歌曲听起来都没有他们的声音效果好听
这个得看你喜欢那个原唱歌手到什么程度.

TOP

引用:
原帖由 coollxl 于 2018-1-9 01:57 发表
其实我很佩服听一首歌都能听出感情的那一类人………简直高人一等的感觉……
典型的……比如“他”字都像便秘一样的唱法应该就是所谓的感情了,但是我就是听不懂……
还有一种原唱最好党我也不懂。
真的,求高人指点啥叫 ...
一旦进入感性领域,就没有标准可言了,每个人的个体经历体验都不同,有的老歌能引起某人特殊的一段回忆,他会“被感动”,你很难说这个过程只是音乐带来的。音乐在其中可能只起到药引子的作用。而这种个人情感体验,其他人是没法体会到的。所以不用纠结“为什么这首歌别人都能被感动我就不行”这种问题,去找能打动你的音乐就好,别人的体验和你无关。

TOP

记得有一次搞活动,一个丰田中巴坐了二三十个人,我在车上放了一盒红太阳红歌翻唱的磁带,引起了车上那些中老年的同事的共鸣,十几个人一起合着车上的音乐一起跟唱,都陶醉在那些熟悉的旋律里,真的很奇妙。

TOP

其实,沈音科班出身的孙露唱功比很多所谓歌星扎实多了,不管是现场还是录音棚里表现都非常专业。也别欺负咱们不懂,一些歌星的唱片还不就是一句一句接的……
人到中年,对那种撕心裂肺、如泣如诉、又或激情四射之类需要投入很多的感情曲子逐渐免役,转而喜欢上孙露这种所谓车载CD,舒缓、平淡、干净才是我要的、每每听到她们辨识度极高的声音就有种亲切的感觉。
对于所谓的感情,真的不在乎。因为对现在的我来说,所谓的感情才是味精,我不需要。

TOP

哇,大家说得都好有道理呀,我插不上嘴呀。

嘴瘾上来了,这里也来胡说几句。楼主在这里所说的歌手,其实有个统称,叫“翻唱歌手”。也就是说原创的少,翻唱的多。

在早期,之类翻唱为音乐的普及甚至正版的普及立下了不小的功劳,现在全国人民无论贵贱高低,至少都喜欢音乐了,尽管大部分是这类口水歌,随着汽车的普及进而开始买碟了。虽然汽车也可外接U盘,但相比CD为说,难听得太多。

后来,这些歌手也开始慢慢分化,像童丽这类味精过重的,很多人慢慢不喜欢了,有的如孙丽之类比较中佣的,喜欢的人反而更多了,反正我身边的人基本都知道孙丽,童丽反而不如前者知名度高,虽然名字只差一个字。

再后来,这些翻唱歌手也会在大部分翻唱中加入一些原唱了,现在随着选秀节目的出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原创歌手,这些歌手的涌现难道没有那些翻唱歌手的功劳吗?如果不是他们对音乐的普及,全国人民对音乐的观注度哪有这么高。

最后吐嘈一下那些后期处理,让所有的歌听起来都是一个味,所以我现在基本不听翻唱了,直接找原唱(虽然那也是欧美的翻唱),那些原唱的录音基本没有这些翻唱的音效好,但配器不是千篇一律了,声音特点各不相同了,味精少了,反而耐听了。
我发现这些原唱的录音很多配器声很微弱,不像翻唱这么响,但反而更加丰富,对器材的要求也要高得多。

再到后来,越来越不听人声了。。。。

[ 本帖最后由 qiaolong 于 2018-1-9 21:20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