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PSI] 纽曼KH310和PSI A17怎么选?

我记得前阵子看到一篇KH310的准评测贴,因为它得出的结论比较令我震惊,所以我把所有回帖都爬完了,发帖人应该是音乐制作的业内人士,他的评测结果是,KH310的低频被PSI A14给秒了,是的,你没看错,8寸单元被5寸单元给干趴下了,发帖人说,比起A14,310的低频清晰度差的太远了,后来他综合个人需求选了A17,楼主或可参考一下,这是链接http://www.audiobar.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1907

TOP

引用:
原帖由 妙龄光棍 于 2020-4-23 23:16 发表

一看写的东西 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天马行空
起初我也是这么觉得,但我把整个帖子看完, 发现参与讨论的基本都是业内人士, 可能他们更注重清晰度以便于除错,  所以不止一个网友提到这个观点。
另外那位楼主还提到 真力8351开启DSP修正以后, 频响被拉平,但动态却被削弱了,声音也平面化了,反而不如关闭该功能好听。
感觉这些观点对我这个菜鸟还是蛮有启发的, 不过不能完全排除软文的嫌疑。

TOP

引用:
原帖由 扎贰彩夫 于 2020-4-24 06:45 发表
看了一下,贴主说的是低频的准确度,不是下潜和量感。你这楼里也无意识地说出了准确度,但是干趴下这种描述容易误导。另外,实在有点难以理解混音的专业人士用丹拿,难道不应该是雅马哈白盆之类的吗?出来的产品是给别 ...
这个是我的锅,新手词汇贫瘠,不像总编遣词造句信手拈来哈 , 不过那楼主舍弃310入了A17也是事实(假定他没有说谎)。
那楼主的观点其实还是比较客观的,他主张好的器材,应该做到“准确、好听、清晰”三者兼顾,这其实跟天声论坛常说的“越是昂贵的器材,越维真并且越耐听”,道理上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加上价格限制,那就比较难做到了。A17是那个楼主认可的能够兼顾的器材之一,确实勾起了我的兴趣,有机会一定得试听一下。
R版说310低频很好,但我听过之后,倒是没有给太大震撼,反而是它的中高频那种密度感秒飞了我的多媒体箱子。纽曼的箱子据说不属于不计成本堆料的那种,单项上被用料更足的小箱子压过一头,想想倒也不是不可能。
其实网上的信息多半虚虚实实,我们普通烧油想得到完整的信息,需要将多方获取的信息对比印证,剥离出有效信息。
比如有不少网友说现在丹拿新出的产品没有以前的BM6A好听,而那个帖子里提到BM6A适合欣赏而不适合拿来干活。
于是,可以推测BM6A属于监听设备里偏HIFI的。而那个楼主说LYD系列适合拿来干活,像是那种入门级监听器材的特点,这就跟网友们诟病的不好听就对应上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jimmyheiying 于 2020-4-24 19:34 发表



其实也没什么的。回到实际来看,这么贵的音箱了,哪个都很好。
很久以前有个说法,上了这个价位,声音素质对选择的影响开始变小,风格和外形的很多依靠个人喜欢了。

我们的讨论只是针对贴主对低音的评价,但不反对贴主的选择 ...
最近网上争论的比较激烈的“曲线无用论”,不知Jimmy有何看法。就是说经常有两个不同的箱子曲线很接近,但声音差别很大的情况,于是就说曲线是另一种形式的玄学。 这个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4-24 21:14 发表


不明白不是错,但是当有人传播反智言论的时候我就不得不出来正一下视听。

说回MH6A,这个箱子其实根据王总编发的图的信息,应该属于过阻尼的设计,却被很大部分人认为是低频速度慢,我觉得确实是冤大头!

很多人不知道超低频 ...
R版误会,楼主的已经选了他的箱子了,那个话题已结束。
我后来请教Jimmy的是最近在知乎、b站等热议的一个话题 —— “参数/曲线 无用论”。
支持这个观点的人,有以下论据:
1.经常能遇到曲线很接近,但实际听感差别很大的箱子。Jimmy给出了一种解释,就是听音环境不同,我理解是因为声音反射导致最终人耳听到的波形叠加出来发生变化? 不知理解是否准确;
2.厂家给出的曲线图,是拿单一正弦波测量出来的,实际播放音乐是多个波合成出来的,因此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无法决定最终声音是否好听;
3.人类测量精度和维度有限,通过频响曲线、失真曲线等有限个参数,无法完整衡量声音,存在曲线好看但是不好听的产品;
R版能否谈谈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TOP

感谢总编答疑,学到了! 但不知道厂家为啥不提供原始曲线,这不是作弊吗?

另外,R版给的瀑布图,我也学习了一下。大概就是降落快一些的音箱,听起来就会硬朗干净一些, 降落慢的,听着就会柔顺有韵味一些。看起来瀑布图是描述三频瞬态指标的。
这倒让我有点理解“参数无用论”者说的那个意思了,我估计她们的意思是,一个人偏好的是那种有韵味的声音,然后去挑瀑布图比较好看的,实际就选错东西了...  难怪LS50会被一些传统老烧猛烈的批评,原来是这个原因...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4-25 22:11 发表


1:曲线无用论=反智。曲线万能论=反智。曲线就是曲线,能提供的信息量就这么大,无论过度意淫,还是过度不屑,都是自寻烦恼。
2:我觉你怎么这么容易走极端?曲线难看=有韵味?放心,你的多媒体喇叭曲线最难看了。您要不还是听多媒体 ...
从我看的资料里,LS50的瀑布图非常干净, 把价格比它贵10倍,单元也比它大的名箱都给秒了, 能说明前者比后者更好吗? 这是不是说明小箱子在单一指标上也可以胜过大箱子?
另外,我说的韵味不是指我的多媒体箱子,而是这个资料里给的Voxativ和P3esr,瀑布图里能看到有不干净的地方,实际聆听时有的“木头味”,不过我没听过这俩箱子,无法分辨真伪。
LS50我是听过的,调音风格跟烧油们经常讲的英国声确实不是一个路数, 有的烧油贬斥KEF丢失传统, 从瀑布图上似乎可见一些端倪。
以前我以为影响音色的主要是失真曲线, 看来还得继续学习。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