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十年内音源界将进入DSP自动矫正时代——天声论坛预言

本主题由 王总编 于 2024-8-5 17:39 分割
顶下王总编预言,黑烬走出了第一步,从Echo3开始,自动纠正逐渐成为DAC和监听音箱的标配。

估计用不到5年,因为中国制造太强大了。期待!

TOP

引用:
原帖由 hda300050 于 2024-4-8 23:22 发表
请问这玩意和sound ID 和 dirca live 有何异同?
测量房间模式,生成EQ曲线,Echo3 和 SoundID、Dirac、真力GLM 一样,都需要依靠电脑。

echo3 利用内置的DSP完成EQ的实时调整(IIR、FIR、卷积计算......),而SoundID 和 Dirac 则利用电脑CPU/GPU完成,这可能是最大区别。

后续的输出,echo3通过内置的DAC,SoundID等依赖连接电脑的解码器。

另一个差异是成本,SoundID软件+测量麦克风+测量声卡一套下来 2500左右,如果再加上解码器3500起,远远高于echo3套装。

调节能力方面,因DSP的计算能力(抽头数)有限,可能SoundID、Dirac等会有些优势,这个期待对比测评。

TOP

引用:
原帖由 FILMSCAPE 于 2024-4-10 15:54 发表
盲猜Echo3的高阶版价格应该在6000~10000之间(厂家说超5K是肯定的)。除了增加各种接口,做工升级之外,不知道软体方面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升级。
Echo6,模拟接口为四进(2RCA,2TRS)四出(4 TRS),增加低音炮分频功能,数字增加光纤,同轴,增加串流:蓝牙,Wifi,LAN。

Echo6 i,增加数播功能

Echo6 Pro,更高级的DAC

Echo6 MAX,编不下去了,大家继续......

TOP

引用:
原帖由 lukesi 于 2024-5-22 10:46 发表

大家都知道不同级别解码器失真水平不同,DSP也是的,也有不同级别,打个比方,算力低的0.001%失真,算力高的0.0001%失真。
那为啥要用DSP呢?版主给大家科普过很多次了啊,因为DSP自动校正带来的对声音的好处远远大于那点失真啊。 ...
一是计算精度高,二是延迟低,基于FPGA的FIR高阶相位校正可以达到0.25ms的低延迟。听音乐可能不明显,如果有混音、影视、游戏应用,延迟就很重要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