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惠威] M1A与MH6A,一个门派二条线路,剑宗与气宗之争

M1A与MH6A,一个门派二条线路,剑宗与气宗之争



一来看到最近2年,万元级的音箱层出不穷,感叹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宏观上各大品牌的音箱,总体来说在降低身段,变相的降价,市场上也公开的有商人把价格尽量和国际价格扯平了卖,一些在国内价格虚高,国外价格正常的音箱也因此进入了国内市场。
二来看到最近2年,有不少初烧起步的音箱都很高,KH310的,真力8040的,ADAM 5寸顶级多媒体系统的,在以前几年,国内那都是很稀罕的,很少见,现在遍地开花。
好以上打住,不扯远了,跑题了。

再跑一下题吧,降降火。以前我们通常测试一个喇叭的听感,比较少限定在同样的工作频率和音量,现在有了DSP,就能更纯粹的限定条件了。
当我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我是拿纽曼KH310的馒头中音,和20年前东莞制造的普通5寸锥盆做对比的,贴合实际工况,限定频率范围在570-2000hz,让老婆做在75db音量做AB对比,回复实际听结果差不多。我自己听的话,便宜N倍的喇叭随着音量越大,失真越大,但控制在适当范围,差距很小。这可能也是同一个喇叭,不同设计理念的情况下,成品音箱表现截然不同的原因 之 一。事实上也存在大胆和对整体设计非常自信的商品,利用没有太多噱头的喇叭做出来高端的音箱。
纽曼这个中音单元灵敏度高,失真度低,缺点是工作频率在500hz以上,探不到300多hz,最后球面算不算优点?在家里面,最大输出功率和不明显失真的临界工况深不可测。

来看一看这个定制化程度很高的喇叭,有一定倾向于号角驱动头的结构。





------------------------------------------------------
当年辟邪剑谱分做两半,2师兄分别练了发现对不上,一个精于剑法,一个精于内功。
惠威M1A和MH6A在配置上其实看着蛮接近的,但设计研发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惠威M1A更加的市场化,它的每一处细节,都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的,豪华的外观,超多的功能,简单的接线,易用的蓝牙,音量的旋钮,多功能的定位,高性能的表现,平易近人的价格,薄利的多销。在这个基础上,最后才是相对优秀的声音表现。
它一开声,中频人声稍微突出,就是有一点抓耳朵的类型,和MH6A是不一样的,甚至包括和很多平面式高音也是不同的,和M1.2老款喇叭振膜不一样,分频器也改动了,当是一个迷了。
听起来的话,整体的音色我看来是比MH6A讨人喜欢的,整体的音质是比MH6A略低半个级别的。
先聊声音以外的话题,这2个产品都没有太多重叠的部分,它们的定位就针对2类人群的,要么是死磕一条直线的一根筋死宅,要么是我什么都不懂但是老子钱到位的。买这2种大方向不同的产品,如果它们都归入了你的选择范围,你就要小心了,你可能不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花多少钱办多少事。
你看MH6A在普通消声室的曲线,这对这两只喇叭的匹配程度要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做不到这个标准,它就没必要打着监听音箱的招牌。设计这个音箱在市场因素以外,外观尺寸是不能天马行空了,最大输出声压要对标同类产品的,同系列产品音色的一致性要考虑的,音频接口要平衡输入的,失真,要用仪器测的,不能耳朵说了算。产量不大销量不大,受众群体小,外观和细节就,你也看到了。到这里钱也花的差不多了,技能点在平衡准确音质了。这些都是看不见的成本。
如果要有M1A的外观,和MH6A的平衡度,价钱不是加1000元就能解决的,这种产品就好像adam那个艺术家系列,贵一倍都不是不可能的。

可是,市场为导向的音箱,它把音质做到很高程度,稍微牺牲一点平衡,太简单了。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不是坏事。就这一点,它可以为你剩下很多钱,让你买到一对你听不出问题的音箱,消费者不需要理会它的平衡度达到何种火候,只要它质感足够好就行了,反正它们进了普通室内,失衡的量级都很大,不管黑猫白猫一块炖了,你没太多经验的话,这时候吃不出哪块是波斯猫。

惠威M1A就大概掐在这个分水岭上,损失一点平衡度,损失一点精度,提升一点低频,损失一点绝对动态,用了普通的功放模块。换给你正常音量下几乎一样的音质,和无与伦比的外观,和多功能的功放,对于录音室的要求它不及格,但在家里面它的缺点都不存在。它最大的缺点是你喜欢它,但买不到一样音色的它,这种音箱露馅的时候,多数在夜晚,近距离很小音量时会发现不够饱满,只能再大声一点。

MH6A,不脱离价位,它的弱点和M1A相反,你把它摆开了在客厅,反而不如惠威来的痛快,它的功率足够,失真也够低,但是中高频稍微多了一点点,亮了一些,低音印象不深刻,我不觉得过多也不觉得慢,可是也不快。发挥它的长处,就当近距离小音量的时候,受反射声影响变小,它的音色就相对很饱满健康,加上优秀的平衡度和配对精度,更纯净的音质,你能体验到live演唱会时,闭着眼睛,观众欢呼的真实感和现场感,这是它的优点,也是M1A很难带给你的,MH6A给电脑做箱,近距离用它是无比优秀的,反正外观也没人看得见。甚至主观上听起来有一点点偏暖的。我听过高档的音箱主观上都觉得暖一点点,除了丹拿。
如果你要把MH6A应用在客厅,我觉得当环绕可以,配多高档的主箱它也不会拖后腿,当主箱发挥不了它准确平衡的优点,又被动接受了它限于成本和设计理念带来的简陋外观与使用的不便,还是做环绕最完美,也能省好多钱,哦不要误会它只配做环绕,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它可以给比它高很多等级的主箱做环绕,也不会拖后腿,在影音室,有声装,3万元不到能买10只,省了后级。

搭配前端,M1A没必要压榨它的潜力,它不可能有太多潜力,集成了解码器的音箱,拜托,放过你的钱包,它就不是给砖牛角尖的烧友折腾的。想继续烧,出门右转买没有音量调节的类型。

不要拘泥于一款音箱是家用还是监听,用的人对它的理解和认识才是发挥它长处的关键。
想两全其美就加钱吧。?因为成本够了以后,大家都一样的,缺点就是贵。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linmudui 于 2019-5-7 15:53 发表
你架子上的两套音响不是出掉了吗
嗯,因为现在才有空写

TOP

加炮是大家都可以加的。M1A本身的低音是能满足我的期待的。
Diy那个,才做好一只箱体,准备运回来,现在广东的天气,天天下雨,拉不了,恰好有晴天我又工作与生活。完成度没意外就差上螺丝了,慢慢来嘛,很重的。。。
其实我是丹拿粉,但看了新轮廓的价格,我只能安慰自己,老轮廓每次都打动我,所以我从来忍住不买丹拿,怕听腻了就没目标了。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19-5-8 01: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以殇止伤 于 2019-10-8 10:28 发表
看了Jimmy的文章 又让我好不容易选定mha6 CS6的心松动了 求指导555555
桌子用就6A吧。出厅堂就CS6或者M1A M3A之类的。
电脑桌摆一个高档的前级,解码器之类的设备,视觉和调音量的手感也都是一种享受呀,嗯,双重享受,也比较专属,个人物品个人使用。

M1A用遥控器调音量,集成了很多功能,它就不适合当做一个奢侈品或者艺术品,是很实用化的多功能高端家电,老婆广场舞,小孩幼的英语听力,都会用。能满足正常的需求,不能满足变态的需求。看你有啥癖了。

对,就是要找到这个感觉。不是同样的使用场景。对于几千块钱的6寸音箱来说,声音的差距真的没那么重要,如果音质真的很绝对的重要,请8寸三分频起步。这要我个人的看法啊,6寸和6寸,你听了A不想买B,听了B也不会去换A,但你听了8寸10寸,很可能永远都就回不去5寸6寸,哪怕它能上天也不行。当然了例外总是有都买就是爽啊,历史上怎么解决胆石之争的问题,很简单,都拥有。家用和专业监听的矛盾怎么解决,都买,那大系统和小系统的矛盾怎么调和,也是一样,都买,换着听。数字和模拟哪个才是真理?都买,买买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殇璃 于 2020-4-24 13:18 发表

那MH6A时候用什么搭配,连电脑,还是直接连
和M1A都一样,分别连手机,天逸蓝牙,还有电脑板载声卡。

TOP

引用:
原帖由 魔罗 于 2020-6-23 16:41 发表
楼主你好  请问 MH6A直接连电脑就好还是要加个声卡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   如果要配声卡 用什么声卡  会比不带声卡强多少呢
还有就是6A比5A强多少  强在哪 ...
一个普通的带平衡输出的外置声卡或者解码器就可以了。
在我看来,出厂状态接手机即最大战斗力,整套系统的综合战斗力,和声卡基本上没有太大关系。
6A的体量,振膜面积,输出功率,几乎是MH5A的一倍,价格也高很多。
也许你更关心听起来差距有多大,一般对于普通用户,越大的音箱,可以在越小的音量下听起来越清晰,越安静小声。也就像是越高等级的汽车性能更好速度更快,那么你作为乘客,你就感觉越慢,越安静。

声卡的价格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回放功能,还有录音,软件,接口之类。作为一个毫无压力的数模转换设备。
如果你是年轻人,组装过电脑。
你可以理解为显卡,不同显卡之间,播放电影的区别你会在意吗?

最后其实,一般的室内空间,我感觉也就能发挥出这两音箱的30%-50%的功力,何苦纠结于声卡那0.5%呢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0-6-23 18:5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y4459 于 2020-7-3 18:38 发表

请教jimmy,明明惠威这样的产品取向能卖得更好,声荟的老板和工程师看不到吗,有这个技术实力为什么不对产品进行一些改动来顺应市场呢,是因为什么原因做不到吗? ...
我怀疑惠威M1A可能是低于一般理解的“成本”卖的,谁做出来都比它贵,这就没人能做到了,惠威的宣传费用非常大,代理也是兵强马壮,随便一个部门都比声荟一个厂的体量都大,资本运作复杂,惠威的体量大,产品线多,M1A就当是消费者捡了漏吧,可能下一代就没了呢?

声荟也不靠卖音箱吃饭,宣传费用几乎就没有,所以你能买到这么便宜的专业器材,这么多年坚持做,这也是惠威做不到的。

这正是很像岳不群和风清扬,一个是政治家一个是技术员,做的产品肯定不一样的。这不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是彼此生活方式不一样。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0-7-4 08:5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zy4459 于 2020-7-4 10:52 发表
谢谢指教。再请教jimmy一个问题,望不吝赐教。在人声表达上,英文歌曲和中文歌曲在音箱设计上有没有不同呢?
没有必要分的那么细,如果非要分的那么细,那可能是音箱没做好,按常理出牌,应该听什么都好听,至少不应该听某种类型的音乐难听。

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英文对齿音不那么敏感,如果只用英文歌曲试音,那么有可能会导致没发现某款音箱的齿音处理的不够好,音色存在一点瑕疵,这种问题也极少出现在这个价位的音箱里面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yhaomail 于 2021-3-29 22:40 发表
jimmy大大,现在惠威M5A出来了,对比声荟CS6,放20多平米客厅的话是不是直接M5A就行了?另外也去试听了M5A、CS6,主要听交响,总觉得M5A偏明亮了,没CS6耐听,但又喜欢M5A的8寸低音,十分纠结,望指点。 ...
不要委屈自己,应该考虑存钱双8寸落地。

TOP

引用:
原帖由 heibeish 于 2021-3-30 08:21 发表

喜欢,就不要留遗憾,取2个才会感到满足,满出来。

双8寸音箱通常能在低音和中高音同时给你满足。

TOP

 12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