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浅谈高频瞬态:铝带 VS 金属球顶 VS 入门级软球顶

这里给睿韵声学提一个小小意见。铝带高音由于扩散角小于球顶高音,整体的高频声能量分布更窄,因此不应该追求消声室的频响平直,而应该适当提升一下高频的量感,这样在实际的房间中考虑声学反射之后不至于相对普通箱子反而略微偏暗。
=========================================================================
怪不得试听睿韵P2105时候,感觉高音比较暗,与我心目中铝带高音应该靓丽的音色有差距,看了技术派R版分析才明白是调教的原因。我是学文科的,对技术只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TOP

引用:
原帖由 痴焦 于 2015-9-8 22:58 发表
为保证论坛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以及言论方面的和谐,本人今天没有回复过S1000的帖子,接下来对于有关S1000的帖子,也只看不回

嘿嘿嘿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5-9-9 09:35 发表


同意。比较过8040、Solo6、Bm6 MK3,就传统弱项解析力来说,现在的好的软球顶可以与硬球顶不相上下甚至更高,而听感更舒适些。

不过金属球顶听过一个奇葩,就是KEF R300。温润得不像金属球顶。比丹拿的高音还软。 ...
看来,以后再也不能仅凭制作高音头的材料,就轻易下高音音质、音色的论断,还是要看厂家的调教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