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声荟] QMS声荟CS5、CS6有源书架音箱试听报告

引用:
原帖由 LiangSense 于 2015-4-29 17:55 发表
cs6的低频比mh6a快吗?
差不多,MH6A、X6、CS6、DM216四个国货里,只有DM216的低频能称为快。
引用:
原帖由 JBL8848 于 2015-3-27 12:11 发表
偏【速度、分析力】的必然在【下潜、量感】上有所削弱,比如睿韵声学DM216、真力1030A,
        偏【下潜、量感】的必然在【速度、分析力】上有所削弱,比如惠威X6、丹拿BM6A一代,

TOP

引用:
原帖由 pansy170 于 2015-4-30 13:22 发表
但我还是好奇,如果从MH6A升级到CS6,区别大吗?
不建议这么升,因为价格、尺寸差距不够大时音质差距也不够大:
这位胸低是从MH6A升级的,升到三万元级的KH310才满意: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41422
这位胸低也是从MH6A升级的,他更是升到五万元级的SM9才满意: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38809
我们的师太也是从MH6A升级的,她也是升到五万元级的SM9才满意: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43755
师太的帖子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43947
从他们的经历看,从MH6A往上升级,至少3万、8寸、三分频以上才满意。
引用:
原帖由 超越梦想 于 2015-4-30 23:50 发表
“PS:必须要说明的是,低频调音风格,总会有所偏向,不可能面面俱到。
        必须在【速度、分析力】和【下潜、量感】上有所侧重,
        偏【速度、分析力】的必然在【下潜、量感】上有所削弱,比如睿韵声学DM216、真力1030A,
        偏【下潜、量感】的必然在【速度、分析力】上有所削弱,比如惠威X6、丹拿BM6A一代,
        想要两全其美,就得花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成本,
        所以,如果你遇到在速度和分析力上强于CS系的6寸书架音箱,也不要惊奇,这是符合常理的。”

想请教【此处称呼错误,请卅秒内修改】一下速度和下潜矛盾是不是可用三分频或更多分频是解决这个问题呢?
看红字,说白了就是钱,三分频老花钱了。
引用:
原帖由 超越梦想 于 2015-4-30 23:50 发表
“PS:必须要说明的是,低频调音风格,总会有所偏向,不可能面面俱到。
        必须在【速度、分析力】和【下潜、量感】上有所侧重,
        偏【速度、分析力】的必然在【下潜、量感】上有所削弱,比如睿韵声学DM216、真力1030A,
        偏【下潜、量感】的必然在【速度、分析力】上有所削弱,比如惠威X6、丹拿BM6A一代,
        想要两全其美,就得花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成本,
        所以,如果你遇到在速度和分析力上强于CS系的6寸书架音箱,也不要惊奇,这是符合常理的。”

还有三分频和2.0加炮有什么优势?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38770
看此帖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麒 于 2015-5-8 07:23 发表
想要两全其美,就得花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成本,
但从cs6到cs6d价格只是翻倍,就从两分频到三分频,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成本翻了那么多倍而售价就翻一倍,,, ...
这问题很简单,

1
我在上海音响展时才知道,CS6D这个18000元的价格是网上传言,非官方定价,也就是说以后上市时出现的定价低于或高于都是有可能的。

2
中国人崇洋媚外严重,过高的价位很难接受国货,这个我在主题帖里也阐述过。
在音响圈里我听的比较多的二句话是:
在几万元的洋音箱旁听到的多是:“哇!好高级啊!”
在几万元的国货音箱旁听到的多是:“哇!抢钱啊!”

国货被逼卖低价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顶多就是某些型号被逼的少点某些型号被逼的多点的差别,比如CS6被逼的少点,MH6A被逼的多点,CS6D再被逼的更多点。

3
ADAM定价比声荟高的多吧,他们利润那么高都破产过了,中国人有多艰难您现在知道了么?

现在国货的境地就是这样,甭管你定价是高是低,一样有人责难。

TOP

引用:
原帖由 国产007 于 2015-5-8 09:46 发表
丹拿BM6A和CS6比怎么样 淘宝5000一只丹拿BM6A不会有假吧
BM6A正品行货16000,无官方保修的水货接近13000到14000,
注意,这里说的是第一代,
第二代和第三代要便宜些,估计你看错代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麒 于 2015-8-9 22:16 发表
发现eve sc205也不过6000元
cs5 7200元 是不是有点尴尬。。。
只是奇怪
j版眼中的顶级5寸eve sc205也才6000 不知道cs5为啥有勇气定7200
而cs5的哥哥cs6却低调多了
同为6.5寸的eve sc207差不多快1.2万 而cs6不到1万 ...
纽曼5寸的KH120卖14000,难道因为EVE的5寸卖6000,纽曼的5寸也不准卖14000了?
再换句话说,
EVE SC205卖6000,难道因为声荟MH5A卖3400,EVE SC205也不准卖6000了?
是吧,每个产品有自己的市场定位。

TOP

引用:
原帖由 315416527 于 2015-9-21 09:04 发表
以前有过DM215,那脱箱感非常优秀,现有MH6A脱箱感比215要差一点,想问问CS6的脱箱感和二者的比较?
1
除非箱体背后的参数设置不对称,我不认为MH6A的脱箱感比DM215差,所以CS6脱箱感这个问题我不回答了,因为既然我们的认知不同,我回答了也没用。
2
我不认为你的听感是错的,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不可能完全相同,每个人对脱箱感的理解也不同。
所以,我希望你不要因为看到我没有认同你的看法,然后你就开始谨言慎行了(音响观念这个东西,有时候是没有对错的,只是视角不同而已),我希望你能继续畅所欲言。
3
我的认知是,脱箱感没有传言的那么神秘,脱箱感水平高低,一是由左右音箱(喇叭单元、功放电路、箱体)一致性决定,二是由音质(谐波失真、动态范围、频响范围、频响曲线)高低决定。

TOP

引用:
原帖由 315416527 于 2015-9-21 10:19 发表
现在215早出了哈,声音都是留在我记忆的声音,无法和6A对比哈。215是我初烧时拥有的第一个,投入多的箱子,当时那个好听,所以记忆深刻。不过现在让我选的话,我还是毋庸置疑要选6A。另想问问6A后以后升级的方向,卧室小13平,看好没 ...
http://www.qmsaudio.com/products2.asp?sid=63
CS全系四款音箱介绍资料。

TOP

引用:
原帖由 freehead 于 2015-11-30 12:56 发表
这价钱加点可以直接买无源的唯美8号。在有很好的后级的情况下,这两个箱子推荐哪个?
唯美8号加功放要比CS6D贵三倍,不是一个等级了,拿来对比,对唯美8号不公平。

TOP

引用:
原帖由 freehead 于 2015-11-30 17:14 发表

明白,但我只问效果,这两个方案哪个效果好?好多少?还是平级?
如果不谈音色(个人口味),只谈音质,
那么六万元一套的【唯美8号+功放】比二万元一对的【CS6D】更好,
好多少呢?请看下面的红色字
引用:
原帖由 JBL8848 于 2015-2-8 12:31 发表

退烧指南


第五条——各级别同类音响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尺度:



第五条第一分条【不同价位声卡/解码器】的音质、音色差异远远小于【不同价位音箱】的音质、音色差异
第五条第二分条【音箱是音响的灵魂,同厂同系时,升级音箱比升级任何前端带来的变化更大】
第五条第三分条【音箱是音响的灵魂,更换音箱带来的音色变化远远大于更换声卡/解码器带来的音色变化】
为何音乐爱好者们在聆听不同的声卡/解码器时,
有些人觉得区别很小,有些人却觉得区别很大?
这是因为他们丈量声音区别时用的“尺”不同。
前者使用的尺,是不同价位音箱的区别度。
后者使用的尺,是不同价位音源的区别度。
而在音响界,【不同价位声卡/解码器】的音质、音色差异远远小于【不同价位音箱】的音质、音色差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因为:
现如今声卡/解码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需要很高的成本就能有不错的水准,而音箱技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多大进步,
音源失真度可以轻易做到万分之一,
功放失真度基本都能做到千分之一,
音箱失真度非常艰难做到百分之一,
根据木桶理论——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而音响系统中最低的那块木板就是音箱,所以音响系统的最终效果局限于音箱能力范围之内。

如果(以下百分比数字只为举例,请勿纠结数字精度):
一台低端音源(声卡/解码器)可以发挥一对有源音箱93%的水准。
一台中端音源(声卡/解码器)可以发挥一对有源音箱96%的水准。
一台高端音源(声卡/解码器)可以发挥一对有源音箱98%的水准。
一台顶级音源(声卡/解码器)可以发挥一对有源音箱99%的水准。
既是:
无论多牛的(声卡/解码器)都无法发挥出这对有源音箱100%的水准。



关于此条目的测试验证法:


【声卡/解码器】与【有源音箱】,其中有源音箱可以用等值的【功放加无源音箱】代替。分别取三个价位产品,如100元、1000元、10000元三个价位产品,或200元、2000元、20000元三个价位产品,或300元、3000元、30000元三个价位产品,最好选正规大厂的产品,剔除频响范围特异的声卡型号(有极个别声卡低频下潜只到40赫兹)以免频响范围差异造成更多不公平因素,音箱里最好选用同尺寸产品,尺寸是指低音单元,以免尺寸差异造成更多不公平因素。

按价位不同,声卡/解码器命名为A、B、C,音箱命名为X、Y、Z,分别搭配不同对象进行试听。如,先用A试听X、Y、Z,再用B试听X、Y、Z,最后用C试听X、Y、Z,然后对比这九次试听结果,你会发现:搭配的音箱(【有源音箱】或等值的【功放加无源音箱】)越高级时,你听到的不同价位音源(声卡/解码器)之间的差别越大,但是这个差别依然远远小于在同一个音源(无论是A还是B还是C)驱动下的不同价位音箱(【有源音箱】或等值的【功放加无源音箱】)之间的差别。

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形容:

音源(声卡/解码器),就算是相差十倍价位的产品,她们之间的差别,
普通人基本上都很难听出差别;
初级发烧友能听出一点点差别;
中级发烧友能听出一些些差别;
高级发烧友能听出不少的差别;
终极发烧友能听出很大的差别。

音箱(【有源音箱】或等值的【功放加无源音箱】),就算是相差十倍价位的产品,她们之间的差别,
普通人基本能听出一些些差别;
初级发烧友能听出不少的差别;
中级发烧友能听出很大的差别;
高级发烧友能听出巨大的差别;
终极发烧友能听得出天壤之别。


添加阐述:大多数音响观念都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绝对性。根据以上论点发展出来的【音箱是音响的灵魂,升级音箱比升级任何前端带来的变化更大】这个论点,是一个普遍性观念,也就是说有几率会遇见不同的案例。
如果要赋予这个观念绝对性,那么就需要下个附加定义——【音箱是音响的灵魂,同厂同系时,升级音箱比升级任何前端带来的变化更大】,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各方面表现都不同,性价比也不同。

TOP

引用:
原帖由 franc_ren 于 2015-11-30 18:52 发表


J大大,我想请教一下, 声荟的产品中, CS6  跟 C6 在音质上那个强  及音色上的的区别是怎样的。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38644
QMS声荟Classic5、Classic6无源书架音箱——天声论坛听感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