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APE和WAV谁的音质好?一个很确定的技术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ghosthead    时间: 2009-12-9 17:19     标题: APE和WAV谁的音质好?一个很确定的技术问题

本文版权归ghosthead和www.tslt.tech所有,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


假定:
1、同样的电脑,同样的硬件设置,同样的听音设备;
2、APE和WAV来自同一CD源,或者干脆,就假定APE是由对比的WAV文件转化而来的,什么高中低压缩率都无所谓了;
3、不同播放器在播放同样扩展类型的音乐文件时,使用的音乐文件相同;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技术派和耳朵派争论着,APE和WAV谁的音质更好;技术派坚持认为他们的音质是一样的,既同样的听音设备听不出区别,可是却鲜有人给出详细的解答,或许懒得列举一堆道理给不懂技术的人看;而耳朵派坚持他们的神耳可以听出APE和WAV文件的区别,甚至是不同硬盘的、同一硬盘不同分区的WAV文件拷贝的音质区别。MY GOD~我敢确定,给这些人现在考电路知识,全部不会超过30分。

下面,我就从技术角度,而又不去涉及太深的领域,来讲解下,为什么说APE和WAV播放,不会有音质差别吧;什么编码、什么驱动,跟我的讨论没有直接关系,下面就会发现了。

首先,说说APE和WAV得关系,FLAC也是一样。举个简单例子,你将WORD文档(A.DOC)压缩为RAR文件(A.RAR),然后再将A.RAR解压为A.DOC,解压前后的A.DOC有区别吗?是的,就像你直观感觉那样,在二进制层次,是没有区别的。他们的区别仅仅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这种概念性的不同。
那么,APE和WAV也是一样,WAV就像是WORD文档,而APE就像是WORD文档的RAR压缩文件;将APE解压为WAV文件后,与原WAV文件在二进制层次是没有区别的,无论你再压缩、解压多少次都是一样,除非你的电脑坏掉了。
用什么来证明?很多人都证明了,WAV-APE-WAV这样转换后,前后的WAV的MD5码和HASH码都是相同的。
不懂什么是MD5码和HASH码???不懂就不要废脑筋,总之它就表明在非常严谨的科学角度,前后WAV文件的二进制表示完全相同。
二进制相同的两个文件,其实,它就是完全一样的;怎么理解呢?你将A.WAV拷贝复制为B.WAV,他们是二进制相同的,就是这个意思了。
有人又问了,为什么播放APE和播放WAV时,FOOBAR显示的码率不同?码率不同不就代表含有信息量不同吗?
NO~在这里,码率不同并不代表信息量不同。试想,你将10000个DOC文件压缩为10000个对应的RAR文件;然后通过网络分别将这10000个DOC文件和10000个RAR文件分两次从甲电脑传输到乙电脑;假设所有的硬件设备都是稳定可靠的,传输协议也是一样的,那么,这10000个DOC文件的传输时间是要多于10000个RAR文件的传输时间的;而他们传输的内容呢?在乙电脑对所有的RAR文件解压后,与那10000个DOC文件还是一样的。
是的,就是这样,FOOBAR显示的码率仅仅为文件体积除以时间的一个参考值罢了,就像网络的传输速率,并不能代表文件的内容和信息量不同。

介绍完APE和WAV得关系,有人要说了,也许在软件处理上,对APE和WAV处理不同,造成了音质差别啊!是有这种可能的,所以我们再从播放器软件着手分析一下,看是不是这样。
先介绍下APE文件的播放流程,看下面这张图:

1、播放器软件,比如FOOBAR\WINAMP\芊芊静听,他们首先从硬盘中读取APE文件到内存中,并做好适当的缓冲;缓冲,就是说开辟一块内存用来存储一段时间的数据,方便解码而不造成停顿,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木桶,读文件是进水,向后面流程输出数据是出水;只要进水速度快于出水,音乐播放就是流畅的,与硬盘品牌无关,与硬盘分区无关了;【从科学上严重打击了一下那些听出不同硬盘不同分区的相同音乐音质不同的人一下】……有点太绕口了
2、缓冲区里的数据,被送给Monkey's Audio解码器进行解码,解码的结果是WAV流;
3、WAV流通过DirectSound\WaveOut\Kernel Streaming\ASIO等方式传送给声卡形成模拟音频,在给放大器;@#¥%……
是不是有人觉得这一堆名词有些熟悉但又不是非懂呢?没关系,到了模拟音频,大家都明白是什么了,之前那些,要从操作系统底层、驱动层、板卡层来理解了;不用管它,不影响我们对APE和WAV关系的讨论。注意,这里也有个内存缓冲木桶,只要进入的WAV流快于送给输出处理的WAV流,播放就是流畅的;播放的结果在也与之前的流程无关的。
再介绍下WAV文件的播放流程,看下面这张图:

1、流程位置1的解释与APE播放时的解释一样,区别仅仅在于读到缓冲区里的是WAV文件信息,而非APE文件信息;
2、播放器可以判断不同的音频编码类型,然后调用不同的解码器进行处理;这里,它判断出了文件是WAV文件,所以,不用再扔给Monkey's Audio处理了;而是仅仅将WAV流给了DirectSound这个输出流程了;
好了,到这里,我们要对比下,播放APE和播放WAV,如果到了DirectSound这里,之后的流程完全一样,已经不受播放软件控制了;所以,只要证明这里的WAV流是一样的,播放APE和播放WAV就应该是一样的了。
APE解码后的WAV流,和直接读取的WAV是一样的,前面已经叙述过了,是不是就证明了APE和WAV应该音质一样呢?
有人又提出问题了:会不会播放软件对APE和WAV在前面的流程中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呢?
答案是否定的,否则人家FOOBAR和WINAMP还搞那么多音效处理DSP干嘛?开发者傻瓜吗?自己再无关紧要的处理一下?追求HIFI播放器的作者,都不会这么无聊的做些没有意义的事的。当然,这种几率还是存在,但微乎其微吧……

最后讨论下刚才提到的DSP吧,看下面这张图:

以播放WAV文件为例,播放APE文件也是同样的道理。
再获得WAV流后,播放器会对WAV流再根据所选插件进行一些处理,以达到不同的音效;
这些处理音效的插件我就不一一列出了,又不是介绍播放软件的说明书@#¥
介绍这个干什么?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但你播放APE和播放WAV如果选择了不同的音效插件,那音质当然就不同了,因为给DirectSound这帮哥们的东西是不一样了吗!

基于以上讨论,我想大多数人,即使对技术不是非常了解,也能大概明白了吧,APE和WAV播放,在文章开头的假设条件下播放,音质应该是相同的。至少在科学技术可以解释(也完全可以解释)的范围内,是相同的。
希望大家可以平和的看完我这篇文章,即使有漏洞,也一起从科学的角度来批判和讨论。
和玄学派讨论科学是行不通的,因为相互的立场就是不同的。
就像一个科学家拿着一本天文学教材去给神父解释,上帝是不存在的。
作者: 狙击熊    时间: 2009-12-9 18:20

晕~~~不过我有比较过,确实听不出来。
有时候320K的MP3声音就足够OK了。
作者: lobetr    时间: 2009-12-9 19:26

支持楼主技术讨论。
个人感觉APE和WAV和FLAC都一样,听不出来什么不同。试过FOOBAR2000和千千静听,WINAMP好多年没用了。
作者: bluehot    时间: 2009-12-11 09:28

其实只要弄明白WAV,APE,FLAC都是无损音频文件,码率不同是压缩比率不同导致的。最终还原都是相同的二进制数字数据流.这是客观上不存在差异的。
而MP3是有损音频文件,是不能还原成最初的无损音频文件的。这是客观上存在差异的。
作者: maxcool    时间: 2009-12-11 09:55

弄那么复杂干吗,想当年,一个双喇叭的收音机已经让我们神牵梦绕了。吧关注点多放在音乐上吧!用心的去享受音符带来的美妙!
作者: yzhll    时间: 2009-12-11 14:24

同意LS观点
作者: 鱼骨头    时间: 2009-12-11 14:40

我也觉得应该是相同的
作者: 无名老僧    时间: 2010-1-7 10:17

牛!!!
作者: 顺境送运煤    时间: 2010-1-14 13:38

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写的太好了。
作者: 王总编    时间: 2010-2-12 17:48

今天刚发现,这个居然漏掉没加精华,太失败了,对不起楼主了,赶紧加。
作者: weiky    时间: 2010-3-18 01:43

同意
作者: gnix    时间: 2010-5-31 13:06

好文。期待楼主多出这样的精品文章。
作者: xxwbboss    时间: 2010-6-1 17:41

我顶。
作者: notebook666    时间: 2010-10-26 12:38

应该楼主说得对
作者: 一阵风儿    时间: 2011-2-15 12:18

我听APE已经黯然销魂了。。。
作者: zjchenwn    时间: 2011-3-11 11:59

我听不出来
作者: jy616471    时间: 2013-2-15 00:07

写得太好了 我喜欢这种自己的观点用证据或者理论来说明的
作者: ynkymkp    时间: 2013-2-15 00:49

其实楼主没必要去表述那么一大堆词证明你的观点
APE就是个无损压缩技术
很简单用WINRAR把WAV压缩成一个包,然后双击打开包,再双击里面的压缩文件,来播放,绝对是一样的效果
如果说APE跟WAV有区别的人,就跟WAV压缩成个包后,就会产生变化,音质就变了
无非就是用什么压缩软件而已,一个是WINRAR解压缩,一个是monkey audio解压缩
作者: oldlamp    时间: 2013-2-20 15:56

单纯就无损的压缩文件解压后能与未压缩达成一致,这点应该没有异议,不然也就没有无损这个说法了。
但是在实际听音中,还是有点差别的,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我们现在的无损压缩文件,大多自原始CD抓轨而来。其实文件在抓轨过程中会发生差错的,所以软件本身就有个容错纠错的过程。如果这些个差错在软件的容错范围内或者通过软件插值能过通过,这个文件也就被我们误认为跟原始文件一致的,其实不然,它已经有了误差。这个文件再被作无损压缩,最多也只是跟已经发生差错(不过已经被容错)的文件一致而已。(所谓插值,其实是对已经无法读取,已经丢失的信息,用一定的算法,一般是按照起前后信息的特征,软件自己推算出最有可能的信息数据补充插入)

2.播放软件在播放文件时,如果是非压缩的PCM_WAV文件,软件只要做一件事,就是读取。而在播放压缩文件时,需要做两件事,先解压,再播放。这会增大系统的负担,对音质是有实际影响的。所以还是放PCM的非压缩文件音质要好一点,同理,压缩率低的也会优于压缩率高的,算法好的,比如FLAC会优于算法差一点的APE。道理不多说了,如果用过其他一些专业的录音软件的应该知道,比如ADOBE AU,这些软件在播放无损压缩文件之前,先会把文件解压存放为一个非压缩的临时文件。所以用过的人都会觉得用AU放出来的音质要好于FOOBAR.但是如果从方便性而言,自然是FOOBAR胜出。

我想,明白了以上原因,我们就可以知道,即使是现在网上所谓的母带级别的文件,非压缩的基本上是抓轨而来,高规格FLAC文件依旧是压缩文件,所以都不是真正的母带文件。

而我们手里大量的非压缩WAV,无损的APE,FLAC文件都不是完美的原始文件,他们品质的好坏视抓轨时使用的设备,技术条件差异其实很大。

所以,要能真正找到优质的音频文件,其实还真不容易呢。

[ 本帖最后由 oldlamp 于 2013-2-20 19:51 编辑 ]
作者: ynkymkp    时间: 2013-2-21 00:14

引用:
原帖由 oldlamp 于 2013-2-20 15:56 发表
单纯就无损的压缩文件解压后能与未压缩达成一致,这点应该没有异议,不然也就没有无损这个说法了。
但是在实际听音中,还是有点差别的,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我们现在的无损压缩文件,大多自原始CD抓轨而来。其实文件在 ...
1:光头在读取CD碟片时 是的 会有偏差 但偏差在现代条件下 越来越小 再加上 纠错算法 更会减小。当光盘信息被抓取到硬盘上后,这个文件就是拷贝个千万遍 不再会有偏差,除非硬件有问题

2:非要说在现在这种电脑硬件速度下 还是要担心 解压过程就会对系统造成负担 然后就会影响音质的话 也不知道担心这种问题的人 知不知道一个叫任务管理器的东西 去看一下 CPU占用率吧 CPU闲的蛋疼

这让我想起了 蝴蝶效应 这个电影   以此推断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就像 我在听歌时 放了个屁 结果 屁的化学元素 跟碟子产生反应了 结果影响到了音质 这个也是正确的
作者: qzh1518    时间: 2014-6-24 17:15

lz妄称技术流,问题想的这么简单。
APE、WAVE有什么区别?
一个词:jitter。
不想多说,自己去补课。
作者: 第六日    时间: 2014-6-24 17:45

引用:
原帖由 qzh1518 于 2014-6-24 17:15 发表
lz妄称技术流,问题想的这么简单。
APE、WAVE有什么区别?
一个词:jitter。
不想多说,自己去补课。
音响网络最大怪像之一:
自己都理解不了的,言必称jitter。
给别人讲不明白的,定叫他人自己去补课。
作者: pansy170    时间: 2014-6-25 10:15

引用:
原帖由 第六日 于 2014-6-24 17:45 发表

音响网络最大怪像之一:
自己都理解不了的,言必称jitter。
给别人讲不明白的,定叫他人自己去补课。
说得好
作者: latteye    时间: 2014-8-2 18:14

引用:
原帖由 oldlamp 于 2013-2-20 15:56 发表
单纯就无损的压缩文件解压后能与未压缩达成一致,这点应该没有异议,不然也就没有无损这个说法了。
但是在实际听音中,还是有点差别的,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我们现在的无损压缩文件,大多自原始CD抓轨而来。其实文件在抓轨过程中会发生差错的,所以软件本身就有个容错纠错的过程。如果这些个差错在软件的容错范围内或者通过软件插值能过通过,这个文件也就被我们误认为跟原始文件一致的,其实不然,它已经有了误差。这个文件再被作无损压缩,最多也只是跟已经发生差错(不过已经被容错)的文件一致而已。(所谓插值,其实是对已经无法读取,已经丢失的信息,用一定的算法,一般是按照起前后信息的特征,软件自己推算出最有可能的信息数据补充插入)

2.播放软件在播放文件时,如果是非压缩的PCM_WAV文件,软件只要做一件事,就是读取。而在播放压缩文件时,需要做两件事,先解压,再播放。这会增大系统的负担,对音质是有实际影响的。所以还是放PCM的非压缩文件音质要好一点,同理,压缩率低的也会优于压缩率高的,算法好的,比如FLAC会优于算法差一点的APE。道理不多说了,如果用过其他一些专业的录音软件的应该知道,比如ADOBE AU,这些软件在播放无损压缩文件之前,先会把文件解压存放为一个非压缩的临时文件。所以用过的人都会觉得用AU放出来的音质要好于FOOBAR.但是如果从方便性而言,自然是FOOBAR胜出。

我想,明白了以上原因,我们就可以知道,即使是现在网上所谓的母带级别的文件,非压缩的基本上是抓轨而来,高规格FLAC文件依旧是压缩文件,所以都不是真正的母带文件。

而我们手里大量的非压缩WAV,无损的APE,FLAC文件都不是完美的原始文件,他们品质的好坏视抓轨时使用的设备,技术条件差异其实很大。

所以,要能真正找到优质的音频文件,其实还真不容易呢
你完全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由自己的幻想开始胡编乱造出一些前提,再以这些前提开始大段的推论。简直就是愚蠢至极!

“其实文件在抓轨过程中会发生差错的” 文件的抓取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错?你把一个 word 文件放在 U 盘里面,拷贝出来,读不出来了么?打开错误了么?哪个点出错了?文档里面少了个标点符号了?
“所以软件本身就有个容错纠错的过程” 你以为搞计算机的是神么?搞算法的是神么?还能纠错的?一个文件原本的内容是 “010101”,硬盘或者U盘或者光盘出错了,读不出了,只能读出“0101”,后面两个就是没了,没了就是没了,没有人会给你填充任何字段。我就是做IT的,我告诉你,计算机的世界里面只有冗余能够挽回数据。也就是除非我保存了多份,不然没有就是没有了。
“而在播放压缩文件时,需要做两件事,先解压,再播放。这会增大系统的负担,对音质是有实际影响的。” 哎呀妈呀,我都无力吐槽了您拿个 2013 年的 i3 CPU 出来,实时解码 APE,CPU 如果占用超过 3% 我就给你跪下了。我不想讨论这 3% 对音质会有什么影响。我只想说 “增加负担” 就会 “影响音质” 这种逻辑是多么的可笑。首先,请定义什么是负担?APE 解码成 PCM 是负担?那么 DAC 对 PCM 做数模转换是负担么?这个负担对音质有影响么?24bit 192kMHz 的音频一定比 PCM 负担更大对吧,数据多了几倍呢,那么音质一定更差了!DSD 音质一定是最差的,为什么?因为 DAC 在解析 DSD 的时候还必须 decode,负担最重了!我看你只能听 8bit 的 mono 了!
作者: pansy170    时间: 2014-8-3 17:13

引用:
原帖由 latteye 于 2014-8-2 18:14 发表


你完全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由自己的幻想开始胡编乱造出一些前提,再以这些前提开始大段的推论。简直就是愚蠢至极!

“其实文件在抓轨过程中会发生差错的” 文件的抓取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错?你把一个 word 文件放在  ...
精辟!
作者: ghosthead    时间: 2014-8-3 17:18

明者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神人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作者: jiqiufeng    时间: 2014-8-4 13:55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作者: lz0772    时间: 2015-8-30 23:57


作者: sgxd0213    时间: 2016-2-19 16:28

在相同条件下,我怎么听着WAV文件格式更好听呢?力度更大……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6-2-23 06:36

引用:
原帖由 sgxd0213 于 2016-2-19 16:28 发表
在相同条件下,我怎么听着WAV文件格式更好听呢?力度更大……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

作者: netmale    时间: 2016-10-15 17:54

我是觉得有一些人故弄玄虚,flac,ape并没有损失音频信号,所以,播放的时候应该是一样的,前提是一个机子,不论是什么机子
作者: changjiang    时间: 2020-5-26 22:33

进来学习一下,技术贴啊!
作者: 潇潇私厨    时间: 2020-6-17 23:25

个人做过多次类似对比,两种格式的音质没什么不同。
作者: HD580    时间: 2020-7-19 14:25

我都是使用APE
作者: viewpro    时间: 2020-7-24 10:38


作者: omnKP    时间: 2020-8-3 12:40

有理有据。
作者: 聚贤    时间: 2024-1-28 13:48

玩HIFI,要时刻保持大脑清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 苏可尼克    时间: 2024-2-28 12:33

思路很清楚
作者: 5454ppt    时间: 2024-3-1 08:57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 ldxy    时间: 2024-4-17 11:17

不搞玄学,理性发烧。
作者: 齐朝飞    时间: 2024-4-26 21:02

是的,很多发烧友发烧的脑子不清醒了。
作者: 96tec    时间: 2024-6-13 13:13

引用:
原帖由 sgxd0213 于 2016-2-19 16:28 发表
在相同条件下,我怎么听着WAV文件格式更好听呢?力度更大……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6-2-23 06:36 发表


干净利落
作者: xtgh2004    时间: 2024-6-13 15:01

引用:
原帖由 96tec 于 2024-6-13 13:13 发表


干净利落
天声论坛的烧友绝大多数都烧的很清醒很理智,只有极个别的脑子烧挖塌了

[ 本帖最后由 xtgh2004 于 2024-6-13 15:07 编辑 ]
作者: LKEEP    时间: 2024-6-13 15:46

引用:
原帖由 xtgh2004 于 2024-6-13 15:01 发表


天声论坛的烧友绝大多数都烧的很清醒很理智,只有极个别的脑子烧挖塌了

作者: 冯弘    时间: 2024-6-13 18:05

引用:
原帖由 xtgh2004 于 2024-6-13 15:01 发表


天声论坛的烧友绝大多数都烧的很清醒很理智,只有极个别的脑子烧挖塌了
+1
作者: 小君君    时间: 2024-6-19 14:35

支持科学发烧。




欢迎光临 天声论坛 (http://tslt.tech/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