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tiger_dch 于 2025-5-3 23:00 发表 
哈哈,一直当自己是个小白的
我客厅的体验:音箱(DM320)间距4米,沙发距离音箱3.5米,播放立体声的人声定位正常的话,用单独的中置音箱,还是用将中置声道上混到左右声道,从左右音箱发出,听不出区别(也许是木耳头
)
所以在 ...
首先你的解题思路就不对,顶楼开篇明义“小房间,大概20坪”,这明明是个独立影音室,但你一直用你家的客厅情况去凑,如果是客厅党,两个CS8D其实也够了,如果邻居没意见的话,可以升级到2.1。
至于你的所谓听不出区别,请教了一下ds,答复如下:
一、立体声的“幻象中置” vs 物理中置音箱
1、原理差异
立体声幻象中置:通过左右声道播放相同信号(如对白),利用人耳的双耳效应,在两音箱之间形成“虚拟声像”(类似耳机听感)。
物理中置音箱:独立声道直接输出对白,无需依赖声道叠加,声音从屏幕中央实体位置发出。
2、实际体验差距
(1)稳定性:
立体声:听者必须位于“皇帝位”(左右音箱对称轴),偏移会导致声像漂移(如靠左坐时对白似乎来自右侧)。
中置音箱:对白始终从屏幕中央发出,覆盖区域更广(多人观影时优势明显)。
(2)分离度:
立体声:对白与背景音乐/音效共享左右声道,动态范围受限(如爆炸场景中对白易被淹没)。
中置音箱:对白独立输出,背景音由其他声道承担,层次更清晰。
二、多声道音轨的适配性
1、源码解码差异
电影原生音轨(如DTS-HD、杜比TrueHD)设计为多声道独立输出,对白默认写入中置声道。
若用立体声播放:功放需将中置声道信号混合到左右声道,可能损失细节或导致相位干扰。
示例:5.1音轨中,中置声道包含对白+部分环境音,左右声道负责音乐/效果声。混合后可能造成声场混乱(如人声与爆炸声争夺左右声道资源)。
2、动态响应能力
中置音箱通常针对人声优化(频响范围80Hz-20kHz),而立体声音箱需兼顾全频段:
对白中频(300Hz-3kHz)可能被音箱低频单元拖累,导致清晰度下降。
引用:
原帖由 tiger_dch 于 2025-5-3 23:00 发表 
用电视机的话,中置音箱另有个稍显尴尬的地方,要么放在电视机下面,要么放在电视上面,电视机比较大的话,会感觉到语音的发声位置明显高于或者低于屏幕上的人物。
是否需要中置,需要什么样的中置,肯定有多种情况和意见,用1238a,JBL M2做中置的也不罕见,我的只是一家之言,欢迎砸砖
中置音箱可以用专用脚架,有个上斜角度,所以声音基本没问题。
而独立影音室则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透声幕,前三放在幕布后面,这样还可以做到幕布尺寸最大化
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中置,其实挺简单的,前三必须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