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ATC] 72小时,从ATC SCM20到SCM100

ad1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0-3-7 00:55 发表


你动手能力是真的强,属于有钱有闲的幸福。我相比之下是真的退了,也可能根本没烧过,哈哈。

我的下一款喇叭就是这个了,不出意外应该是北美第一批,目前订单已经发了。我仍然认为这有可能是地球最强的6.5寸,嘻嘻。

https:/ ...
我今年把有的喇叭都做完了,我的喇叭都是合体就是一个音箱。
你的每对斗能自成体系啊,这个顶级6寸很难想象如何发挥它的全部实力,是做一个2分频的信心呢,还是做一个意力的超级钢炮呢?还是把它装进中音号角里够变态?也还是摆脱历史上存在的形式?

而且我暂时也不再购入新的喇叭了。

TOP

ad2
是的,弄个大的,就老实了

TOP

ad3
  ATC 20加炮如虎添翼,没弱点的了。
好比练成独孤九剑。
只是往上走,都是疯魔一样的东西,不太常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ad4
功放用LM 3886,LM4766 LM1875等做单声道,150元1路就可以了。
DSP分频,需要1块MINIDSP裸板,因为你在国外,可能买不到我这里390元成本(不带电源,线性电源成本50元)的4路DSP分频板。

因为喇叭效率足够高,那么对功放的要求又无限降低。
驱动头完全可以选择50芯的产品,就很便宜了,美亚声,力素,JBL等等等。
一旦尺寸达到75芯,那么基本上你需要加超高音单元,变成3分频,DSP板你就需要每声道一块了。
号角,原配最好,越大越好,越大越贵。

最后,其实不用自己DIY吧。因为很多成品可以买,还巨大的便宜,你只需要拆分频器,加DSP和后级功放即可,还有,贴木皮,简单加固箱体。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 &_u=a143nhd055f
国产DSP分频,但需要自制电源。也不难,50元成本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0-3-10 18:42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ad5
引用:
原帖由 木耳听真 于 2020-3-11 08:23 发表


您说的是一个完全合理的顾虑。看了一夜各种高压头的资料。虽然jbl的pa箱子都是写分频在1000以下,但是用作HiFi,这个分频点高压头是承受不了的,做障板后如果声压不够开大声有可能撞后壳继而损坏高压头。所以可能还要固 ...
我感觉任何一个设计师(包括diy)设计号角,都是尽可能低分频点的,能压榨到多低就多低,因为家里的声压是在太小了,振膜不用担心机械损伤。
你要知道随便一个大驱动头,1W输出的音量能达到110db,随便给它6W就能让对楼邻居暴毙,直接用手机信号输出就能推出足够的音量,家用烧友当然是疯狂压榨它的中频性能。
低分频点的瓶颈在于号角的开口尺寸,所以号角又要尽可能的大,号角的成本就会几何式上涨。
追求低分频点,能买到的大驱动头实在太多太便宜了,JBL 2445 JBL2450  EV DH1A 南京高仿JBL都是非常好用的东西,高频上限基本要切在5000-7000,三分频是必然的。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用昂贵无比的铍振膜理论上更在意压榨高频性能,这频响一宽起来,就难控制,再投入研发量产,还不实用。
聪明勤劳的烧友总是能轻易解决:
在diy的世界里,没有苛刻的甲方,所以我们只需要增加一个几百元的超高音单元就解决了问题。而且还更“可控”,而不必要死磕2分频,还要在70毫米,100毫米的振膜压榨高频性能不必要。
再说了,JBL D2的意思,仔细想想,是不是算2个驱动头?那我们直接就买2个驱动头不就完事了么
所以买现有的号角,是最经济的方案,例如高仿TAD,例如JBL 2360,例如EV HP6040等等,有大厂为我们均摊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研发开模费用。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0-3-11 09:55 编辑 ]

TOP

ad6
引用:
原帖由 木耳听真 于 2020-3-11 09:53 发表
我家里如果有地方能放下那些巨物,我会把北棒的阵列买一个回来试试看。人总要回归现实。。。就您讲的那些东西。市场上见都没见过。

我可以尝试7000块买一对jbl sr4726x。。还不知道能不能谈成。这样可以先去听听看,之 ...
一只12公斤。
直接改电分就可以用了。

市场上没有,专业户采购都是十只百只的。
hifi市场上,这个东西没有利润,也不可能卖得出去给烧友,基本上是流入到二手市场三手市场再进入烧友的圈子。
最终也就是这样吧,只能买点泰坦掉落的零件组个土炮乐着听了……

指标……放好心态吧,JBL它民用器材也经常“借用”这些PA的喇叭嘛,最基本的曲线也很一般嘛



这种高灵敏度喇叭,我觉得第一个拦路虎是底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老老实实使用线性稳压电源分别给前后级供电,用数字功放的话,必须给单元串联电阻降低终端的灵敏度。
dsp板的简易供电来源都是一个手机充电器,应该自己改成线性稳压电源,淘宝很多方案,也不贵几十元。由于灵敏度高,后级功放开关的爆音也必须通过继电器消除,很多有源音箱都会在底噪上栽跟头,可能也是成本上的原因,没有办法把供电搞得太过繁琐。
我在2020年这对音箱的内置功放就全部用非常成熟的供电,还有非常古老成熟的功放模块。
愚公移山慢慢做咯。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0-3-11 10:23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ad7
设计优点,风格相反,各取所短

TOP

ad8
万一失败,给障板加个后腔也好像不是太难。

TOP

ad9
您现在的2.1系统其实已经算是高文一样了!

障板,用小驱动头小号角吧,不走极端。可以考虑直接用jbl 2409?
障板对低音单元的要求很高,炮很难救回100-300HZ的短路,dsp也许可以勉强提升。
第二障板的使用是为了没有箱体的影响,可惜不能做成无限大,但好在喇叭可以尽量大,例如18寸。

除此之外要达到这个意思,业余条件,你还可以做成不同密度的三明治四明治箱体彻底解决可闻的箱声,例如声荟的CS6D系列?很重。

一般来说做diy都是根据手头上现有的喇叭来做,毕竟一个音箱的核心是中低音喇叭,根据这个中低音喇叭的特性去推导箱体形式比较省钱。所以楼主您看看,能买到的中低音喇叭先确定下自己想尝试的风格,同样价钱是高灵敏度低音一般的PA15寸,还是千变一律全能无敌高科技绅士宝威发国光西雅士10寸类别,还是改良的PA喇叭比如tad类,还是定制化带有明显个性的买不到的无名喇叭比如atc pmc 纽曼kh 420的低音等等,也还是中古二手旗舰次旗舰大粗黑类,最后还有全频等。

pa喇叭确实适合玩大箱体,又适合配号角
高科技喇叭适合三文治四文治小箱体
中古高端旗舰适合复刻原厂箱体
定制化程度高的喇叭无可借鉴,DSP有源
全频少不了障板,反正本身低音不是重点,当然也还是有的
先有胆还是先有鸡?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0-3-12 10:04 编辑 ]

TOP

ad10
引用:
原帖由 花花公仔2020 于 2020-3-12 10:45 发表


退烧都是假象。隔一段手头有闲钱了又要再出江湖。前几年帝瓦雷的机器也号称“退烧”,结果呢?我看穿这些号称退烧的东西了。男人喜欢这个、手头有闲钱,就会继续玩,无论什么系统、什么器材都不会收心退烧的。真正退烧就是 ...
哈哈哈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