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PSI] PSI A23加A225有源监听音箱评测

PSI A23加A225有源监听音箱评测


器材来源:厂家提供样机
参考售价:全套180000元,其中A23一对是98000元(可以只买A23不买原配低音炮,此时低频下潜从-6db24hz、-2db28hz上升为-6db34hz、-1.5db39hz)(白色漆面版本最贵,其他颜色会便宜些)
测试平台:NuPrime Pure AC-4电源;MATRIX AUDIO element X数字播放器;MATRIX AUDIO mini-i Pro 3流媒体音频解码器
试听摆位:左右间距2米,前后间距3米

————————天声论坛分割线————————



前言


       在DSP技术(好处是调节参数容易一些,坏处是要承受消费者对内置数模转换环节级别的诟病)大行其道的当今有源监听音箱领域,PSI是极少数坚持使用模拟技术的品牌(好处是不用承受消费者对内置数模转换环节级别的诟病,坏处是用模拟技术调节参数难度远高于DSP,如果要把参数调节到极限会极大的增加设计成本)。而且PSI把模拟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以A23为例,她不仅仅在主要工作频段的频响校正上做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正负1.5db,同时在更难的相位控制上做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这使得A23的声音还原精准无比,并且对环境相对友好。如果你是一个维真派发烧友,又有足够的预算,那PSI可能是最适合民用家居环境的专业有源监听音箱。
       以普通版A23为例(红色普通版不到八万元一对,除了漆面,硬件与白色特别版完全一致)她的价位比相似尺寸单元配置的对手要贵很多,基本达到了更大一个尺寸对手(诸如我比较熟悉的真力8260A、ADAM S4X-V)的价位。她的价位凭什么可以越级?在评测正文中我们会阐述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这里我先大致的说一下区别。
       常规性能其他同价位对手占些优势(因为其他同价位对手可能十个有九个比PSI尺寸更大,诸如真力8260A、ADAM S4X-V)。而超规性能PSI占些优势,这是PSI的发光点所在,也正因为这是更高级的设计述求,所以价值也不可同日而语。

       (一)高频            
       音质层面,
       到了这个级别你要担心声音密度其实是多余的,对于这个级别而言那只是基础能力。
       整个高频区域,从中高频到高频再到极高频,A23无论是在轻声细语还是纵情高歌时,每个音符的迸发感、扎实感、持续力和收尾速度都是信手拈来,微小的细节和庞大的能量都能让你一览无余,在各种音量下她都能气定神闲的保持扎实润泽的声线。
       她在拥有了毫无稀释的密度和庞大的动态冗余之后,更令人欣喜的是她还具有极其精确的音准和四平八稳的平衡,整个频段她都能以极均衡的方式展现,几乎(仅有极轻微、多数时候难以察觉的会加强发烧友所形容的空气感的声染色)找不到任何的突兀点。
       这里单独说一下那一小部分极轻微、多数时候难以察觉的会加强发烧友所形容的空气感的声染色。在高频与极高频部分,她具有极少量的渲染美化,她把原先阳光直射式的表达方式稍稍润化了一点,同时略微增强了一点高频与极高频的空气感和色彩度。使整体音色在保持比较精准的维真派前提下,略微往唯美温暗流靠近一点点。
       更有甚者,她的整个高频区域,在人与音箱处于不同的倾角时,她的平衡度依然保持的很线性,这种在不同聆听角度时只影响声压值不影响平衡度的能力,堪称世间罕有。

       音色层面,A23的高频也是比较精准的维真派,略微往唯美温暗流靠近一点点。

       A23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二)中频           
       音质层面,
       很多顶级音箱的中频密度和动态都会低于高频一截,所以你会看到很多顶级音箱在开发升级版时仅仅是升级了中音喇叭和低音喇叭,有时甚至用多只中低音喇叭来提高系统动态和密度,却很少看到用2只高音喇叭的。
       而A23的中音非常厉害,她不仅有能力贴身跟随高音的声压起伏,毫无压缩毫无变形的再现中频段的信息,密度惊人、解析通透、音准精确、动态豪横。并且在你移动你的听音位置时,她的中音和高音是同步的衰减或增强声压,变形程度极小。这种极佳的相位控制能力,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同级产品中都不常见。

       说实话,如果只是做到高密度、高动态,还不是很难,因为这些素质能力都属于常规性能,只要有足够的硬件成本就可以办到。甚至一款音箱只要堆料堆的够狠就可以让她的动态极限超过PSI同价位产品(这勉强可以算是PSI的一个弱点,就是如果你不在乎超规性能只在乎常规性能,那在同价位你能遇到很多牌子的音箱常规性能强于PSI)。但PSI却直接进入了更高深的超规性能——相位控制技术领域并且大杀四方所向披靡。这才是PSI真正的灵魂所在,真正的价值体现。
       注:
       常规性能为,频宽、动态、失真等等,
       超规性能为,相位、离轴、定位等等。

       怎么形容常规性能和超规性能的差别和价值呢?
       我们就来打个比方,
       比如对美女的定义,
       最直接的常规要求(可谓基础要求),
       美丽的容颜、挺拔的胸部、丰满的美腿、柔嫩的肌肤,
       再进阶到超规要求(可谓深层追求),
       善良的内心、高超的厨艺、高贵的气质、优雅的谈吐,
       你要求越高需要你自身条件越高,要有车有房有现金,不然你只能白日做梦而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她。

       同样道理,如果仅仅是在常规性能上达到PSI高度的音箱产品,是卖不到PSI那么高的价位的,只有超规性能也像PSI这般卓越的音箱,比如Me-Geithain才有资格卖到PSI的价位。

       音色层面,A23的中频也是极精准的维真派。

       A23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三)低频
       A23的低频本身已经很强大了,低频下潜达到了-6db34hz、-1.5db39hz的水平,并且低频的力度和弹性都具有相当水准,而她的低频动态更是强大。我个人认为绝大多数人其实只用2只A23就够了。再往下拓展低频(加A225)需要极大的听音空间和较大的预算。而且最后拓展的那部分低频,只有极少数乐器和电影大片里才会出现,99%的音乐类型都不需要那么深的低频。
       当然,花得起十万的人,可能不在乎再花八万而要把系统组建的更完美,在当今这个生活条件已经大幅改善很多人已经先富裕起来的世界里,这很正常。

       加了A225超低音音箱以后,需要打开A23自带的极低频分频模式(ROLL OFF旋钮,分频点为90hz,衰减强度可选),打开后(以最高衰减为例)理论上A23可以提高三到四倍(9~12db)的动态极限,但如果回放的信号(音乐或电影)具有20~30hz极低频份量时,系统总的动态极限只会提高一到二倍(3~6db),虽然考虑到A23本身动态极限已经很高了,但这个提升依然是非常值钱的,因为,水准越高越难提高这是任何行业通行的规律。
       而当你用不到系统的动态极限时,比如如果你的房间在15平米内,聆听距离在3米内,那你(人类的声压承受能力)最多只能用到A23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动态总量。但是,这个浪费并不是没意义的,因为它换来了更高的声音密度。
       这直接可以在测试图上显示出来。


A23与A23加A225对比


       从测试图中你可以清楚的看到,A23与A225合体并且打开A23的ROLL OFF(以最高衰减为例)时,低频下潜不仅更深,同时极低频、低频乃至中低频的失真曲线也大幅下降了。

       A23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A225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四)整体动态
       说实话我的空间(15平米)已经不足以体现她们的动态极限了。
       我短时间试了试超过我听力承受极限的声压,A23与A225的合体完全没有显示出任何动态压缩,太强了......

       A23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A225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五)音场定位           
       以数据为证,是比较硬气的说话方式。但如果被人误读,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这里我必须声明几点:
       这些图是在不专业的非消声室内测试的图,失真度肯定有别于音箱真实数据。
       所以,大家别拿我的测试图去和别家的图对比并说事,我测的图主要的作用是查看二只音箱的一致性。
       另外,在非消声室内,即使是频响曲线非常平坦的监听音箱测出来的曲线平坦度能有正负6db都非常难得了(如,离墙距离不同会让中低频测试曲线的不同位置出现谷),而低频滚降,在普通家居房间不同位置测量出的结果都有天壤之别,所以不要太计较曲线起伏度。


图1,非消声室实测THD+N



图2,两箱频响对比动态gif图



       1
       用模拟技术实现如此高的精度,服气啊,这让她的声像定位能力达到了超一流境界,仅就这项能力而言,有些同价位产品不一定能有这水准。
       2
       原本我还想说说A23声场内的声像密度很高、大声场的营造能力很强,但考虑到她那么高的价位,好吧,仅就这二项能力而言,做到现在这个水平,这是她份内之事,本就应该那么强大,不然就该被骂了。

       A23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六)整体平衡
       接近极致的平衡,我不敢说100%平衡,但是各个频段的突兀点极其稀少且轻微,用模拟技术实现如此高的平衡度,服气。

       A23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七)系统底噪      
       底噪很小,属于业内同类产品中的优秀水平。

       (八)使用建议     
       虽然她对摆位没有其他音箱那么敏感,但我还是建议使用内凹摆位,毕竟花了这么多钱,要尽可能享用到她100%的魅力才行。

       (九)导购建议
       你是维真派么?你预算充足么?那不用考虑,她就是你命中注定的王妃。
       如果你觉得-6db34hz、-1.5db39hz的低频下潜够用(比如我就觉得在我的环境里够用了),你可以只买2只A23组成一套2.0书架有源音箱系统。
       如果你觉得-6db34hz、-1.5db39hz低频下潜不够用(肯定有很多人比我房子更大更有钱),你可以买2只A23加1只A225组成2.1有源音箱系统。
       如果你觉得想要尽可能完美的纯粹的立体声音响系统(肯定有一些人比我们更会追求完美),你可以买2只A23加2只A225组成2.2有源音箱系统。此时你得到的就是一套顶级的双10寸四分频大型落地有源音箱系统了。

       (十)缺点      
       【不确定的缺点、我个人主观性比较强的看法】
       超级的昂贵。   
      
       【确定的缺点】
       暂时没想到。

       【模糊的缺点】
       暂时没想到。

       总结:
       模拟时代的最后宝藏,
       维真烧友的一生梦想。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 nltz 于 2020-10-22 14:44 发表
矩声X会不会不够力啊,我买不起的,就随便问问
不脑补的话,万元级音源已经到头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宾利伯爵 于 2020-10-22 16:53 发表
版主多次说到“相位控制”,能具体说说起什么作用、听感上相比普通音箱有哪些实际变化?(多数常规音箱并无“相位控制”这个宣传)
1
控制指向性、加强或减少环境反射,减少轴向平衡度变形程度,重整多单元协调性等等。
相位控制有多种,比如这是其中二种:
http://www.tslt.tech/bbs/redirec ... 019&ptid=142982
这种控制中高频指向性、轴向平衡度。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40867
这种控制低频指向性,打散低频驻波。
2
常规音箱有时候也有,但只是蜻蜓点水,因为关系到设计成本。

TOP

引用:
原帖由 宾利伯爵 于 2020-10-23 08:47 发表

指向性控制就是“相位控制”?高音指向性控制一般就是波导、或者更进一步是号角,低音控制箱后反射有me的心形指向控制、8c、kii等利用低音多单元反向抵消等等,倒是没听说过这些产品把它称为相位控制。除了psi,其他高端音 ...
不能这么理解。
他们是从属关系,指向性只是相位控制中的一个部分,是上海和中国的关系。

你提了一个好问题,
我也觉得这个词汇不完美(一开始我想用指向性,但不够完整,还想用超规性能类控制技术,但想想也太拗口了),如果大家有更合适的词汇我很乐意在以后的评测文章中使用。
引用:
原帖由 e9527_cq 于 2020-10-22 14:20 发表
抢沙发!所以A23是6寸的单元,A225是双8寸的单元?
我对高端品牌不是很了解,换个说法如果对比跑车届,PSI A23 A225这个级别,相当于布加迪威航、柯尼塞格One这种顶级梦幻级超跑,还是法拉利488、兰博基尼Aventador这种超跑,或保时 ...
1
A23是8寸,A225是双10寸。
2
我感觉PSI最多算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这个级别吧。上面还有贵很多倍的。比如Shape Audio的Organic Harmony......

TOP

引用:
原帖由 xtgh2004 于 2020-10-25 23:43 发表


不补脑的话,声韵VEGA G2作为音源已经到了尽头的尽头?
音源的物理性能到了尽头以后(其实早就到了,不需要ELEMENT X这个价位,比如X-SABRE Pro也早就到头了)和价位就没关系了。

比如一万六千元的Apogee Symphony I/O 2X6和十几万元人民币一台的梦幻级解码器,单论性能没区别。梦幻级解码器存在的意义是给有钱人脑补的机会。

再比如一万元的Matrix X-SABRE Pro和二万元的MATRIX ELEMENT X,不谈功能单论性能也没区别。MATRIX ELEMENT X存在的意义是提供了数播功能。

这还只是单方面从音源的物理性能上考虑,如果把听音环境大小、个人听觉敏感度考虑进去,标准还能继续降低。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力全开 于 2020-10-26 08:26 发表
嗯嗯。成功被王总编把草拔高。17到23.罗马数字只是加了6.钞票却要翻4倍 。这草是割还是割还是割呢
最后一句说得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力全开 于 2020-10-26 14:57 发表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0.望梅止渴吧,骚年
总编可否点评下23的中频表现和自家的17对比。我知道这样不公平(一个2分频。一个3分频独立的馒头中音),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23强太多。我就是想知道23比17强在哪里? ...
声音密度和动态极限,声压越高差距越大。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力全开 于 2020-10-26 15:39 发表

假如我在2.5米的听音距离,音量控制在70DB左右(其实我想表达在小音量环境下听)。23和17的声音密度的差距会不会变小呢?
声压越低差距越小,70db的话(即使以2.5米的听音距离计算),差距极小可以忽略。

TOP

引用:
原帖由 Paulren 于 2020-10-28 17:37 发表
同样8寸,A23比A21优势大很多吗?这个价差值不?
一般遇到这类问题我的答案是——请详读【退烧指南】第十七条。
但这次我可以轻松的说,大很多,值。

TOP

引用:
原帖由 妙龄光棍 于 2020-12-16 17:47 发表
请教一下王总编,17/21价格也差了几乎两万了,那么这个差价是不是值得呢?a21的听音距离是不是最近也要1.5米开外呢?
1
还是那句话,预算多就值得,预算少就不值得。
2
A21的PSI官方建议聆听距离就是1.5米。
http://psiaudio.cn/monitor/a21

TOP

 25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