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1-2 10:48 发表 
那位兄自己喜欢巴洛克时代的音乐这没啥不好,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是出了名的华丽!但却把后面300年经过无数优秀音乐家一代代改进,远比第一代成熟的音乐体系都砍杀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在音乐上喜欢倒退回去的言论!z008相比之下听古典音乐的人占小众所以不明人士还在那儿点赞
马勒的音乐不知道比巴洛克音乐华丽到哪里去了。马勒的超大编制交响乐队+管风琴+合唱乐队,巴洛克时期完全不可想象。巴洛克时期的乐器简直简陋(除了管风琴),和华丽沾不上边,更别说大部分都是单乐器作品,也没有那么多的和弦转换节奏强弱变化。说起华丽,现代音乐才是真正的华丽,管风琴配上交响乐队,加上电子音乐(一些电影配乐,比如《星际穿越》),没办法再华丽了。
但这不是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很简单。你随便问一个考级练琴的小孩,是肖邦复杂还是巴赫复杂,但从乐谱上看,巴赫简单得多,但是,巴赫才是公认的难弹,苦练技术就能搞定肖邦的快速跑动,但光有技术没有脑子,机械练琴是弹不了巴赫的。
后世成熟的音乐体系和风格非常多,但我没有说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比它们“好”,而是说它们“不一样”。我也是从施特劳斯和各种古典小品音乐听起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一直没觉得圆舞曲有什么不好啊,简直是非常好听,有没有。莫扎特这种人类天才,贝多芬这样承前启后的巨匠,老柴这种旋律大师,欣赏古典音乐不能略过,同样道理,巴赫亨德尔蒙特威尔第维瓦尔第这些音乐家也是一样。我说的是欣赏音乐的过程。
再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你偶然闯入一个花园,发现曲径通幽,一步一景,各种花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结果后面的岔路开始增多,越走越开阔,这时候你要做的是尽可能全走一遍,看看能到哪里,后面还有好几大片的森林和高山景观呢。我说的是这个过程,并没有说前面遇到的玫瑰花不好看的意思。再强调一下,这条路不是按年代排序的,而是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排序的。每个人的路可能都不一样。
欣赏艺术不是非此即彼,更没有什么倒退,拿年代做衡量更是不可取。青铜器艺术比瓷器艺术“好”吗?喜欢乐府超过唐诗就是倒退吗?唐诗再好,也没有《古诗十九首》里的味道。你拿出现代诗里一首比《西洲曲》更好的看看。这都和年代无关。
后世音乐家改进的是音乐的形式,体裁,配器,音色,探索音乐表现的可能性(古典音乐发展到歌剧黄金时代就基本到头了,歌剧是所有艺术的大成)...不是音乐的本质。接下来音乐发展交棒给爵士乐和摇滚了,它们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但就爵士乐就有超多的风格,岔路越来越多了。但是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的本质一直没有变过。音乐仍然是由节奏和声旋律组成的。
理解音乐的发展脉络,听的越多,才有助于接近它的本质问题。音乐,或者说艺术到底是什么?它和娱乐有什么不同?艺术家为何而创作?音乐是“表达”情感的吗?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的美在哪里?....这些都是美学(艺术哲学)要解决的问题。
推荐阅读一个科幻短文: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048252/
[
本帖最后由 marlowe 于 2020-11-2 22:1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