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聊聊碳纤维,兼评魔雷中音Morel SCM634 (更新2020)

聊聊碳纤维,兼评魔雷中音Morel SCM634 (更新2020)

1:第一次亲密接触

大概是20多年前,在西南的一个三线城市的一家五金电子店,一个少年放下自行车,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老板在店里演示一对低音单元,型号还清楚记得是惠威的ST6.5。为什么还记得呢,因为当时杂志上,除了最酷的惠威D6C之外,就是这个ST系列的碳纤维单元了。单元没有装箱,直接搁在音箱上,连上功放,放上当年流行的街头电子土酷乐,编织振膜随着音乐大幅度跳动起来。那个少年心里想着:跳动的振幅好大啊,还没有失真,看起来就很好听!带着这个想法,少年摸出了口袋里的零花钱,买了一对五寸的南鲸涂胶纸盆单元和银笛塑料膜高音,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这大概就是我对碳纤维最早的记忆。很奇怪,惠威D6系列现在还在,我也买过一对,但是惠威的碳纤维却再只能在闲鱼上偶尔交易了。据说碳纤维材料大幅度涨价过,随后碳纤维编织盆的喇叭基本就消失了。但是偶尔还有碳纤维补强的合成材料,比如国内的金琅AC165是碳纤维+防弹布,绅士宝的皱皮仔是碳纤维+纸盆。Fostex也用过碳纤维和纸盆的复合材料。

2: 碳纤维

碳纤维究竟有多牛?这个问题在聊铍的帖子里(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 ... &extra=page%3D1)就有网友问过。

我的回答是引用了Fostex研发白皮书的这张图:


和钢一样的强度,比钢轻,但是这不是很正常吗。铝合金,钛合金都可以啊。具体有多强呢?它的声速(一个重要指标,声速高的材料,必须同时具备超轻超硬的特点)大概在每秒11000米到16000米之间,和地球最强材料钻石和铍基本平级,但比铍更容易塑形的多,同时材料内耗比钻石和铍都要高得多(接近纸)。内耗的作用是抑制共振的幅度和时间长度,而高材料声速又是振膜实现高频响应的必须条件。

因此很简单,碳纤维肯定是最理想的振膜材料,也许是“之一”,也许不是。

3:魔雷Morel

魔雷和丹拿不但喇叭单元看起来很像,他们之间其实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丹拿的前身是RMS(Richter, Mordechai and Skaaning三人的头字母,丹麦扬声器行业的大神级人物?尤其是Skaaning先生)三人合作了大概两年,之后Mordechai先生后来运作Morel,而Richter与Skaaning二人成立了丹拿。

这几个大神可以说是三寸大音圈的灵魂人物。丹拿和魔雷至今都在使用大音圈,Skaaning后来成立的AT也仍然生产不少大音圈的喇叭,并且有顶级的口碑。

4:SCM634

这个喇叭我认为代表了魔雷的一个阶段成就,在三寸大音圈领域和“不思进取”的丹拿彻底拉开了档次。无论是碳纤维编织三文治振膜,长磁路短音圈的使用,短路环,都是丹拿一直没有在他们的大音圈喇叭系列采用的。结果就是一个神奇的单元:SCM634(以及其后的姐妹TSCM634),这个单元作为魔雷的旗舰喇叭Fat Lady的中音核心单元,说明了这个单元在魔雷产品线的地位。

5:一鱼三吃

SCM634之所以神奇,就是因为她有一鱼三吃的潜力。
一:作为中音喇叭。SCM中的M就是中频的意思,这个喇叭的型号表明她是中音系列,因此作为中音再正常不过了。
二:作为低音喇叭。磁路长达16mm,单向冲程5.25mm,这个6寸中音喇叭理论冲程竟然比丹拿的旗舰六寸中低音ESOTAR2 650还长,不做低音是不是有点浪费?
三:作为全频喇叭。得益于碳纤维和短路环的应用,这个喇叭的高频上限接近20khz,并且高频段谐波失真和同厂高音喇叭基本是一个档次,只是指向性比较窄。事实上德国人已经用这个喇叭做全频单元了。作为全频单元,还有一个额外优点。大部分全频喇叭,振膜都很“单薄”,轻盈的纸盆没办法承受大功率和大冲程。而这个单元的持续功率承载力高达150W(瞬时功率一千瓦),拜三寸大音圈和低音炮级别的碳纤维三明治振膜所赐。看起来几乎是个操不坏的单元。

顺便说说姐妹单元TSCM,这个单元使用了钛音圈,我个人估计是切开的音圈因此无法产生次生涡流,提高了机械Q值和电感。因此中低频性能略好于SCM,但高频性能略差。

6:实际试用SCM634

老实说刚拿到这个测试正弦波的时候,我是失望的。音圈没有通气孔,音圈后部通气性不好的海绵体,都一再提醒:这是个生为中音的单元!直接结果是低频大冲程下,后部海绵有气流杂音。但我仍然抱有一线希望:装箱后这个杂音是闷在箱体中的,也许对听感影响不大吧?失真度,在我手里的单元中,并不算出色,中低音(<300hz)的三次失真基本能达到1%~2%,好在频率越高失真度越低。这个趋势倒是和人耳的灵敏度对应的很好。

我临时箱体只有一个25升内容积的测试箱,调谐频率34hz。模拟表明这个低音调校对SCM634来说并不过分。

装箱一开声,我顿时所有的疑虑消失了。这是个顶级的单元!

7:对比ATC SCM12

同样是6-7寸的单元,同样是三寸大音圈,同样有磁路的独门绝技,ATC有SL磁路,魔雷有短路环和铝导电音圈,究竟哪个更强?实际有中文评测认为,十万以下找不到比ATC SCM12中频更好的喇叭。

然而这回,我认为SCM634在这个箱子里,中频是完胜SCM12的。聚焦更好,音乐色彩更丰富,衔接更流畅,低音下潜更深。仅仅超高音延伸,也许不如一寸的软球顶。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声像的立体感纵深非常的好,也许是得益于这个单元在中频区的一致性更好。人声牢牢扎在一点,这并不是所有的全频喇叭都做得到的。

实际上也许我比较激动,但我觉得仅仅即使作为全频喇叭,这个单元应该是有highend的潜质的。而不仅仅是highend中音。

几张渣图,感谢观看。






附:简单测试的频率响应图,主要是在高音7khz加了一个6db衰减的DSP


------------------------------------------------------------------------------------------

2020更新:

如果有朋友想把这个单元用于低音(200hz以下),我强烈推荐把单元背后的海绵小心移除。移除后,低音频段的高次谐波失真能降低到原先的1/2 ~ 1/3不等(6~10db的改进)。低音质量明显提升!




1:有海绵


2:去除海绵后


老毛子发的魔雷旗舰Fat Lady F.L.634单元: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20-10-11 00:12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jimmyheiying 于 2017-11-5 13:03 发表
要命的是还不贵,这个单元
对我来说价位偏高,但是入手之后觉得值

能做到一鱼三吃的单元,还有SB的MW16-P以及威发的NE149W,都是纸盆,价位更低些。
引用:
原帖由 qiaolong 于 2017-11-5 16:09 发表
几年前听魔雷的小箱觉得很好听,一直以为是以色列的呢。因为没有名气,没敢买
产地是以色列。

之所以提丹麦的渊源,世界上现代的大多数单元厂,多少都和丹麦那批人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引用:
原帖由 nhoj 于 2017-11-5 16:13 发表
這樣說,我可不可以下一個結論:
越偏低音更重視內耗性能
越偏高音更重視聲速性能

另外那個aramid cloth看來也不錯?
但是什麼來的?
aramid cloth芳纶纤维,Kevlar防弹布的一种成分。

aramid cloth的声速大约只有碳纤维的一半,内耗相仿,因此我认为比Carbon fiber要低一级。我也没有见过任何高频可以做到10k以上的Aramid cloth中低音。
引用:
原帖由 zbk 于 2017-11-5 20:27 发表
上次提到碳纤维,主要看到HiFiDiy论坛的付总,自己设计了碳纤维单元、并制成了成品音箱。。
不知道R版主有没有听说过引力声学,不知道他家的碳纤维箱子怎么样?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cm=1007.10011.70203.1002 ...
不太了解哦。
引用:
原帖由 bobbychong 于 2017-11-5 17:27 发表


说说打算怎样折腾呢
先打算就这样听下去。。。简单粗暴
唯一要加的是一个校正EQ,7khz做一个-6db的高Q衰减,压制一下高音。如果做无源的话,一个陷波器即可。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17-11-6 02:5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qiaolong 于 2017-11-5 19:39 发表

自己搞还是算了吧,好单元并不代表好声呀,国内那么多用顶级喇叭也没做出好声的多了去了。KH310用的全是laji喇叭出来的声音比他们好多了。
KH310喇叭单元并不laji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mogu1986 于 2017-11-5 20:34 发表

额,那个挺不错的,qms高,qes低,再加上短路环和铝架,是我喜欢的。悄悄说一句,那盆架和声荟CS6的低音一样(在别的地方说有打广告的嫌疑
最近一直在调分频器,声音越来越满意,适合听人声
简单说两句就好,别歪了楼 ...
你说是哪一只?

TOP

引用:
原帖由 mogu1986 于 2017-11-6 00:26 发表
这个魔雷单元真的是hi-end级了,希望有天能玩到
yy一下:按照adam s4v-x的思路,搭配12寸低音,带式高音/气动高音或者铍高音,采用电分,分频点200-2000,自己做这么一对箱子,应该别无所求了吧
https://www.baidu.com/s?wd=a ...
听起来有点复杂。。。祝成功

200-2000感觉是个不错的分频点。每个单元负责十个倍程。哈哈。

TOP

引用:
原帖由 zbk 于 2017-11-6 10:35 发表
不知道这个魔雷的中音SCM634、中低音SCW636,跟seas的E0018-08S黄金镁盆 (W18E001)相比咋样?
这三个低音性能依次递增,高音性能依次递减

TOP

我自己测的5次失真大概在200hz有个个峰值,大概0.3%的样子吧。

参考TSCM。差不很多。
https://www.hifisound.de/out/med ... LpvMtasyQ%3D%3D.pdf

TOP

引用:
原帖由 mogu1986 于 2017-11-6 11:18 发表
想找碳纤维的喇叭玩玩,市面上比较少,只有董声,精全,t&t这三个牌子有碳纤维盆
据说碳纤维材料处理不好的话高频峰很多,一直没敢出手
这是烂边的st6.5近场频响 ...
碳纤维的内阻和纸一个级别,也就是高频峰不会比纸盆多。

和PP塑料盆没法比平整度,但PP的高频性能和刚性就差很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nhoj 于 2017-11-6 13:43 发表


唔係aramid聲速好點,內耗差點?
因為我見"optimum performance"箭咀指向右上
aramid比carbon fiber高而靠左一點
你看最左边那一栏就知道Y axis其实是声速乘以刚度模量(Propagation speed) * (Modulus of Flexural rigidity)

如果只看Propagation speed, Aramid大概是6000~7000 m/s之间,大约只有Carbon fiber的一半。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17-11-6 20:3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ogu1986 于 2017-11-7 11:49 发表

我看到网上有开发人员说编织盆喇叭的可能会因为材料相互摩擦在中高频产生毛刺,尤其在大音量下。可能这也是现在没有纯碳纤维都做成三明治结构的原因吧
测了两只st6.5,昨天图没传上 ...
你的测试很有意思,但我只能说档次不同,时代不同,东西也没法比。

就像纸盆喇叭,有的卖几块钱,有的卖几万,什么档次都有。

今晚刚好对比了Fostex的次顶级全频FE108EZ和Morel SCM634,相比之下SCM634平顺得像芝士一般,而FE108EZ冲得不行,EQ调直都不对。打包挂起来卖了。

还有一个低价碳纤维Dayton CF120,4寸,频响上限大概是15k,有铜环,不是三明治。打算有机会搞一对也试试。Vance Dickason测试过。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17-11-7 12:02 编辑 ]

TOP

 26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