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抛砖引玉,浅谈Hifi和监听区别:KEF+NAD vs 真力+Apogee

抛砖引玉,浅谈Hifi和监听区别:KEF+NAD vs 真力+Apogee

Hifi和监听的区别有多大?

这个问题一直比较困扰。有幸在本地Hifi店借到展示的KEF R300一对,加上NAD D3020,应该算是比较中档“英国声”的一套搭配。虽然KEF是华人持有,但是研发仍然没有迹象是在国内;同时近几年Uni-Q的评价可以说在欧美是比较高(在中国名气比较小一点)。

同时真力8040B不用过多介绍,可以算是真力中的“小王子”级别的箱子。虽然很多人说老真力怎样新真力怎样,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花了那么大功夫造的新产品(8系列其实也不新了)全面落败于旧产品,我个人认为这一点都不科学。解码是Duet for ipad and OSX,装了Avid的windows驱动。可以算是Duet2.5吧?应该没有全部发挥Duet的性能,因为windows里ASIO不能用。暂时设置为24/44.1k,方便对比。

暂时听了一会。先感叹一下hifi和监听同源,这两套系统,频率表达范围、平衡度相似度极高。但是细微差异仍然可以听出来。

1:关于真实
我感觉hifi和监听都追求“真实”。但问题是真实到底是什么?我个人的理解是真实可以存在,但是角度不同。很少CD是直接录下来就灌出来卖的,各种左右距离、声场深度、混响什么的,很可能是混音师“混”出来的。就算是同一个声轨,是贴着歌手话筒听超低频喷音是真实,还是坐在两米开外听堂音是真实?

因为真实有那么多种,所以我感觉hifi追求的是文科生的真实,而监听追求的是理科生的真实

R300对于歌手、人声的表现,属于娓娓道来的舒缓、无比顺滑。而8040B的表现,则是感觉出人声有时候是各个频率的真实叠加(但是这是极为细小的风格解析力差异,连我自己都是不容易确定),你可能会感觉这个频率多一点,那个频率少了一点。。总之,监听普遍上高音颗粒感比hifi似乎要多一点。人声的有机感差一点。这和hifi的调音也可能有关系。R300属于频率略微偏暗,中低频多了一丁点以烘托人声的胸音,而监听的超高频泛音无一例外会多一点。但是我仍然觉得,频响不能完全解释听感。

2:关于细节
对于hifi和监听来说,细节都是褒义词。我感觉hifi的细节是为听感服务的。监听则一视同仁;有时候你听到的监听的细节是不令人那么愉快的细节(比如高频的毛刺,某些中频的不那么愉悦的频段的硬化),但是hifi更为顺畅礼貌一点。

3:关于平衡
平衡可能是hifi最愿意牺牲,而监听无论如何不太愿意牺牲的一块。hifi有偏亮的,有染色的,有偏暗的(比如R300),但监听总体来说更接近一些。也有例外。

4:关于速度
低频的速度,似乎是监听的最大薄弱环节。8040这样的相对中高档监听,低频的速度仍然是偏慢的。这和监听追求小箱体深下潜、大声压有关系。但是也不绝对,比如BM6三代的低频速度就很不错。更不用说KH310。所以这一个部分是监听分歧最大的部分。

5:关于质感
关于惠威X8的一篇可能是软文http://sound.zol.com.cn/528/5289968.html,里面一句话有点意思:“X8下的小提琴不会有其他监听音箱那种拉锯的感觉”。这一点我谨慎赞同。就R300和8040来说,R300的小提琴可能是我近期听过的箱子里,最舒服最顺滑,泛音最优美的箱子。其他几个监听,金属球顶的8040,Solo6,高频质感都硬一点。小提琴,可能是这两个系统差别最大的部分。

6:关于染色
都说监听中性,但是我个人认为,监听仍然是风格各异的。比如8040这个箱子,是带了一点点金属味儿的。BM6好一点,我很喜欢; Solo6则是略微硬朗。总之,hifi可能染色很高,但是肯定不会把人声搞得不自然。可能歌手变胖了,偏瘦了,年轻了,老了,淫荡了,但你感觉还是挺自然的。

总结:
这个是很难的话题,我报着找抽的心态随便聊聊 千万别太认真。如果和事实雷同纯属巧合。

主要试听曲目:
《One World: Jesse Cook》<To Your Shore>,吉他瞬态和小提琴都很好。


《We Get Requests》,<you look good to me>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15-8-31 14:0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franc_ren 于 2015-8-31 11:33 发表
KEF R300  下面的是个大洞 还是个低音单元? 看不清楚
三分频的低音单元。

TOP

引用:
原帖由 yaoyifeng1 于 2015-8-31 13:01 发表
KEF这个很漂亮啊,不过比8040贵多了吧
KEF R300这套比真力便宜。尤其如果在国内。

TOP

引用:
原帖由 JBL8848 于 2015-8-31 13:01 发表
R版有没有试试AVID的驱动?
报告.. 用的就是AVID的驱动。

TOP

引用:
原帖由 JBL8848 于 2015-8-31 14:12 发表

哦,我走神了,其实我是想问Pro Tools没有装吧?如果装了是不是就能用所有的功能了?
我没装pro tools。在foobar里看到Pro tools | ASIO,但是报错。据说是AVID驱动锁了。有机会再试试

TOP

引用:
原帖由 wkp520 于 2015-8-31 21:13 发表
r300比ls50提升很明显不?还是风格也有不同?不与先天柔顺的丝膜丹拿比比吗
LS50冲击力、瞬态更凌厉,听不是很复杂的软件解析力可能感觉也更高一点。

R300淡定,大气,极其顺滑,略微圆软。而且很可能是我听过质感最柔美的没有金属声的金属单元音箱(LS50有一点点金属味儿)。但他的解析力很稳定,不管你听小曲还是大编制,水准如一。

就人声来说,R300比LS50更舒服。LS50更像监听的挑错调音风格。

我个人认为R300是比LS50高一个档次,但是风格相差甚远。如果喜欢带劲刺激,R300不适合。

R300的高音比丹拿BM6三代更柔暗。相比老BM6,没有直接对比,仅就柔和这一点来说,可能风格更类似。个人觉得和D260比,R300高音的素质更淡妆一点。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15-9-1 02: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wkp520 于 2015-9-1 08:03 发表

那r300低音是偏软了吧?我听过ls50,中性清爽不软,但也不好下定论,无源不同后级对声音表现影响太大了。
你这个便宜的功放就能把他们推的跟8040B、bm6各有千秋? ...
r300的低音,是偏软一点。但是比8040还是更硬一点点的。

我觉得KEF+NAD这套听起来比真力那套更舒服一点。真力的金属箱子确实听起来不是很舒服。关于这一点我还在思考

至于丹拿BM6新版,我觉得丹拿素质略高。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15-9-1 08:2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后院疯狗 于 2015-8-31 15:19 发表
接口这块,又出来一个韩国的牌子,音质测试好像十分牛逼,而且价格比Duet便宜,叫AudioProbe Spartan Cue 110
还没钱多到完全不在意的程度。我觉得目前要管好大方向;DAC的性价比对我这种要求不太高的人来说还是太低了。

不过解码的作用是确实存在的。Duet2 + 真力听交响的层次,要比2i2 + Solo6要明显要更清晰。如果接口换过来,则基本打平或者Solo6稍微扳回一点点。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15-9-1 10:5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wkp520 于 2015-9-1 16:34 发表
r300上面有个顶级的REFERENCE 1,外形居然如出一辙
是。R300是最便宜的三分频。

TOP

引用:
原帖由 wkp520 于 2015-9-1 21:38 发表

这个3分频的低音能胜过那俩监听吧?
我下次还是去门店看看有没有货源试听,传统音箱市场太萧条了
下潜,R300和Solo6/8040B差不多。都是40hz比较满的输出,35hz能听到,30hz基本没声。
量感,8040B > R300 > Solo6,速度反过来。

都是六寸,单独拿出来胜不了,我感觉是一个级别。三分频胜中频稳定性,弱在瞬态软一点。

TOP

 12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