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ATC] 72小时,从ATC SCM20到SCM100

REW里面也有房间模拟,但是因为我的房子不是一个方块,模拟出来总对应不上。

TOP

引用:
原帖由 linhui85 于 2020-2-14 18:02 发表
有时候不用那么折腾,用耳朵来教自己摆位就好了,最终耳朵听得舒服就好,别被音箱折腾,应该享受音箱,音乐。这样会更快享受音乐。
我同意这个观点。我的系统已经超级精简了。从很大程度上不折腾了。但是现在被关在家里我也没有其他好做的。有的时候想把一个事情弄明白,看到问题去解决,就是玩的过程,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烧友们多多少少有的时候都会折腾一下。我希望这次能按照一个指标去折腾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板凳脚 于 2020-2-14 19:43 发表


  您好!我看了您另一个贴子里的房间图片,音箱后面是整幅的落地窗,虽有窗帘但很薄。而且房间净空很高且很空旷,我个人觉得这些都有一定的影响。我在自己的认知范畴里给您一点不成熟的思路,不一定对。供您参考。
1:加一层厚 ...
非常感谢,窗帘找不到特别厚的,因为窗子比较高,我已经找好了一款,因为隔离明天才能出门。就是因为后面都是大型玻璃窗,我才考虑购买吸音障板,挡住玻璃窗。我玻璃窗有一个8mm的间,正好可以插入180*600*60的障板。另外我的两侧墙面光滑,右侧墙体是隔断,不是真正的结构墙,现在导致左右低频不对称。所以我准备在第一反射点也安置6mm的吸音障板来减少这个现象。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2-14 23:00 发表
真力的低音炮肯定是可以用的。

但真力的低音管理思路和ATC不同。

ATC的思路是,卫星箱不做低频切除,由低音炮来配合、补充卫星箱缺失的低频。
真力的思路是,卫星箱切除低频部分( ...
这个事情我觉得需要商量一下。两个ATC炮。。11万。我觉得我还是直接买kii three, C8, 或者8351B+7360了。

TOP

有关dsp音箱的粗浅学习,kii,dutch&dutch,真力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2-15 00:03 发表
ATC炮的价格确实很高高在上啊。

实话说,两个SVS SB4000性价比高太多了。可玩性,软件都不是一个档次的。甚至单元都好一些。

你只要一体机的RCA输出给炮就行,也不需要担心影响主箱的音质。 ...
这又是给我开了新的脑洞。我觉得R版可以一次把好东西都放出来,每次讲的东西都够我研究几天的。

我终于在rew里面比较成功的模拟出来了我的room mode,加上炮以后发现用炮修正room mode的机会不是那么高。

看了R版介绍。我觉得svs炮这个投资回报比较好。

今天诸事不顺,心情低落。

前几天集中补课学习了一下现在兴起的dsp音箱的相关内容。下面写的信息基本都是收集自网络,总结了上千层楼各种帖子,看看能不能对有所需要的人提供一点帮助。如果有什么地方说错,写错,还恳请斧正。

缘起:关心dsp音箱是因为R版推荐了几个在家庭环境里面有希望玩好的音箱。感觉概念挺新颖的,跟跟潮流吧。从很多年前的组合音响开始,我就有一颗折腾的心。怎么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能出好声一直是一个模糊的,难以追求的幻影。对于家庭环境,房间的限制永远是一个难以跨过的坎。想必大家都有过那么点念头,如果自己修一个独立听音室多好。在发烧界,也有说法发烧的最大件器材就是房子。

一个完美的听音室是什么样子的?最简单的直接参考就是各大录音室的监听室,混音室和母带品控室。一个具有良好声学处理的房间,从频响上要接近自然平直(正负2db),从混响上来说要适中。这样才能正确完美的还原音乐作品的本来面目。在家庭环境里面好不好实现?基本上是难于上青天。由于现代人的居住环境大小有限,内面积一般很难超过35平方米并具有3米以上的层高。其次因为平行墙面的存在,这样的盒子房间很难避免驻波。也就是声音经过平行墙面的反射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上出现特定频率的能量叠加或者消减,这样直接会影响频响曲线的平滑程度。在商业录音室室或者音乐厅会通过改变环境形状,减少平行墙面,或者进行大规模的声装来解决。大规模的声装在很多位置的吸音/隔音/扩散墙厚度会超过1.2或者1.5米,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对全频段进行修正。放到家庭的环境内成本大,对房间的要求更高。而且最近几年在国外也兴起了打破专用听音室和影音室的潮流,这样的空间成本高,利用率低,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大家希望音乐可以随着自己移动,而不是被关在一个封闭空间里面。

那么家庭环境,最简单声装或者没有声装怎么去弄出好声音来?我自己有一个非常不完美的房子和折腾的心。做好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要战胜的敌人是谁?最终潜在的敌人是钱和时间,我想这个就不用讲了。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面讲了,我自己认为合理的目标:
  • 全频响应基本平直(正负5db上下)
  • 混响上听感上适中,不燥不干
  • 音乐系统的尽量简化

最大的敌人是什么:
  • 房屋固有的声音模型,也叫做room modes
  • 炸胸,轰头,吵耳等不同音乐能量过剩现象

音乐也是一种波形能量,1000w的电热器通电后能把屋里加热不少。1w的电能转换成声音能在一米距离上大多数的音箱也可以产生让人暂时失聪的声压。这么多能量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碰撞,就会带上上面哪些不适。一个全频平衡的环境可以让人长时间欣赏中等声压的音乐,反之,再好的音乐也很难能听下去。在小房间内,低频的治理一定是一个问题。首先相对于高频信号,低频自然消减速度教慢。同时波长比较长,容易产生明显的驻波现象。

为什么dsp可以帮助改善上面的问题?
现有的dsp在音箱上的应用包括对某个频段的输出响应进行增减,一般可在正负6db的范围内进行补偿。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dsp实现了指向性低音(当然也有依靠非dsp实现指向性低音的音箱,比如ME Geithain的K字结尾的音箱)。传统的音箱可以模拟成一个360度方向上一致的点音源,为了让欣赏者在固定的位置上得到一定的声压,这个点声源需要往周围的空间一直释放能量,很多能量会通过墙面互相反射最后混在一起。而dsp技术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能量释放的量和方向。可以理解为灯泡(传统音箱)通过dsp加上了反射碗,变成了的手电的区别。在照亮特定的点这个功能上,手电比灯泡更具有优势。如果能让灯泡变成有指向性的手电,那么就不用释放那么多能量了(在实现层面,其实是利用波的特性进行了抵消,而不是从能量的角度减了释放),那么对于声学特性不是那么友好的房间,更容易实现基本好声的要求。

Dsp是万能灵药么?不是,dsp不能解决两个问题:
  • 固有的房间声音模型还是会作祟,这个是无法通过修改的。简单来说,峰可以削,谷没法填。
  • Dsp也是有应用限制的,需要更精心的进行设定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现在的dsp产品,从其应用价值和效果来说在现在的价位已经不能算贵。但是数字技术的普遍进步速度比较快,不像经典的音箱和扬声器设计在多年前已经定型了。

现在市面上的dsp音箱主要有三个产品:
  • Kii Three + BXT (附加替代脚架的大型6单元低音炮):现代dsp音箱鼻祖,诞生于2016年德国
  • Dutch & Dutch C8: 诞生于2017/18荷兰的初创公司
  • 真力 独眼龙83x1加低频W371A:真力一直是dsp音箱的生力军

硬件:
  • Kii Three:绝对的堆料先锋。1高音,1中音,4个6.5低音,每个扬声器配置独立hypex ncore 250w功放,每个扬声器独立dac,箱体体积小重量轻。多数功能需要配合专用遥控器才能方便配置。外观不是每个人都接受。但是凭借这超级豪华的硬件配置,和其研发团队的强大实力,kii是暂时的标杆产品。
  • D&D C8: 1高音,1中音,2个8寸低音。外观上比kii更吸音人(按照我的审美),由于8寸低音的存在,重量更大。功放和dac不如kii的豪华,但是仍然是领先水平。而且因为使用大家每天都可用的网线和app进行音箱的设定。从易用性上更加通用化。
  • 独眼龙83x1加W371低音:同轴中高音,两个低音单元按照同轴方式配置。真力的产品和上面不同,独眼龙的内置dsp需要配合glm一起使用。其调整的原理也和上面的两个产品不同。但是真力的优势在于销售服务网络完善,技术成熟,同轴的唯一选择。

Dsp技术:
  • Kii Three:全主动指向性低音,指向性最多可以到下40hz。全主动指向性代表两个侧向扬声器和两个后侧低音扬声器通过dsp相互配合,共同消减音箱后部和侧向的低音。
  • Dutch & Dutch C8: 半主动指向性低音,由于音箱侧面没有扬声器,用两条导向槽把低音引导出来,通过后侧低频扬声器配合dsp进行控制。因为其被动特性,指向性可以到100hz。
  • 真力 独眼龙83x1加低音W371A:独眼龙本身是没有指向性低音的。只有W371具有指向性。但是配合glm,真力是唯独一个可以实现全频段调整的音箱。W371的指向性低音可以下到50hz。

技术复杂性和稳定性:
  • Kii Three:软件硬件技术复杂,内部各种零件众多,不由得让人担心像it产品一样的高损坏率。但是理论上kii的上限是最比c8要高的。更灵活适应房屋的配置,完全可以通过dsp多方位控制。但是普遍有箱体谐震(塑料箱体)问题。
  • Dutch & Dutch C8: 做工较kii弱,尤其是底板部分,带个风扇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结构较kii简单,但是因为其半主动设计,效率和效果却出奇的好。产品质量在初期有品控问题。
  • 真力 独眼龙83x1加低频W371A:真力的做工和glm的稳定性都是世界一流的。

主观听感:
  • Kii Three:巨大的声音,结像,空间,深度,分辨率大部分人认为强于c8。声音偏理性。低频的过度衔接有人感觉不自然,下潜深,但是低频量不如c8. 后期要上考虑上自家的BXT炮(花花的银子)。
  • Dutch & Dutch C8: 巨大的声音,比kii要暖,分辨率稍弱,但是更有感情。低频量强大,后期不要炮。
  • 真力 独眼龙83x1加低频W371A:太新没人写,尤其是dsp的能力这个部分。

应用场景:
  • Kii Three:dsp音箱全能选手,摆位灵活
  • Dutch & Dutch C8: 需要靠墙摆放,而且越靠墙越稳定和高效,没墙反而显得弱了
  • 真力 独眼龙83x1加低频W371A:glm是最便利的自动全频修正的工具,没有第二。如果指向性低音不是很重要,全频纠正更有用,只有选择真力。

Dsp音箱的必要性:
  • 如果你房间小,但是比例合理,可以灵活选择摆位和听音位置。想要在有限空间内玩出来12寸或者以上箱子的效果,kii和C8都是非常好的选择,一劳永逸。
  • 如果你房间比例不好,不能灵活选择摆位和听音位置。room modes严重,那么kii和c8都不能帮助你太多。可能真力独眼龙配合多炮是合理的潜在解决办法,但是成本和难度都很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racingpht 积分 +58 原创内容 2020-2-15 22:37

TOP

引用:
原帖由 e9527_cq 于 2020-2-15 18:21 发表
所以楼主打算在这3个里边选1个做升级了?
现在我不敢说升级了。我还在了解自己的房子的阶段。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2-15 22:43 发表
写的比较用心,这样发帖的人不多了,加个分。

有一点楼主混淆了,DSP音箱不等于可控低音指向性音箱。

只有DSP,仍然是一个“电灯泡”而不是“手电筒"。实现"手电筒"未必需要DSP,比如Me-Geithain就是纯模拟。 ...
dsp的应用范围太大了,我直接就给简化到实现指向性低音这个上面了。我修改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0-2-15 22:04 发表
这三个我都买过。你说bxt下潜不如8c是不对的。就算不加bxt,kii的下潜也是胜过8c的。只是低频量感不如8c。
我的信息收集于网络,难免有错误。感谢实际用家能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内容已经修改。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2-15 22:54 发表


这里只有Kii的指向低音是DSP实现的。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低频指向性的音箱是模拟实现的(包括DD8C)。这个技术理论比较成熟了,绝大部分录音话筒都是带指向性拾取的。 ...
根据我读到的8c具有一个24阶可调整的频响曲线,低音的反馈也需要在dsp内设定参数,所以我觉得应该算是半dsp可控制的。Kii在dsp控制上还是更复杂。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0-2-15 22:45 发表
2.2一定是最优解之一。你看多少品牌音箱的旗舰本质上都是2.2。
能请分享一下2.2是最优解的思路么?如果在一个完全声装的空间内,三分频或者四分频会有更优势么?
通过R版的讲解我可以想到在声装不理想的环境下,2.2会有利于克服房间的固有模型,而且更加灵活。但是我没有听过任何好的2.2同kii或者8c的对比。

2.2的最优解在声音上会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2-15 22:43 发表


你的疑虑也不是一次放出来呀。

炮修正room mode无论如何比2.0的限制要少一点,因为低音摆位和中高音摆位可以互不冲突。

再说,DSP炮又是另一个维度的灵活性,在这点上,至少国外SVS做的是很不错的。我印象中有手机APP的 ...
我今天已经联系了SVS的代理,价格完全能接受,但是一下需要买两个,也是一票投资。这么说,SVS SB4000,大概3万左右能拿下,加上ATC SCM20本身接近4万的价格,等于一个8C了,但是我不知道在我的空间内能不能达到类似8C的效果。如果再投入2万到声装改善上,那么就是一个kii的价格。这样是否值得还是一个问号。

为什么淘宝的SVS SB-4000这么贵?不是1600美元么?
另外SB2000到SB4000应该都是封闭的,频响范围也有所不同,都可以支持app,这些型号有什么内幕的区别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0-2-16 00:34 发表

根据我搭配的经验,以及粗浅的理论(可能不对),2.2最大的好处首先和声学无关,而是分频器的问题。被动分频会导致低频功率损耗过大。单独的炮,很容易就推动充分,剩下中高频也很容易推动充分。但如果高中低都由同一个功放经过被 ...
感谢,其中的细节我还要去理解。Kii和BXT的组合是三个产品中我唯独听过的一个,对于BXT的部分表达的不清楚,在原帖修改了。
引用:
原帖由 wvwvwv 于 2020-2-15 21:21 发表
房间比例合理-----------什么比例合理?
忘记回复这位烧友了,根据一些很肤浅的分析:

比例: 高1:宽1.14:长1.39
或者房间 宽5.2m*高3m*长7m,大于这个容积,要注意中高频的扩散,低于这个容积,要注意低频的治理。

这些只是参考,具体的还是要REW配合测试麦克风来决定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2-16 01:12 发表


你在新加坡,为什么要在淘宝买?
svs有其他的型号选择,比如3000,2000pro都带dsp,但代理的事情确实不清楚。

至于和8c的比较,你有机会试听过8c吗?我觉得8c可能对你来说有风险,我感觉他的音色和atc很不一样 ...
很多东西淘宝都比新加坡便宜,我一般是去看一下做一个参考。但是没有想到1600美元的SB-4000国内要报价超过3万5000,这个简直有点难以想象。

我现在在看SB-20000pro,SB-3000,SB-4000,从SPL,从频响,从低音单元的技术上SB-4000肯定是好一些的,但是体积重量和对于我的房间来说都有点过大。所以想问问R版是不是有特殊的考虑,比如SB-4000的控制性更好,速度更快,更适合配合音乐欣赏。我个人听习惯了深但是速度快的低频。
从体积,重量和上我倾向于新款的SB-2000pro,但是因为太新了,本地代理还没有到货。

8C我没有听过,因为本地没有代理,我联系了荷兰总部,给我的意见就是全款买下,试听14天,不满意全款退货,只需要付运费。我暂时不知道运费多少,而且本地的进口税估计也是跑不了的。估计14天听个响差不多要花5000块。对于C8的期望,其实没有Kii高,从各个方面的比较,我第一不是喜欢暖的人,第二Kii的低频量我都觉得有点多,但是终究是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想找机会听听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