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惠威] 惠威X3试用

惠威X3试用

终于有机会试听到惠威的X3。个人长期以来由于国内文宣的关系,对于这个品牌的印象并不太好。但是我知道惠威在国外虽然知名度基本仅限于DIY喇叭单元,但是美誉度反而更佳。所以这大概就是过犹不及吧。

不多说了,简单说一下这个箱子的感受。

开声总体印象:
相当不错。对低频下潜本来不报希望,但是听到之后确实觉得这个低频相当经济适用;这个箱子的低频输出大概截至到60hz左右(箱体+倒相管的调谐频率大概是80-85hz左右),其实大多数流行音乐下潜做到这个频率就属于可听了。听劲浪的试音碟CD8的《M》,低音也是有板有眼,具有冲击力。声场定位良好,前后左右分明,人声聚焦良好,可算是一大亮点。整体听感应该说是足够平衡的。

三频个人感受:
低频量感略突出,下潜虽然有限,但很适合听流行乐。低频感觉稍慢,中低频(mid-bass)质量和清晰度一般。
中频清晰度,定位,密度适中,比较真实自然。
高频反应快速,同样是良好。

对比:
和100%监听血统的Bluesky SAT5 MKIII相比,声音密度和速度还是有明显差距,当然价钱也差五倍。低音X3反而比密闭箱5寸的SAT5要多。清晰度和速度由于原理不同(倒相式和密闭式),是没有比较的必要的。
和真力8020B相比,我感觉小音量下差距远远比想象的小;虽然8020B的低频下潜大概是深个15hz左右的,但其实并没有价钱的差距大。两个箱子的声场都是不错的,但是动态峰值应该还是8020占优。总而言之,作为一个“致敬”的产品,X3在性价比把握的很不错。
和KEF Q100+TP22功放相比,无论是X3还是8020B的声音都没有Q100来的脆,速度也慢一些,密度也更低。但是X3和8020B的声线比KEF的同轴更柔和些,我认为X3在速度和耐听之间的取舍是不错的。
和B&W MM1相比,MM1下潜比X3好得多,动态比X3小得多。和Bose M2相比,M2低频下潜和X3类似,但是动态和体积也要小不少。和这两个多媒体箱子比,我个人认为x3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其他缺点:
质量控制有点小问题,两个箱子低频段表现不太一样。好在这个频率定位不明显,如果不是正弦波基本感觉不到。
另外我觉得没必要搞监听的风格,毕竟两个音量调节在一个明显定位个人使用的系统纯属没事找事,还会害了强迫症患者。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退烧论坛 积分 +100 原创内容 2015-1-27 17:59
  • 第六日 积分 +40 优缺点都说了,到位。 2015-1-27 16:26

TOP

引用:
原帖由 pretty_mount 于 2015-1-27 16:41 发表
请问楼主是曾经在CHH发过无数精彩技术贴的RacingPHT老兄吗?
确实是在下,那边我上不去了。
多谢鼓励

TOP

引用:
原帖由 ssnsyf 于 2015-1-27 23:58 发表
x3没太注意过,不过厂家听了老东西的意见后,到是给x3搞了好多种颜色用来满足一些人的潮流心理.x3不调整在小音量听听应该还是不错的.楼主的使用心得跟听感也基本跟spl数据上所体现出的优缺点相符.
也不要因为俺用hivi ...
我现在倒不是特别关注SPL曲线了。如果有条件发帖也会尽量带一个自己测的曲线,不过我觉得这东西大概就行。听觉系统还是让人敬畏的复杂。

如果玩全频单元,很多知名喇叭的曲线就是个渣。比如下面这只至少五千块单只的喇叭:
http://www.troelsgravesen.dk/Lowther.htm

TOP

引用:
原帖由 ssnsyf 于 2015-1-28 00:36 发表

------------------------------
未必~x3中低音喇叭对人声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它的潜力
如果将来配合用的x炮做个平顶用来放置x3,在x3的低频衔接点上做出一定的调整,再在炮内部偷偷的对x3融入一些频率上的微调整,组成2. ...
人声x3我认为确实挺好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snsyf 于 2015-1-28 18:34 发表
你自己都说了声音密度跟速度与纯监听标准的Bluesky SAT5 MKIII有明显差距,这些方面表现在听感上就是失真大了,声音碎了.既然呻吟的不好~那人声何来的确实挺好?!(可能俺要求有点高。。。不过话说回来,几十块插卡便携小音箱的人声:那也是公认的人声没问题,至少不碎啊。。无非高低音差太多)
坦白说。。我不明白你这句话的逻辑推理的过程。
引用:
原帖由 ssnsyf 于 2015-1-28 18:34 发表
8020跟这小蛋蛋在小音量下的差距非常小:说明在小功率小声压小振幅下:蛋蛋的低音喇叭:由于体质问题,下潜太深导致的中频提前出现的分割锯齿振动得到了缓解.所以蛋蛋的"蛋蛋" 不再由于巨大冲程的活塞运动而受害扯的蛋疼了,当然就呻吟的好听多了。
据我理解,下潜深和分割震动没有直接联系。振幅大的失真是大信号低频失真,主要是磁路和悬挂的问题,可以用Klippel之类的软件分析。而分割震动是扬声器工作频段的高频区,主要和振膜的形状材料有关系。可以用Finecone之类的软件模拟。
引用:
原帖由 ssnsyf 于 2015-1-28 18:34 发表 官方也只敢测到81db声压左右,这时的起伏已经差不多接近正负2.5db。为什么不测更高的声压了?要是再提高声压。。可想而知。
这个同意。3寸箱基本做到这个声压就ok了。不要忘了一米声压,在半米就提升6db,一对箱子再提升6db。这样81db实际用户可能听到的是93db(半米距离)。小箱子设计就是这样用的话,也没什么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yaoyifeng1 于 2015-1-28 22:44 发表
前文说X3下潜大概有80,后文又说8020下潜比X3还低个15Hz,那8020岂不是有65了?小箱子做到这个下潜很勉强啊。
我在实体店试听了X3,感觉“小箱子”的感觉非常明显。不过铝制箱体到是挺有意思的,让我对真力8000系列更期待了。 ...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8020的箱体调谐频率就是60hz-65hz左右。
卖场声学环境和家里区别不小,这种箱子压不住大环境的。如果你的房间在50hz附近有驻波频率点(一般增益可以达到15db),8020还能潜的更低。

TOP

引用:
原帖由 ssnsyf 于 2015-1-29 12:03 发表
下潜深跟分割震动文字上是没直接联系,但使用中会有间接联系.女声的高频完全可以达到2khz以上,中低频再平,可它人声怎么就还是碎呢?密度低呢?在用x6的应该更有深刻的体会,是不是越切低频:人声反而越好?!还不能理解的: ...
振幅当然和中频质量有关系,不然大概就不会需要三分频的箱子了。

但是这个是不是所谓的分割震动?我不大赞同。失真的来源有很多。分割震动是振膜在某个频段的固有振动模态,本身并不会由低频激发出来。
Klippel分析的很清楚,大振幅下喇叭的前后摆动,扬声器各种参数都进入非线性状态,比如BL曲线,比如电感曲线。这些东西都会直接影响中频产生调制失真,直接的听感就是声音变糊,聚焦变散,甚至发出恶声。

不过你要说的东西我大概明白了。我说一下我的想法:我的试听基于“舒适的音量”下的喇叭表现。我记得我的帖子从没说这个喇叭适合喜欢大音量的人吧?我自己也不会刻意去测喇叭的最大不失真音量,因为这个指标对我个人不是太重要。

TOP

引用:
原帖由 ssnsyf 于 2015-1-29 14:51 发表
你在23楼已经分析的很清楚了.
问题是:喇叭的强度整体钢性够么?既然钢性硬度不够,那在为了保证低频下潜的前提下:就难免在大振幅时产生更严重的分割振动,如果推力足够大,甚至会让整个喇叭产生视觉可见的形变,还有那个 ...
大功率低频导致的机械形变并不是“分割震动”。所谓分割震动,就是振膜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震动模式,这个东西一般要频率足够高才会发生(和振膜声传播波长有关)。而低频大振幅导致的形变,在整个振膜上应力总体是均匀的(也就无所谓分割了)。

那种震动有另一个指标,振膜的Stiffness,有些厂家比如劲浪的W,B&W的Rohacell,会在两层振膜之间垫一层硬泡沫,这样振膜结构刚性就大大提高了。有的B&W的低音单元振膜甚至有几毫米厚。但那不是用来搞中频的。

关于14楼的条件,满足你的要求,23楼已经补充了。

TOP

回复 27# 伊凡123 的帖子

低频下潜之类就不比了。不是一个级别。
Q4P的高音明快,中低音略松软。速度质感有些区别。但不是"脱离"。而是“渐变”
X3没这个感觉。中高频整体性确实很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伊凡123 于 2015-3-19 09:51 发表


Q4P的高音有没有轻盈飘逸的感觉?

TOP

 11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