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ATC] 72小时,从ATC SCM20到SCM100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2-6 21:09 发表


估计你没看懂,Atc在这三个箱子里是最弱的,那个帖子贴主最喜欢的是真力(连头像都是),其次是kii

看了你的房间的图,你只能选真力+glm或者kii,但我建议kii,也可以考虑me-geithain带k的型号。 ...
R版明鉴:#176楼 是他的总结贴,他的Kii高音单元有问题,最先被送回去了,他主力比较独眼龙和20


After another two weeks with 8351 & ATC20 placed on a 2 meter equilateral triangle with my ears, now I can confirm I like ATC20 more.
又经过了两周对于8351和ATC20的比较。两对音箱都被放置在对于我耳朵距离2米的等边三角形位置上,现在我可以确认我更喜欢ATC20.

8351 + GLM callibration vs ATC SCM20ASL + Sonarworks calibration
8351加GLM校准 vs SCM20ASL 加Sonaworks校准

LF: ATC has less quantity but better clarity, 8351 is boomy and kind of muddy, maybe because of my room, but since I changed many positions with 8351 before so at least 8351 is hard to get LF right in typical domestic rooms.
低频:ATC低频量上较少,但是更清晰。也许是因为我房间的问题8351有点拖泥带水的轰声。但是我就8351的摆位已经进行了多次的调整,也许在一般家庭的环境里面,8351的低频就是很难搞好。
Low Mids: ATC is much tighter, just sounds right.
中低频:ATC更加紧致,恰到好处
Mids: ATC has better vocals, sounds more natural, more full bodied.
中频:ATC有更好的人声,更加自然和体型完满
Highs: I cant hear the difference. Both very good.
(and remember ATC20ASL is much cheaper than 8351)
高频:我听不出来区别,两个都非常好。(需要知道ATC20ASL比8351便宜很多)
So I decide to use all ATC for my HT.
所以我已经决定使用ATC作为我全套的影院配置
I also ordered a bag end ISUB18, maybe pairing it with ATC/8351 would generate more interesting find-outs, we'll see.
我也订购了一台bagend ISUB18,或许配合ATC或者8351会有什么有趣的发现,我们等着瞧
Another tip: Sonarworks is a must have if your FR is not flat, or like me you use a sealed monitor like ATC20, which benefit a LOT from Sonarworks LF boosting.
另外一个窍门:如果你的频响曲线不平,你一定要用sonaworks。特别是用ATC20这样的封闭箱子,sonarworks会帮助提升低频很多。
I also would demo Trinnov ST2 in this room for some time later(thanks to my Kii THREE dealer) to see if it would be worth the extra money.
Kii的代理也将会在我的房间里帮我试听Trinnoy ST2,我会看看值不值得花更多的钱。


=======
上面就是翻译了,后面的帖子就是这个楼主怎么开心的用ATC 20, ATC 12 和炮组装家庭影院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2-6 22:34 发表
哦是这样啊。我很早前看过这个帖子,没想到还更新了。说实话那个帖子质量不高,楼主也一直被gearslutz各网友吊打,各种不专业(比如一个箱子骑在另一个上面做ab对比)

不过不要紧,看出来了您是ATC党,那就ATC走到底吧。不过还是 ...
虽然我是很有品牌倾向性的,ATC从03年到现在,玩了四个箱子都没有能玩过50的,有点遗憾。
那个帖子不能算是评测:是一个主观选择,大家看看做个参考。

但是R版句句到理,俗话说,兼听则明。本地也有kii的代理,我联系一下,约个时间去他们的听音室坐坐。谢谢啦。

TOP

村地方,没人玩音响,8351有代理,没有试听。kii有代理有试听。Me-geithain/DD8C都没有本地代理,也没有试听。我觉得DD8C是不是有点太年轻了,产品只有这一个?

TOP

就这贴还是继续把。我觉得我从思想觉悟上面还是与时俱进的。

重点读了独眼龙+glm,dutch & dutch 8C 和 Kii Three的一些资料。这些音箱从概念上面和传统扬声器已经完全不同了,可以说是自成一套系统了。

这其中有几个地方可能对于传统的hifi人士不太好接受:
1. 内置dsp
2. 全面使用数字功放
3. 使用内置AD-DA进行信号处理, 这个AD DA比市面上的DAC参数上要如弱,让人感觉是不是前端折腾一大通,临门一脚软了。
4. 没有重料
5. 产品线窄,因为本身就不要产品线,一套箱子打天下
6. 不容易同现有的系统进行集成 - 对于一体机的用户更困惑了element X,这些音箱很多只需要一个PCM数字信号就可以开始工作了,那我系统里面其他的东西怎么办?不用高码率,DSD和MQA的话播放器不是重复投资了,更不用说功放什么的了。
7. 因为大量使用数字技术,淘汰,降价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读了这么多材料以后,我感觉这些应该是以后音响系统发展的方向。
同时我也觉得,因为市场竞争不充分,这些产品的对于自身的溢价还有点高。把这么多复杂的东西装在一个盒子里,做到这么好的效果,值不值10万人民币,对比其他hi-end,肯定值得。但是hi-end圈子不会认为这些是hi-end把。

综上,首先感谢大家,特别是R版。这个帖子虽然我开的有点娱乐性质,但是我自己切实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
我会找时间去代理那听听Kii Three感受一下,这也是我在小地方能找到的唯一的选择。如果万一哪天出现合理的二手价位的上面任意产品,我会买一套比较一下。


=====================
进一步看了C8和Kii Three,我被说服了从易用性上来说,Kii Three迄今最易用的系统。

一年前本地6万人民币走了一套二手。。。可惜了。耐心等把。

已经本地发了广告,看看有哪位银行精英需要搬家,低价处理这样的音箱把。

本地的代理是技术出身,原来是做录音,收音和唱片发行的,后来这个行业没落了,就转去做专业音响工程了。
昨天还聊了一些唱片的话题,比如为什么好的系统听起来钢琴独奏是有形体和结像位移的,反正就是没聊好怎么在我的环境里玩大箱子。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你知道那些音箱有多大么?能带来多少能量么?

TOP

不是说好退烧么,怎么升温了。hi-end怎么解释?

好多年不考虑烧的这个事情了,最近说到ATC,隔壁论坛说ATC超过多少万就没有玩头了,上面好箱子有很多,都是high-end我就坐在这回忆我能所谓能听过的high-end。
大概10年前的东西
1)单拿大证据
2)egglestonworks Andrea III, - 二手现在大概5万
3)MBL 116F 4分频葫芦头,- 二手大概7万5
4)wilson Alexia太贵了当时没有听过,Watt puppy 8 - 二手大概5万
5)喇叭花的各个系列,二手5到10万

就这个区间内的器材,我没听出来谁能在空间,结像,质感上有什么一耳朵惊艳的。整体感觉就是气势,扑面的声压,大器型,大嘴形,一脸口水。但是我觉得我真是听现场演唱也没有那个感觉啊。另外就是原来我用ATC35落地箱子,12平米我也能折腾出来类似的效果,但是超过20平米就不容易了。

所以什么是hi-end?能在大房子里面爆起来,足够贵就是了?

是不是我听过的都不算hi-end?上面没有说的另外一个是唯独感觉在展会上出彩的,贵丰的大屏风,分体音箱。真是贵到发疯。
另外一个hi-end就是劲浪老乌托邦之类的,这里没说就是我次次都要夺路而逃,那个高音亮到我要自残

[ 本帖最后由 木耳听真 于 2020-2-7 23:21 编辑 ]

TOP

听了Kii THREE 2个小时,写个感受,有点复杂。

最近被天声论坛弄到发烧,很久没有去听过什么hi-end了。
今天上午起床就和Kii的代理联系去试听,回来趁着还热乎,写个报告。但是这个报告会有点复杂,我表达不好,大家尽量意会吧。

先上一个环境图:

试听的器材是:一体机到Kii THREE HIFI版本(本地没有监听版本代理),BXT从控制器上断开,所以听的就是图上的上半截,但是没有单独拿下来放架子上听。
主观听感主要是对比ATC SCM20ASL Pro,以及记忆中各种其他器材。听音室环境不是特好,空调出风口噪音也有点大,这些都会影响主观听感。

听感:下面Kii THREE简写成Kii,
1)因为是hifi箱子,基本在维真的基础上带着那么点唯美。
2)Kii可以让那么小的盒子里面发出来这么从容不迫的声音,从体型来说绝对是越级挑战中大型落地箱子。
3)三频:
- 高频:我感觉Kii最弱是高频,有点老ATC类似的暗,如果喜欢超高空气感的,或者速度感的,我觉得从Kii身上得不到。
- 中频到中高频:中规中矩,没有ATC那么突出,但是不弱,中正平和。
- 中低频:Kii在这个层面的表现远超其体积,整体带来的感觉就是宽松大气
- 低频:走的很深,具体是能听到多少hz不知道,但是就体感来说,不是一般8寸箱子能给你的感觉,我个人觉得要达到这个效果估计要10到12寸左右的箱子一般才有。但是我个人感觉量感有点多,低频的控制和速度弱于我听过的大箱子。稍微显得有点脱离群众。
4)动态:整体我觉得一般,这个箱子在这个方面我觉得不突出
5)在35平米左右的房间里,听感上三频平衡,结像清晰,声音中性偏暖。按照我的习惯来说,Kii声音走向往下盘稍有倾斜,具体低频是不是多,这个是个人的选择。我觉得我被ATC训练到低频只要点到为止就好了。但是Kii绝对给你更稳的低频。

下面这个问题就开始复杂了。Kii Three 加脚架,控制器,10万人民币左右。要不要掏钱立刻就买?
1)音质:我主观感受在10万这个价位上,Kii的总体音质不算突出,无法做到超众,是这个价位的中流偏上水平。在解析,动态,中高频,低频控制上都有进步空间。
2)音色:大气蓬松,我主观感受很好,音乐不松不紧,音场可以做到四周无墙,配合完全和体型不符合的中低频,我只能说技术超群。
3)附加价值:Kii的DSP控制,让Kii基本在各种奇形怪状,大大小小的房间内都能有一个良好的表现。虽然我今天没有感受到,但是代理给了一些收到良好效果的例子。
4)Kii在我桌面上了放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同时我看到的是一种妥协。在一个完全声学处理过的房间,Kii给不了你价值10万的东西。但是在一个没有合适声学处理的房间里,Kii能给你超过10万器材能带来的效果。
5)我认为科技给大家带来的效果应该是颠覆性的,Kii很好证明了DSP的价值所在,但是我愿意付出的价格暂时只能基于声音的价值。我也作出我对应的回应,电话姓名留给了代理,现有客户愿意出二手,我愿意接手。Kii是这样一个产品,就是让稍微有点积蓄,但是不想把房子弄乱的的人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音效。所以我坐等本地的各位银行精英给我准备二手了。
6)至于我以后,我做好了拆房子,封房间的准备。接下来还想听的:
- D&D C8 -我觉得我估计不是很接受
- Genelec 8361A + 炮
- Dynaudio Core 59

回到家,听着自己的SCM20ASL Pro,Jennifer Warnes的歌声缓缓叙来,这中频密度,纯净度,这高频,这低频的深度。我他妈的到底在找寻什么。

[ 本帖最后由 木耳听真 于 2020-2-8 13:31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wvwvwv 于 2020-2-8 15:38 发表
预计未来可能兴起的设备:整合数字分频+空间测量+DSP空间处理+功放。
以后的音响绝对是会被整合到一起来的,这个我丝毫不怀疑,尤其是什么DAC加功放之类的。黑胶/胆机仍然会存在,但是大多数人都会直接迈向一体机。

以后的音箱都会自带DSP并且默认会有成熟的配套方案对听音环境进行快速匹配。不但可以调整频响,最好还能根据房间混响进行调整。

这样做下来会回到一个奇怪的问题上,什么是hifi?

TOP

尘埃落定,不喜欢太拖沓。可以退烧了。

刚刚和代理通了话,三个月后SCM100ASL Pro见。

在100和150之间犹豫了一下,代理拒绝卖给我150. 150在很多录音室里面也玩不好,一般大家都走双9寸的110,或者双12寸的200做主监听。
150做中场监听不合适,做主监听也不合适。所以听话定了100.

现在ATC的生产能力很成问题。等待周期过长。

我再次觉得我适合这个论坛,退烧速度快,找自行车最后买汽车。

谢谢各位版主和网友的建议,下一对音箱我会买全数字dsp的。感谢。
同时我还是会等Kii Three的二手。为什么我不会去等ATC的二手呢?ATC这破箱子,一年才能卖出来几对。二手估计都是要等到6年过保修了才有人出。经历过40A风波,和19/20风波。我还是买新的保平安把。

[ 本帖最后由 木耳听真 于 2020-2-8 17:0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花花公仔2020 于 2020-2-8 16:42 发表
SCM100ASL Pro多少钱?
最终价格要看周一过了款才知道,我现在付了50%定金,尾款等货到了结。总价格应该不会超过12个。我这是ATC SCM100ASL Pro。不是hifi版本的,那个贵很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Mengqi1989 于 2020-2-8 17:27 发表
先恭喜!不过代理不是不建议50 or 100吗,好奇心路历程哈哈哈。另外想问下Pro版的50和100和民用版有什么不同吗,感觉家用还是民用版的造型更耐看点
他不“建议”,但是不能阻止我买,对不对。。。。所以是我要买而已。心路历程就是听了kii以后,回来和代理又聊了一下,他同时也大量使用genelec系列,最近已经有一些场合实装了8361a,了解了以后,我知道,如果我买Kii Three或者genelec 8361a我还是会买ATC的12寸低音。所以就没有所以了,就又讨论了一下要12寸还是15寸。

Pro版和民用声音上理论没有区别。其他我知道的区别有这些:
1)民用版是密度板箱子。pro版老20是铸铝,其他未知。
2)民用有可以选贴皮种类,pro版只能是黑盒子
3)民用有落地箱子,pro版没有落地可选
4)早期pro和民用的功放有小区别,主要是可以调整阻抗匹配和低音增益,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
5)pro的障板是嵌在箱体里面,边角是平滑倒角的。家用障板是突出箱体的,四周没有倒角,理论上要配合保护网一起听

其他可能还有区别我也不知道了。

[ 本帖最后由 木耳听真 于 2020-2-8 19:01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