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ATC] 72小时,从ATC SCM20到SCM100

引用:
原帖由 la2ygoo 于 2020-2-25 01:18 发表
所以最后SCM100取消了吗?换成20+炮?
是保留20然后加炮了。不是取消了。是代理根本没有给我下单,所以。。。也省事了。
引用:
原帖由 skywinger 于 2020-2-26 16:18 发表


楼主你好,看完了你这篇文章,感觉受益很大。
我和你使用的是相同的箱子,都是ATC20ASL PRO,确实是非常好的一对书架箱。我也是不会出它,并且要用到坏的。
另外我也是使用一体机来直接推动20,我用的是AURALiC的VG2,应该和你的 ...
这个前级不便宜啊。。。要5万多。。。我研究一下。

最近在不断的一直听各种类型的曲目。

因为有了tidal,可以各种类型的曲目随便挑。但是仍然有很多录音听不下去。三频衔接不好,各种真空断代感。听几十秒就要跳过。
有些历史录音虽然底噪很大但是录音的质量很高,器乐形体和空间感都非常好。

同时我也做了有炮和没炮的切换对比。ATC的SL单元低频失真之小,真的挺让人感叹的。加了炮以后在正常的交响,器乐和制作比较好的电子乐都能有很好的表现。炮起到了很好的延伸和氛围烘托得作用。低音乐器更加饱满。

问题出现在一些制作不好的动次打次录音上。明显可以感觉到大口径单元在速度上和中小单元的差距。大口径单元的弱点在于速度和控制。svs SB2000 Pro已经属于速度快,线性好的产品。但是如果录音中有大量人为加强的低音,仍然可以感觉到在音圈被推出去后,随着冲程的加长,单元的控制力在变弱。在达到极限冲程的时候,已经失去解析了。但是ATC的单元虽然牺牲这种冲击感但是不会出现炮箱的这种乏力。当然我觉得这太极限了,我应该把这种录音归结于制作不够上心。

如果要追求完美,现在我觉得使用ATC自己的8到10寸单元组成多单元低音应该比单12或者15寸要来的从容,速度感和动态应该更好。Kii Three+BXT在这个方面我觉得是有优势的。。。
随着对各种音箱特性的了解,现在我觉得我对 ME Geithain 944k有点兴趣。这个等级的同轴应该能吊打独眼龙。但是价格也是吊打。。。哎。为什么好玩的东西都贵。

系统经过几周的稳定,在不同的声压下表现我自己都觉得满意。订购了18块120*60*5cm的玻璃纤维音频障板,全部使用在屋里估计是没法听的,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继而去听了,高端单元SB Acoustic的Satori系列,SBA的单元被应于Wilson, Revel,Verity Audio,  Aerial Acoustics, Tekton, Von Schweikert  等hifi音箱上。
试听的感受:
1)BE单元是好东西,这个是我以前没有感受到的,因为只听过focal的BE,我认为是两个完全不同档次的呈现
2)单元设计和制造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在中频的这个环节,死守ATC的馒头中音是没有意义的。好中音很多(在书架箱子的这个表现上面)

听了大型号角箱子:
感觉中高频反而更加平淡了。我还是没法体会什么没有压缩的声音的感觉。但是渐渐有了一点认识把。
15寸的低频,实在是难以控制。稍微动作一下就撞胸口,更不要说12平米的房间内有4只15寸的低音。这个完全无法接受。

暂时在我有购买欲的产品列表上:
1)JBL 705P/708P - 桌面系统。
2)Kii three - 音箱。

TOP

新的穷折腾,还请各位多帮忙出主意

首先这是一个和听音乐/退烧完全没有关系的贴。我现在的系统在王总编,R版,Jimmy等各位的指导下作为听音乐退烧已经完全足够。新开一贴纯属穷折腾的,失败了大家看个笑话,成了大家可以继续在这个基础上前进。

ATC50ASL和Kii的火还没有灭。感觉到了新的折腾已经上路了,犹豫不觉不如立刻动手。
经过昨天有关于JBL 705P的讨论,也正好周末实际听了一下确认了感觉。

同时我也深深的受到了这个链接的影响:
https://www.linkwitzlab.com/conclusions.htm

太难的DIY没有条件做,以后还可以慢慢折腾,选定从最简单的障板喇叭开始吧。

设计是第一步,我是个小学生,请各位多多教导:
三分频障板组合:
1)中高音单元,可以由独立中音+高音,或者全频喇叭,或者高音头组成。受到了Jimmy的影响,以及自己的感受,现在倾向于用高音头。希望能找到合适的高音头,分频点1k-1.2k
2)中低音单元,15寸中低音单元,负责85hz-1k/1.2k的频段
3)低音部分,低音障板的效率实在太低,为了继承现在已有的设备,决定用SVS炮承担这个部分的工作,负责20-85hz的回放
障板的本体会采用桦木多层版,轻,好加工。

分频器:
使用DSP电子分频,但是不知道用什么DSP解决方案好。

功放:
由于使用DSP分频,需要双功放推动高/中两组单元,需要底噪小又不能太贵的。今天下午去买了一对Benchmark AHB2,这样就是失败了也是可以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还需要进一步添加功放,我家里没矿,动手能力还凑合,会使用purifi 1et400a模块自制功放。

设备:
简单的设备,示波器,简易木工机床,40w激光切割机之类的都有。主要还是准备手工,没有什么需要动到这些的,障板可能比较大,用激光切割需要拼接,不美观。
我开始会用Minidsp的mic和REW进行调整,也算是没有重复投资。

房屋:
订购了18块120*60*5cm的玻璃纤维板。障板喇叭的应该是最怕反射声和前方声音发生干扰。我尝试尽量在后墙和第一反射点吸音。

我现在需要的帮助:
1)DSP用哪个?Minidsp当然可以,但是有没有便宜点的6路输出版本?
2)高音头选哪个?配合的号角型号是什么
3)中音单元是否有合适的?

上一些好看的障板喇叭图片:




[ 本帖最后由 木耳听真 于 2020-3-10 19:0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wvwvwv 于 2020-3-10 17:56 发表
没考虑Hypex 背板功放+电分?更便宜
考虑了。我只能从淘宝上海淘。本地有人出二手,没有比一对AHB2便宜多少。高度集成虽然好,但是如果我弄失败了,这些东西就砸手里了。本地是没有DIY市场的。选择AHB2完全是从性价比的方向上考虑的 (失败了没弄好,我还能卖出去。。。)。

[ 本帖最后由 木耳听真 于 2020-3-10 18:1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in442316 于 2020-3-10 18:12 发表
个人DIY很难做到平衡
很多时候会浪费钱,图个折腾可以玩玩,想出好声太难了
如果有现成方案,只是图个动手的快乐
可以试试,最好不要自己去想怎么弄 ...
嗯,的确是这样,所以都要选择,进可攻退可守的方案。。。之前DIY的一堆剩余物料还堆着呢,完全浪费。

TOP

引用:
原帖由 jimmyheiying 于 2020-3-10 18:16 发表
功放用LM 3886,LM4766 LM1875等做单声道,150元1路就可以了。
DSP分频,需要1块MINIDSP裸板,因为你在国外,可能买不到我这里390元成本(不带电源,线性电源成本50元)的4路DSP分频板。

因为喇叭效率足够高,那么对功放的要求又无限 ...
是类似这样的dsp么分频板子么?


我喜欢又大又便宜。。。Jimmy给个例子看看。。。运费比东西贵系列。。。。

[ 本帖最后由 木耳听真 于 2020-3-10 18:2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wvwvwv 于 2020-3-10 18:22 发表


AHB2什么价格?
Hypex503,3路,一只4000多,一对也比一台AHB2便宜啊
本地卖要23000一对。。。hypex FA123

TOP

瞬间收集到这么多信息,感谢感谢!!!这论坛太神奇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花山7890 于 2020-3-10 18:56 发表
链接里说到  listener因素里写到:
mp3之类的有损文件,除非在128kbps或以下码率 才会明显听出音质不行,并且对人声影响不大?
还说,在一般并非空荡的房屋里的反射点加吸音没啥意思。 ...
我觉得每个人都可能说错误的东西。兼听则明。

TOP

这个问题我估计只能问Jimmy了。

如果是Sr4726x和JBL S2600这样的型号的号角需要怎么比较?
一个专业箱子,一个家用箱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lipusibuxiu 于 2020-3-10 21:42 发表
自己做号角几乎不会成,号角的角度,大小,材质,都有很大的影响,几乎跟振膜一样敏感,DIY玩号角太难了。障板我一直想弄,百度多了,大约都是说,后来板子至少都要改好几次尺寸,没有一次成功的。就是折腾,但还是有折腾好的,比号角容易。 ...
我知道,所以我打算走一条傻x走的路,就是买一对JBL的PA音箱。。。。把外壳拆了。。。。保留原有号角和低音。做成障板。。。。这样起码可以比较障板和箱体的声音区别。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3-10 21:57 发表
哈,既然提到我,个人建议不要自己弄了,喜欢偶极的话,一个马田芦根静电板才多少钱。出手也容易

一入DIY坑深似海,准备好堆一屋子的喇叭
我想尽量买一些能使用的东西,不能使用也是可二手销售的,我周末已经见到了一屋子喇叭的情形。一柜子40多只15寸,玩叠叠乐。这样的家我也忍受不了。。。。

[ 本帖最后由 木耳听真 于 2020-3-10 23:13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