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Focal] Focal劲浪Shape 50拆解+解析

Focal劲浪Shape 50拆解+解析

Focal Shape 50这款音箱已经推出不少的时间了,也是我个人比较关注的一款产品,Shape系列基本囊括了Focal近年来研发的各种新技术,同时价格定位和CMS系列相仿。这并不是首拆,国内已经有人拆过Shape 50了,但我个人并不是看得很过瘾,有点欲言又止,呵呵。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这个帖子其实声音反倒是其次,不过还是简单说一下声音。这个箱子声音中下盘比较扎实,低音有力度有一定量感,听起来很过瘾。虽然基本没有太多下潜(低于60hz基本就开始滚降了,50hz在我的环境大致是-6db到-10db左右)。但继承了Focal的一个声音特点,通过略微突出低音上段来弥补下段的量感来达到一个听感的平衡。中高音清晰有解析力,但不过分突出,属于一个明确的监听的路线。

1:拆解篇

低音喇叭看起来刚劲有力,和CMS系列一样盆架使用塑料材质,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音圈带通气孔,磁钢中心也带通气孔,弹波下面也有透气孔,在大冲程状态无杂音,是一个强调动态,低机械阻尼的低音喇叭。




高音喇叭很简单的一个小钕磁高音,没有磁液(后面会解释),但是用了创新的M振膜,在我看来有一定独特性。



前级板。运放以TL072为主,加以个别4580。但并没有见到KH120和真力的那种微调电阻。也许法国人浪漫的性格不需要这种东西。。
后级是TDA7294,很常见了,基本是新一代监听的标准AB类后级(相对于LM3886而言)。


电源模块,有点像开关电源,但变压器同时又很大。我头一次见。


点评:杂音、共振保护措施比较到位,不像KH120那么极端,但整体而言,这是个中档监听的风范。如果木质箱体有加强梁就更好了。

2:解析篇
先看看低音喇叭的阻抗曲线。机械阻尼很低(谐振峰很高瘦),强调动态。电感虽然有短路环但仍然比较高,远高于KH120和真力8030的低音喇叭。中频失真度方面仍然会略高于KH120和真力8030。


低音喇叭输出。3khz分频点附近有点波动,被动振膜工作频率在57hz左右,中频三次失真度整体来说在-50db左右,不算是顶级但得益于磁路的短路环,优于自家大哥Solo6BE。
外网评测同低音的Shape Twin也出现一个3khz的坑,但我这里明显要好得多,听音位曲线并没有看到这个问题。
https://www.soundandrecording.de ... shape-twin-im-test/


这是Shape低音的裸测图(无障板)这个1.8k的失真在装箱、分频后已经基本看不到了。同时Focal也解决了常见的1-2k之间的折环谐振问题(TMD折环),这个可以参考阻抗曲线


高音阻抗曲线,谐振峰同样很高瘦,因此肯定是没有磁液的。这个高音喇叭基本也只适合用在有源音箱里,无源箱很难处理这个阻抗峰。但优点在于也有很多人更喜欢没有磁液的声音。

高音近场输出,很不错。


我的听音位频响简单测一个。注意140hz是我的房间的问题,不是箱子的问题。

非专业测试,仅供参考,不做对比。我认为平直度很不错。


最后发一个以前没玩过的。就是阻抗曲线和低音喇叭的振幅的关系。蓝色曲线是喇叭无外力作用的阻抗曲线,绿色是低音喇叭被按进去大约5mm的阻抗曲线。紫色是低音喇叭往外推5mm左右的阻抗曲线。

可见,绿色曲线的电感下降了,因此喇叭的短路环是安装在磁钢的底部,和劲浪描述的短路环位置吻合。反之紫色曲线的电感最高,因为短路环的作用最弱。



理想状况下,三条曲线除了低频段之外应该是吻合的,这样中频受到喇叭大动态振幅的影响最小,同时也是低电感的喇叭中频失真低的原因之一。比如下面是绅士宝的光明系列18WU在默认体位,以及+-8mm下的三条阻抗曲线。
http://www.zaphaudio.com/Le%28x%29/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19-8-20 00:5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总编 于 2019-8-18 22:19 发表
我擦!沙发被抢。
有人刷帖子速度比你快

TOP

引用:
原帖由 bobbychong 于 2019-8-19 08:38 发表
这个要顶起来
引用:
原帖由 谜狐 于 2019-8-19 08:01 发表
又学会新姿势了
多谢老兄捧场,我记得原来头像不一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zbk 于 2019-8-19 10:52 发表
这个shape 50虽然不错,不过放桌面还是太大了,偶现在比较关注的是iLoud MTM,双3.5寸低音下潜搞到40Hz+/-3dB,放桌面基本不用加炮了。。

另外,这个玻璃纤维三明治的低音属于硬盆还是软盆?有和金属盆一样的高频谐振峰么?如果是 ...
你可以认为这个盆类似于纸盆。特性介于硬盆(金属)和软盆(PP)之间。

这是Shape低音的裸测图(无障板)这个1.8k的失真在装箱、分频后已经基本看不到了。同时Focal也解决了常见的1-2k之间的折环谐振问题(TMD折环),这个可以参考阻抗曲线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19-8-19 18:2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houyuzhou 于 2019-8-21 13:05 发表
话说这个功放 7294....Focal也是很有趣,早早的拥抱数字放大,又早早的宣布放弃。。这几年的高端集成数字功放性能可是各方面都超过上世纪的末代旗舰AB类。不知道下一步他要怎么做,真正的发明一种新的功放么
是的。Focal第一代监听就是全数字的,现在改全模拟。

全模拟有一个好处,就是产品生命期长。

比如PSI的箱子,20年基本没什么变化,一样不会过时。。

我感觉Focal监听还是先把单元的课补完。。。现在在单元方面到Trio11为止,基本追回顶级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bladejet 于 2019-8-22 19:47 发表

啥时候R板把PSI拆了评下,PSI感觉很牛B的样子
PSI所有的“黑科技”都在那个功放板上。拆音箱和喇叭在我看来是看不出什么东西的(其实他们的喇叭看起来很一般,但功放板能让他们的喇叭提升一个大档次)

对PSI历史感兴趣的可以看这个pdf:
https://3e7777c294b9bcaa5486-bc9 ... Serv_E_original.pdf

TOP

引用:
原帖由 bladejet 于 2019-8-23 21:42 发表

是的,个人觉得买音箱最重要的就是喇叭要好,真力也是,喇叭本身很一般,主要靠箱体和DSP技术
喇叭是一方面,但功放改变驱动方式确实有可能可以使喇叭得到根本性的档次提升。

比如Grimm Audio的主动失真补偿低音炮,号称可以让低音炮失真下降30db。

TOP

引用:
原帖由 bladejet 于 2019-8-24 11:21 发表

我理解这类功放驱动技术主要是解决喇叭的反电动势以及信号停止后振膜的持续震荡问题,估计是实时的添加反电动势来进行抵消,帝瓦雷的功放也有这技术,但这无法解决喇叭本身的问题如分割震动、非线性运动等,不知理解对不对 ...
分割振动确实不能解决,我理解也许PSI使用PP振膜有这个原因,分割振动峰最小

但是能解决很多分割振动之外的问题。比如电感失真(中频失真的主要成分)

TOP

引用:
原帖由 zwx1992819 于 2019-8-25 13:49 发表

psi声音有何特别之处啊,最便宜的a14 ,5寸的箱子都卖到1.5w,a17好像都快三万了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46950
PSI实现了第四点、第六点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42982
听感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