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不如谈谈为什么选择有源而不选择无源

从设备对声音的投资效率来讲:
音箱(无源)> 功放 > 解码器 > 播放器
大致来讲是这样的吧?
那么最大的两块:音箱和功放整合好了,用厂家专业的水准来找到最佳的性价比。烧友只需要对这两部分的整体进行音质和音色的评判,这等于就是解决了绝大多数的难度。
功放的选择太让人挠头了:推力够不够?控制力行不行,是不是细腻,等等等等。
而事实上功放并不便宜,见了好多老烧都说要5000大洋国产功放起步。入了这样的功放如果听下来觉得不够细腻怎么办?换音箱还是换功放?这就是几千的抉择了。
当然烧友都是非理性的,要不然怎么能叫“烧”。音箱加功放这两者里浪费了多少的银子(很多都是堆料又出不了好声音的)烧友自己都不清楚。如果是我这样的初烧甚至都不会弄清楚出来的到底是不是好声音。

相对来说解码器就好区分多了,就一个解析(细腻程度)就可以概括它差不多全部性能,没啥好纠结的。而且对声音的影响已经很小了,很大程度来讲声音干净就满足我这样的10000大洋以下的箱子(有源)了。

而且,现在芯片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人机接口发展太快了,所以解码器、播放器一年一个飞跃,这两部分没必要追那么紧。所以除非出现了性能足够的一体机(我指的是音箱、功放、解码器加无线播放器一条龙)否则后面两样还是分开的好,方便升级。

现在有这么一条龙的无线音箱(丹拿XEO6),只要背后拖一条电源线就可以的那种。这样的落地箱摆家里就没有什么蜘蛛网了。可惜,话又说回来满足性能的这种箱子,荷包里的米不够了呦。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笔想说 于 2017-3-12 20:45 发表
一首好听的歌用什么音箱放出来都 好听.
话不能那么说,为啥发烧,就是因为不满足于主旋律的体验。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音乐的背景里的很多小乐器很少出场的乐器也是有其画龙点睛的妙处。
所以很多音乐都越听越有味道。
什么音乐叫做好听?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
因为器材不好,本来很闲适慵懒的蓝调爵士什么的,放出来就是软塌塌的泥巴,然后你对这种音乐就越来越厌弃,然后彻底把这种音乐划入不适合自己的范围。。。
我们发烧其实就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