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R版请指教:这会不会成为震惊业界的4寸全频单元?

R版请指教:这会不会成为震惊业界的4寸全频单元?

近日获得了一位友人研发的4寸全频音箱一对。
之前我一直心仪R版推崇的Morel 634,并想找人做一对全频音箱。找过淘宝某商家,被拒绝了,说不做这种和自己理念不合的东西。这次这对4寸箱子,单元属于友人自研,大致技术特点如下(原谅我对技术一窍不通,全是从聊天记录里总结的)
1. 设计目标:做到理论上完美的高刚性振膜
2. 振膜为碳纤维三明治结构的平板振膜。虽然其他厂商有类似构造的产品,但是本振膜有特殊专利构造,力学性能和其他厂商的都有区别。所以能做到其他外观类似的单元做不到的性能:70hz~10000hz能有很理想的性能。70hz以下,以及10k以上,不作为研发目标,因为70-10k基本满足99%的音乐信号重放要求。本系列另有6寸和10寸单元,可用于构成二分频系统。但全频单元就是这个4寸的了。
3. 强磁路,短冲程,大音圈。全系列都是短音圈设计,非常费钕磁。而且都是巨大的音圈.CF4属于不计成本的做法,使用了巨大的音圈,两块48mm直径N52钕磁。
重点来了:实测过程中据说秒杀Morel 634。
技术我实在不懂,不敢多说,怕说错。但是我把这个音箱和kii做了比较,除了低频下潜确实不如,低频量感甚至还胜过kii。整体声音和kii相比没有明显的低档感。









2021年8月15日,天声论坛官方注释:
由于某些回帖非常精彩,此贴转移到【珍贵好帖区】,永久保留。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图

测试数据原文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pZxp08zrBk2mrTSAB8KWw
提取码:nvnd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jimmyheiying 于 2021-4-9 21:05 发表
不贵就卖对呗
不贵,2999一对。补充数据:这个喇叭的mms是14克,远远比传统4寸重,比4寸小炮喇叭都重。箱体容积和mms成反比,所以CF4箱子净容积只有2.4升。

TOP

+-5mm冲程,14mm磁路,4mm音圈。音圈直径2英寸(50.8mm)

TOP

我完全不懂技术啊。拷贝粘贴如下:5mm厚的三明治振膜,能不重么?采用如此厚重的振膜,意图在于提高活塞振动上限,尤其时大功率下的有效上限。该喇叭把第一分割振动频率推高到了14KHz,在耳朵有效感知范围内可以说完全消灭掉了盆分裂。

继续拷贝:它的设计目标只有一个:刚体。声学理论成立的前提就是刚体。如果做不到刚体,则实际结果达不到理论值。CF4在满载时频响曲线依然不变,充分说明了刚体振膜的必要性。

TOP

用砖头来做振膜肯定是不对的,有点抬扛的意思了。友人正在打回复,打完我贴上来。

恩算了,还是不一一争辩了。作为一个学过材料力学的建筑师,我感觉 R版比较熟悉扬声器,但是对更基础的材料力学知识是不大熟悉的。砖头不是一个合适的比喻。。。

TOP

哦失敬失敬,专业人士

TOP

我觉得啊,这个非对称重量块是应对这种刚度比较小的振膜的。对于我朋友这个接近刚体的振膜而言似乎没有必要。
我是买家。我朋友是研发者。真正的销售者是投资商。

TOP

让我朋友注册个账号来说明技术问题吧。他应该用这个lyticaster用户名。

因为我懂点材料力学,但是不懂扬声器和电学,所以我只能说说关于这个砖头的事情 。简单的说:14克的超常规mms(是叫平均振膜质量吧),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也就是说,因为振膜做出了超常规的刚性,所以它也具备了超常规的重量。但这个刚性不是靠加大重量做出来的。
就工程设计而言,肯定要追求的是“最大刚度下的最小质量”,而不是“最大质量”。所以所谓像砖头一样越重越好的比喻显然是不恰当的。
如果在高刚性的前提下,重量可以再轻一点,甚至可以和其他常规振膜一致,那当然是更好的工程成就了。

TOP

振膜居然是一张木头。材料的各向异性应该有点问题吧,虽然定性不定量的猜测都是耍流氓

TOP

 16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