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R版请指教:这会不会成为震惊业界的4寸全频单元? [打印本页]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4-9 00:25     标题: R版请指教:这会不会成为震惊业界的4寸全频单元?

[attach]19830[/attach]近日获得了一位友人研发的4寸全频音箱一对。
之前我一直心仪R版推崇的Morel 634,并想找人做一对全频音箱。找过淘宝某商家,被拒绝了,说不做这种和自己理念不合的东西。这次这对4寸箱子,单元属于友人自研,大致技术特点如下(原谅我对技术一窍不通,全是从聊天记录里总结的)
1. 设计目标:做到理论上完美的高刚性振膜
2. 振膜为碳纤维三明治结构的平板振膜。虽然其他厂商有类似构造的产品,但是本振膜有特殊专利构造,力学性能和其他厂商的都有区别。所以能做到其他外观类似的单元做不到的性能:70hz~10000hz能有很理想的性能。70hz以下,以及10k以上,不作为研发目标,因为70-10k基本满足99%的音乐信号重放要求。本系列另有6寸和10寸单元,可用于构成二分频系统。但全频单元就是这个4寸的了。
3. 强磁路,短冲程,大音圈。全系列都是短音圈设计,非常费钕磁。而且都是巨大的音圈.CF4属于不计成本的做法,使用了巨大的音圈,两块48mm直径N52钕磁。
重点来了:实测过程中据说秒杀Morel 634。
技术我实在不懂,不敢多说,怕说错。但是我把这个音箱和kii做了比较,除了低频下潜确实不如,低频量感甚至还胜过kii。整体声音和kii相比没有明显的低档感。









2021年8月15日,天声论坛官方注释:
由于某些回帖非常精彩,此贴转移到【珍贵好帖区】,永久保留。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9 07:51

图片,价位,曲线,一个都没有怎么评论。。

硬要评论一下:
1:你说的,基本不考虑成本的话,都是可能的。
2:可能不太会震惊业界,因为全频喇叭的需求太小了,高成本的小全频喇叭在欧美基本是卖不掉的。
3:秒杀634,以我的标准是不现实的,6寸长冲程的动态上限是4寸不可能挑战的,而动态上限又是小全频的最大限制

可能以人声为主亚洲接受度高一点。亚洲应该可以有市场,如果价格还算理性的话要不帮我留一对?

PS:你说的喇叭,台湾的唐之律的W4-1757SB有一点点相似

W4-1757SB大部分中频频段的失真度比Morel SCM634低,平板铝三明治振膜,也是钕磁,相对比较大的1.5寸短音圈(你那个估计是2寸或者2。5寸音圈?)。我也有一对。不过那个就不贵了,一百多美金出头吧,我入手价好像不到100美金一只

这个喇叭被用在北欧一个应该是接近highend价位的品牌里
[attach]19823[/attach]
[attach]19824[/attach]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21-4-9 10:33 编辑 ]
作者: 王总编    时间: 2021-4-9 08:34

楼主像以前那样(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47021)自己测试下数据就知道了。



如测试数据(3000Hz以下)明显优于以下数据,可视为顶级4寸单元水平。(因为图示喇叭只算中高档水平)
[attach]19825[/attach]
1M85db
[attach]19826[/attach]
1M90db
[attach]19827[/attach]
1M95db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9 09:05

其实达到王总标准的喇叭是有的,也不贵,这个是粉磁长磁路短音圈的,我自己的是钕磁版

95db一米,100hz能达到5% (-26db)

但全频在互调失真方面肯定是吃亏的,4寸玩95db已经很吃力了。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21-4-9 09:07 编辑 ]
作者: 王总编    时间: 2021-4-9 09:06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9 09:05 发表
其实达到王总标准的喇叭是有的,也不贵,这个是粉磁长磁路短音圈的,我自己的是钕磁版

95db一米,100hz能达到5% (-26db)
我示范的那个喇叭也很便宜。如果(说如果是因为那个喇叭厂家不对外出售,仅厂家自用)拿二个喇叭加木箱做对无源音箱做成商品卖的话也就一百美元。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9 09:50

引用:
原帖由 王总编 于 2021-4-9 09:06 发表

我示范的那个喇叭也很便宜。如果(说如果是因为那个喇叭厂家不对外出售,仅厂家自用)拿二个喇叭加木箱做对无源音箱做成商品卖的话也就一百美元。 ...
Q4P是好东西的
我当年测比FOCAL CMS50整体失真低
国内无论QMS还是Fountek的喇叭都是默认配短路环的,失真都挺好的
作者: 王总编    时间: 2021-4-9 09:56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9 09:50 发表

Q4P是好东西的
我当年测比FOCAL CMS50整体失真低
国内无论QMS还是Fountek的喇叭都是默认配短路环的,失真都挺好的
被你看出来是Q4P了。
你看我算的差不多吧?刨除高音喇叭和功放,一百美元差不多吧。

PS:以上仅为举例,不代表我们推荐这个喇叭当全频喇叭做音箱。
PPS:HiVi惠威现在也有很多型号也配置短路环甚至双短路环了。
作者: hifizidan    时间: 2021-4-9 11:24

引用:
原帖由 王总编 于 2021-4-9 09:56 发表

被你看出来是Q4P了。
你看我算的差不多吧?刨除高音喇叭和功放,一百美元差不多吧。

PS:以上仅为举例,不代表我们推荐这个喇叭当全频喇叭做音箱。
PPS:HiVi惠威现在也有很多型号也配置短路环甚至双短路环了。 ...
声荟Q4P?
作者: 王总编    时间: 2021-4-9 11:26

引用:
原帖由 hifizidan 于 2021-4-9 11:24 发表


声荟Q4P?
是的,其实只要是同尺寸同价位(不谈音色)声荟从没怕过谁来拼数据。

PS:如果要谈音色,那可能性就多了,因为音色真他麻的不讲道理,甚至失真仅仅接近-40db水平(不算强)时,音色就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了。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9 11:32

想起来一个素质很全面的四寸,这可能是我已知的性能最强的4寸全频,出自广东的highend喇叭厂wavecor。

https://www.hifisound.de/out/med ... fm2yX4PHQ%3D%3D.pdf

[attach]19829[/attach]
95db失真
作者: 王总编    时间: 2021-4-9 11:53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9 11:32 发表
想起来一个素质很全面的四寸,这可能是我已知的性能最强的4寸全频,出自广东的highend喇叭厂wavecor。

https://www.hifisound.de/out/med ... 2BoXKN%2FpLqGUixuhf ...
这全频喇叭的高频性能太牛了。
作者: hifizidan    时间: 2021-4-9 12:14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9 11:32 发表
想起来一个素质很全面的四寸,这可能是我已知的性能最强的4寸全频,出自广东的highend喇叭厂wavecor。

https://www.hifisound.de/out/med ... 2BoXKN%2FpLqGUixuhf ...
1.这个单元在淘宝搜不到。
2.“出自广东的highend喇叭厂”这句话估计让很多认为hiend喇叭只能欧美产、欧美品牌的发烧友大吃一斤。

作者: heibeish    时间: 2021-4-9 12:23

引用:
原帖由 hifizidan 于 2021-4-9 12:14 发表


1.这个单元在淘宝搜不到。
2.“出自广东的highend喇叭厂”这句话估计让很多认为hiend喇叭只能欧美产、欧美品牌的发烧友大吃一斤。
wavecor的喇叭基本不在国内卖,因为国内崇洋媚外现象还挺严重,顶级国产喇叭在国内没市场。
作者: magicip    时间: 2021-4-9 12:47

引用:
原帖由 hifizidan 于 2021-4-9 12:14 发表


1.这个单元在淘宝搜不到。
2.“出自广东的highend喇叭厂”这句话估计让很多认为hiend喇叭只能欧美产、欧美品牌的发烧友大吃一斤。
淘宝歌美声有卖wavecor的喇叭,但没有那个型号
作者: benny    时间: 2021-4-9 14:00

请教一下版主:
  1、Q4P的气动高音失真度怎么样?我看到淘宝上有卖嘉圣德的气动高音,价格只要几百元,不知道和这个相比怎么样?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 ;abbucket=19#detail

  2、有网友说气动高音和球顶高音相比,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性价比很高,请问这一类的气动高音和常见的球顶高音、比如绅士宝D2010-8511/8513、D2905/930000或950000之类的,相比怎么样?
作者: 王总编    时间: 2021-4-9 14:04

引用:
原帖由 benny 于 2021-4-9 14:00 发表
请教一下版主:
  1、Q4P的气动高音失真度怎么样?我看到淘宝上有卖嘉圣德的气动高音,价格只要几百元,不知道和这个相比怎么样?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 ;abbucket=19#detail

  2、有网友说 ...
1
我在9楼说过,只要是同尺寸同价位(不谈音色)声荟从没怕过谁拼数据。
2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45159
QMS声荟音箱官方THD测试图汇总(里面没Q4P的,Q4P的高音喇叭失真图看3楼)
3
嘉圣德那个卖几百元,已经是中高档喇叭了,失真度应该没问题,估计和声荟差不多。

PS,其实这些海尔高音都已性能过剩了(MH6A的海尔高音动态比BM6A的丝膜高音还高5db),海尔音箱的极限其实是由搭配的中低音单元能力而限制的。你要DIY应该把重点放在挑选一只性能强大的中低音喇叭上。至于高音,买嘉圣德没问题,反正声荟不对外零售喇叭,想买也买不到。
作者: 吴渭    时间: 2021-4-9 14:39

引用:
原帖由 heibeish 于 2021-4-9 12:23 发表

wavecor的喇叭基本不在国内卖,因为国内崇洋媚外现象还挺严重,顶级国产喇叭在国内没市场。
对的,这家厂跟双木三林合作出了一款音箱,音质音色都很好...国内知道的或者说愿意认可的也不多
作者: magicip    时间: 2021-4-9 15:26

引用:
原帖由 吴渭 于 2021-4-9 14:39 发表

对的,这家厂跟双木三林合作出了一款音箱,音质音色都很好...国内知道的或者说愿意认可的也不多
搜了下,4.5寸的桌面箱,挺精致的。
搜他家的产品,还发现了一台A1甲类功放,体积小得不可思议,重量竟然只有2kg,这是什么黑科技啊?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4-9 20:45

发图
[attach]19839[/attach]
测试数据原文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pZxp08zrBk2mrTSAB8KWw
提取码:nvnd
[attach]19834[/attach]
[attach]19835[/attach]
[attach]19836[/attach]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1-4-9 21:05

不贵就卖对呗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4-9 21:21

引用:
原帖由 jimmyheiying 于 2021-4-9 21:05 发表
不贵就卖对呗
不贵,2999一对。补充数据:这个喇叭的mms是14克,远远比传统4寸重,比4寸小炮喇叭都重。箱体容积和mms成反比,所以CF4箱子净容积只有2.4升。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9 21:38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4-9 21:21 发表

不贵,2999一对。
谢谢资料,这个喇叭的冲程是多大?磁路多长,音圈多长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4-9 21:44

+-5mm冲程,14mm磁路,4mm音圈。音圈直径2英寸(50.8mm)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9 21:58

是冲程最好的4寸全频喇叭之一了,和它冲程一样长的只有W4-1879

14g的mms有点惊人,怎么会这么高?比之前的4寸振膜最重的Purifi的PTT4.5W还高。

8khz可能响应需要优化下就更好了。可以尝试在振膜背部加位置随机的重量块试试
引用:
原帖由 hifizidan 于 2021-4-9 12:14 发表


1.这个单元在淘宝搜不到。
2.“出自广东的highend喇叭厂”这句话估计让很多认为hiend喇叭只能欧美产、欧美品牌的发烧友大吃一斤。
那个WF120CU07 4寸喇叭是特供欧洲的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4-9 22:16

我完全不懂技术啊。拷贝粘贴如下:5mm厚的三明治振膜,能不重么?采用如此厚重的振膜,意图在于提高活塞振动上限,尤其时大功率下的有效上限。该喇叭把第一分割振动频率推高到了14KHz,在耳朵有效感知范围内可以说完全消灭掉了盆分裂。

继续拷贝:它的设计目标只有一个:刚体。声学理论成立的前提就是刚体。如果做不到刚体,则实际结果达不到理论值。CF4在满载时频响曲线依然不变,充分说明了刚体振膜的必要性。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9 22:32

看实测,最高的一个分割震动mode我理解是8khz,不是14khz,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这个情况下阻抗曲线有说服力的。

根据物理学,实际上是这样的,刚体并不是我们脑子直觉想的,一块砖头就是刚体,那我们干脆用砖头来做振膜。。。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振膜是音圈一条线驱动的,振膜越重,他运动维持需要的驱动力越大。如果我们无限加厚振膜,刚性自然就无限提高了,但重量也提高了,同样震动需要的驱动力也成正比的无限提高。最后我们发现分割震动的频率并没有提高。

所以实际上,音频方面,一张纸可能比一个铝膜的相对刚性还高,因为纸虽然没有铝硬,但纸比铝轻的更多。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4-9 23:05

用砖头来做振膜肯定是不对的,有点抬扛的意思了。友人正在打回复,打完我贴上来。

恩算了,还是不一一争辩了。作为一个学过材料力学的建筑师,我感觉 R版比较熟悉扬声器,但是对更基础的材料力学知识是不大熟悉的。砖头不是一个合适的比喻。。。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9 23:08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4-9 23:05 发表
恩算了,还是不一一争辩了。作为一个学过材料力学的建筑师,我感觉 R版比较熟悉扬声器,但是对更基础的材料力学知识是不大熟悉的。砖头不是一个合适的比喻。。。 ...
俺同济土木工程的,这个专业排名应该也是世界第一了,当然俺早就改行码农了。

结构力学,计算力学,有限元,材力都学过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21-4-9 23:11 编辑 ]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4-9 23:17

哦失敬失敬,专业人士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9 23:24

我业余的呀

砖头确实是个业余比喻,考虑可能其他网友好理解。

对你们这种学过力学的确实不是个好比喻,尤其对你那位专业的做单元的朋友确实是个欠妥的比喻

你们用finecone来模拟振膜吗?还是什么有限元模拟软件

给你们提供一个小思路吧,希望你们成品发售成功

前面提的通过非对称重量块改进曲线

https://www.speakerdesign.net/mi ... /kef_midwoofer.html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4-9 23:34

我觉得啊,这个非对称重量块是应对这种刚度比较小的振膜的。对于我朋友这个接近刚体的振膜而言似乎没有必要。
我是买家。我朋友是研发者。真正的销售者是投资商。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9 23:53

你们的14khz的第一个分割震动频率是模拟出来的吗?

平板振膜理论刚性其实不容易做的
http://resources.prismsound.com/ ... fness_ALMA_2003.pdf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4-10 01:26

让我朋友注册个账号来说明技术问题吧。他应该用这个lyticaster用户名。

因为我懂点材料力学,但是不懂扬声器和电学,所以我只能说说关于这个砖头的事情 。简单的说:14克的超常规mms(是叫平均振膜质量吧),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也就是说,因为振膜做出了超常规的刚性,所以它也具备了超常规的重量。但这个刚性不是靠加大重量做出来的。
就工程设计而言,肯定要追求的是“最大刚度下的最小质量”,而不是“最大质量”。所以所谓像砖头一样越重越好的比喻显然是不恰当的。
如果在高刚性的前提下,重量可以再轻一点,甚至可以和其他常规振膜一致,那当然是更好的工程成就了。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0 08:55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4-10 01:26 发表
让我朋友注册个账号来说明技术问题吧。他应该用这个lyticaster用户名。

因为我懂点材料力学,但是不懂扬声器和电学,所以我只能说说关于这个砖头的事情 。简单的说:14克的超常规mms(是叫平均振膜质量吧),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
知道你这个设计思路。
有些highend厂家也是这么做的。YG acoustic的BilletCore就是用一个大铝块削出一个实心的铝块振膜出来。振膜本身不含音圈重30g(应该是5-6寸喇叭?)

https://portier-hifi.ch/wp-conte ... letCore_March18.pdf

我的意见是,可能和直觉的想法不太一样的是,你拿一个模拟软件,比如Finecone,把玩一下应该会发现,增加振膜的刚性(厚度)并不会提升这个振膜的分割震动频率。这个可能是有点反直觉的。
作者: 王总编    时间: 2021-4-10 09:57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4-10 01:26 发表
让我朋友注册个账号来说明技术问题吧。他应该用这个lyticaster用户名。

因为我懂点材料力学,但是不懂扬声器和电学,所以我只能说说关于这个砖头的事情 。简单的说:14克的超常规mms(是叫平均振膜质量吧),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
我代表天声论坛来欢迎lyticaster同志,啪啪啪。

搞技术的生力军能加入大家都很高兴。啪啪啪。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1-4-10 10:00

喇叭定型没?定型了我买一对。价格可以稍微理性一点就更好了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4-9 00:25 发表
19830近日获得了一位友人研发的4寸全频音箱一对。
技术我实在不懂,不敢多说,怕说错。但是我把这个音箱和kii做了比较,除了低频下潜确实不如,低频量感甚至还胜过kii。整体声音和kii相比没有明显的低档感。
首先希望不要误会,我买这对喇叭不是因为上面这句话。
我也可以简单解释一下:
其实也不奇怪,在中,近距离下,很多音箱都确实表现不出太明显的差距,只是不可避免的音色差异,设计上人为造成的差异为主。
我相信性价比很高的上了四五千元的音箱,也能够满足90%的需求了(除了低频),无止境追求极限的烧友少之又少,能听出其中奥妙的烧友就更加少了。

如果把它们都放到了理想的听音室,拉开距离和音量,小喇叭就会露馅了。但反过来想,让它永远都不会露馅就行了。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1-4-10 10:14 编辑 ]
作者: lyticaster    时间: 2021-4-10 10:11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10 08:55 发表


知道你这个设计思路。
有些highend厂家也是这么做的。YG acoustic的BilletCore就是用一个大铝块削出一个实心的铝块振膜出来。振膜本身不含音圈重30g(应该是5-6寸喇叭?)

https://portier-hifi.ch/wp-content/uploads/ ...
这个嘛,喇叭界的软件肯定有问题。我用Ansys来分析,结果表明分割振动频率和均质板的厚度就是线性关系。抗弯模量这个参数主要还是取决于截面高度(厚度),材料应该尽量集中在上下两面而不是均匀分布。这一类例子太多太多,比如工字钢轨,钢箱梁等等。
三明治振膜由于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也无法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不过靠实验来积累数据,也不算多难的事情。作为结果,我很肯定的告诉你,就是越厚,1/4波长和1/2波长共振频率就越高。1/4波长共振和驱动源是同相振动,表现为高的输出峰值。1/2波长共振一半同相一半反相抵消了振动,显示为深谷。
CF4是综合了成本和有效频率范围的折衷设计,要推高到20K以上,又贵又没实用价值。
引用:
原帖由 jimmyheiying 于 2021-4-10 10:00 发表
喇叭定型没?定型了我买一对。价格可以稍微理性一点就更好了


首先希望不要误会,我买这对喇叭不是因为上面这句话。
我也可以简单解释一下:
其实也不奇怪,在中,近距离下,很多音箱都确实表现不出太明显的差距,只是不可避 ...
事实上我最希望的就是进消声室比较,吸收的越彻底越不怕,越容易和其他喇叭拉开差距。
这种准刚体振膜的喇叭第一次出声时,连我这个设计者都被颠覆了。
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正常的。软振膜突然启动时,等于是往池塘里投入一颗石子,水波慢慢的扩散出去。刚体振膜就等于结冰的池塘上扔一块大石头,裂纹瞬间扩展到岸边。
我自己的听音室就是全吸音的,22平米60立方米容积的房间内塞入了12立方米的高密度聚酯棉,底噪低于10dB,在这样的环境里器材的缺点就全部暴露,这才去重新折腾各部件,于是就有了CF4.
作者: yaoyifeng1    时间: 2021-4-10 12:50

这个箱子是导向的吗?
悬边单独单元的和装箱的有一些不同?
引用:
原帖由 lyticaster 于 2021-4-10 10:22 发表

事实上我最希望的就是进消声室比较,吸收的越彻底越不怕,越容易和其他喇叭拉开差距。
这种准刚体振膜的喇叭第一次出声时,连我这个设计者都被颠覆了。
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正常的。软振膜突然启动时,等于是往池塘里投入一颗 ...

作者: lyticaster    时间: 2021-4-10 13:37

引用:
原帖由 yaoyifeng1 于 2021-4-10 12:50 发表
这个箱子是导向的吗?
悬边单独单元的和装箱的有一些不同?
是倒相箱。
不装箱是没低音的。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0 20:55

引用:
原帖由 lyticaster 于 2021-4-10 10:11 发表

这个嘛,喇叭界的软件肯定有问题。我用Ansys来分析,结果表明分割振动频率和均质板的厚度就是线性关系。抗弯模量这个参数主要还是取决于截面高度(厚度),材料应该尽量集中在上下两面而不是均匀分布。这一类例子太多太多,比如 ...
从Ansys,以及你说话的风格,看来我们搞工程背景的

你说的厚度和工字钢的比喻,在你的这个平板振膜的设计思路下肯定是成立的,平板振膜的受力机制和锥盆是不同的。

打个比喻,就是一个平板简支梁和一个拱桥的受力区别,简支梁是抗弯的,当然厚度越大越好,但拱桥是均匀受压的,没有弯矩的需求。拱桥的反面就是索膜结构也是均匀受拉的,也没有弯矩的。

平板振膜的机制是bending wave,刚性来自于振膜自身的抗弯能力,锥盆的刚性是来自于锥盆这个几何形状。这个就像我们搞结构的都知道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这个机制有区别,他们传播的速度也有区别。你这个相当于是横波原理。
作者: lyticaster    时间: 2021-4-10 22:03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10 20:55 发表


从Ansys,以及你说话的风格,看来我们搞工程背景的

你说的厚度和工字钢的比喻,在你的这个平板振膜的设计思路下肯定是成立的,平板振膜的受力机制和锥盆是不同的。

打个比喻,就是一个平板简支梁和一个拱桥的受力区别,简支 ...
平板可以把问题简化。
锥盆或者拱桥有另外个问题,受力的不对称性。
还有一个要到超声波领域才能了解的问题,形状因子。
刚好我就是搞功率超声波的,超声波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元件叫变幅杆,其实就是机械放大器。对于圆锥或者指数型锥体来说是有传递频率上限的,该上限和锥体外形比例有关,高于上限后声波在侧面反射导致无法传输出去。
平板只需无脑提高比刚度就行了,无需考虑那么复杂的问题。
举个实例,这对小箱曾经放在汕头音响协会鉴赏过,协会的左右侧墙是非对称反射特性,结果导致声像中心偏向强反射一侧。
但协会其他的音箱就没有这个现象,你仔细品。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0 22:16

平板振膜的指向性确实是最宽的。TB的平板单元,还有BMR都这样 https://www.tectonicaudiolabs.com/audio-components/bmr-speakers/

我觉得挺好的,市场需要不一样的产品,如果是按锥盆的设计思路必然又收敛回到那个大家都一样的产品思路上面
作者: lyticaster    时间: 2021-4-10 22:25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10 22:16 发表
平板振膜的指向性确实是最宽的。TB的平板单元,还有BMR都这样 https://www.tectonicaudiolabs.com/audio-components/bmr-speakers/

我觉得挺好的,市场需要不一样的产品,如果是按锥盆的设计思路必然又收敛回到那个大家都 ...
如果做盆始终能保持整体振动,指向性其实不差的。所以在实际工作状态中发生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BMR是另外一种原理了,是刻意利用分割振动,CF4则是大力出奇迹的典型。
作者: 扎贰彩夫    时间: 2021-4-11 09:39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9 09:50 发表

Q4P是好东西的
我当年测比FOCAL CMS50整体失真低
国内无论QMS还是Fountek的喇叭都是默认配短路环的,失真都挺好的
R版能不能给CMS50个简评,网上都比较极端。我现在用做电视伴音,有时听流行人声,没有其它用途。自我感觉声音还是有点蒙,不清澈。偏高音的部分个别频率有些刺(比如听谷村新司、五轮真弓时),低音对我足够了,老婆子讨厌低音。
想知道这个是偏暗还是偏暗,多说下缺点,使用时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虽然我是低要求者,还是想多了解些,谢谢了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1 10:27

引用:
原帖由 扎贰彩夫 于 2021-4-11 09:39 发表

R版能不能给CMS50个简评,网上都比较极端。我现在用做电视伴音,有时听流行人声,没有其它用途。自我感觉声音还是有点蒙,不清澈。偏高音的部分个别频率有些刺(比如听谷村新司、五轮真弓时),低音对我足够了,老婆子讨厌低音。
想 ...
声音有些生硬,透明度不太高,感觉金属箱声染色可能没有处理好。单元方面,喇叭磁路设计失真度很一般

优点当然也有,做工非常优秀
作者: lipusibuxiu    时间: 2021-4-11 20:17

对同系列6寸单元更有兴趣,10寸又是怎样的?如果用6寸做中低,在高音单元的搭配上有什么讲究吗?
作者: 吴渭    时间: 2021-4-11 20:19

10寸做中低的话,中高频能到多少Hz??还有看到这个价格...是不是会阻碍产品的推广??
作者: lyticaster    时间: 2021-4-11 20:56

引用:
原帖由 lipusibuxiu 于 2021-4-11 20:17 发表
对同系列6寸单元更有兴趣,10寸又是怎样的?如果用6寸做中低,在高音单元的搭配上有什么讲究吗?
实际上6寸,10寸均为全频单元,但由于离轴的限制,肯定不能像4寸那样单打独斗。
高音单元也开发了1.5寸(38mm)同结构单元,频响范围可以覆盖500Hz~45KHz,简单的3000Hz一阶分频就行了。投资方是不打算零售单元的。
作者: lyticaster    时间: 2021-4-11 21:01

引用:
原帖由 吴渭 于 2021-4-11 20:19 发表
10寸做中低的话,中高频能到多少Hz??还有看到这个价格...是不是会阻碍产品的推广??
10寸是正方形的单元,性能为全频,目前近场测试频响可达27Hz~28KHz,远场未知,等待消声室检测结果。冲程长达+-12mm,短音圈设计,音圈直径达127mm。
价格方面来说,本系列为高成本制作,成本还在同口径的魔雷SCM之上,所以我不认为这个价格很高。至于销量方面,让投资方去操心就好了,也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作者: 扎贰彩夫    时间: 2021-4-13 14:02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11 10:27 发表


声音有些生硬,透明度不太高,感觉金属箱声染色可能没有处理好。单元方面,喇叭磁路设计失真度很一般

优点当然也有,做工非常优秀
怕占版面资源,一直没过来道谢。再次谢谢
整体而言,我个人用得还算满意,基本上属于差一口气的感觉。至于做工,其实有点一言难尽,我买的是一手全新行货,到家后,一只音箱的电源按钮有问题,换了一只。用了二三年,有次拿下保护罩,发现一个高音喇叭上有个半个小米粒大小的小坑,虽然不影响声音,心里总是不舒服。另外,睡眠模式的红灯真是亮瞎眼,音量旋钮表面采用了塑胶之类的东西,时间久了以后很粘手,跟PS2手柄蘑菇头的材质类似。估计酒精可以清除掉,也懒得弄。基本上,我还是相信是国外手工制作的啦。好的一方面是铝壳子非常结实,给人很放心的感觉,体积也不算大,不影响看电视。
另,想请教R版一下,能否描述一下电影院的声音特性?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3 21:18

https://www.jdbbs.com/thread-8605973-1-1.html
作者: benny    时间: 2021-4-13 23:40

感觉这种高刚性的平板振膜单元,比较适合用在全频或者高音单元上,能够解决高频的分割震动问题。
二分频音箱,用做中低音的话、似乎成本也比较高哈。。

理想的设计,是平板振膜高音+大尺寸的锥盆中低音。
作者: mogu1986    时间: 2021-4-14 00:13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13 21:18 发表
https://www.jdbbs.com/thread-8605973-1-1.html
普兰老师的帖子把我看醉了
这个系列的喇叭10+4+高音做成3分频才是究极体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4 00:54

信息也比较多了,发表下我个人的观点
1:我们搞工程都知道,理念虽好,最后产品出来还是要数据检验实证,有时候理念和数据不完全吻合还要分析迭代。
如果设计概念基于无分割振动的理念的话,建议用设备验证,用数据来说话。Klippel激光扫描仪就是最好的工具之一:
http://www.eavaudio.com.cn/Index.php?c=msg&id=512




2:分割振动和频率有关,无论锥盆,平板,在低频都都是活塞振动,关键还在于高频。高频分割振动必然反映在频响曲线上。一般来说,硬盆高频共振峰的频率除以2之下的频率可以认为是活塞运动频率。比如下图这个Seas 5.75寸镁盆,共振峰为6.5khz,可以认为活塞运动频率为3.25khz以下。

离轴响应曲线可以间接验证,活塞运动频率范围内,随着频率提升,指向性是单调提升的。活塞频率之上,离轴频响呈现出相对混乱的特征。下图这个单元的离轴曲线在4khz以下都是均匀规律的,这也是活塞运动的特征之一。


3:从频响曲线来看,这个平板碳纤维喇叭的分割共振峰在8khz左右,活塞运动有效频率从曲线看在3~4khz以下,和锥盆喇叭相比我没有看出后非常本质的区别,大部分硬盆的4寸锥盆喇叭还能实现更高频率的共振峰,也就是更大范围的活塞运动频段。可能还需要等待消声室方式的评测来获得更多细节,例如离轴响应等。

希望可以补充数据解答这些疑惑。

我个人支持创新的理念和工程设计,感情上确实不希望显得有些负面,希望设计者推出经过数据实证的颠覆性的产品。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21-4-14 09:00 编辑 ]
作者: lyticaster    时间: 2021-4-14 16:03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14 00:54 发表
信息也比较多了,发表下我个人的观点
1:我们搞工程都知道,理念虽好,最后产品出来还是要数据检验实证,有时候理念和数据不完全吻合还要分析迭代。
如果设计概念基于无分割振动的理念的话,建议用设备验证,用数据来说话。Klippel ...
不看喇叭构造的?
你贴的那张图上的谐振峰,实际上是“防尘罩谐振”
音圈在节圆位置驱动时,内外两部分才具有相同的谐振频率且为最大值。节圆直径=0.667振膜直径.CF4就是节圆驱动型的,只有唯一的一组谐振点且准确按照倍频程分布。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4 21:07

引用:
原帖由 lyticaster 于 2021-4-14 16:03 发表

不看喇叭构造的?
你贴的那张图上的谐振峰,实际上是“防尘罩谐振”
音圈在节圆位置驱动时,内外两部分才具有相同的谐振频率且为最大值。节圆直径=0.667振膜直径.CF4就是节圆驱动型的,只有唯一的一组谐振点且准确按照倍频 ...
实际上我贴那个图的喇叭根本就没有防尘罩,是相位塞喇叭

构造就是看着玩,实际上东西好不好看疗效,疗效临床看数据。
作者: 百里屠苏    时间: 2021-4-15 03:45

自己不会做全频音箱,有哪些店可以买到靠谱的呢?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9 07:51 发表
图片,价位,曲线,一个都没有怎么评论。。

硬要评论一下:
1:你说的,基本不考虑成本的话,都是可能的。
2:可能不太会震惊业界,因为全频喇叭的需求太小了,高成本的小全频喇叭在欧美基本是卖不掉的。
3:秒杀634,以我的标准是不现 ...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5 09:41

引用:
原帖由 百里屠苏 于 2021-4-15 03:45 发表
自己不会做全频音箱,有哪些店可以买到靠谱的呢?
假设你不太了解全频想尝试下吧,4寸是个不错的选择。4寸我个人大体分轻盆,中盆和重盆吧
1;轻盆,可以尝试fostex单元,没低音,亮丽
2:中盆,唐之律(德川?),马克全频都有金属盆和纸盆的各种产品,特点是有一定的低音冲程,相对平衡
3:重盆,想来好像只有楼主推介的这款产品。我觉得lyticaster这款4寸全频很有可能是低音最强的4寸全频,可能没有之一。楼主玩的高档货可能接近全网数一数二,我想你可以详细他的判断吧。
作者: lyticaster    时间: 2021-4-15 14:24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14 21:07 发表


实际上我贴那个图的喇叭根本就没有防尘罩,是相位塞喇叭

构造就是看着玩,实际上东西好不好看疗效,疗效临床看数据。
除了振膜共振外,还有个共振叫“音圈纵向1/2波长共振”,满足共振条件时,mms可以被极大的抵消,但是高于共振频率的信号就会被大幅度衰减。
晚点我放一条CF4扫描到50Khz的曲线上来,一目了然。
[attach]19867[/attach]

[ 本帖最后由 lyticaster 于 2021-4-15 15:26 编辑 ]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5 19:28

谢谢。发个老外的高价货娱乐下,一万两千欧一对。平板振膜,单喇叭,全频。35-28khz(官方)
http://camerton-audio.com/binom-1





内磁,双钕磁,夹板有反磁路调制的机制,类似ATC的SL。考虑比较周全


高频仅音圈内部工作


喇叭频响。感觉做了很多平滑。能看出来的阻抗曲线,电感很低,和ATC带SL完全不同。结合了SL和短路环的构造。
[attach]19870[/attach]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21-4-15 22:30 编辑 ]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1-4-15 19:36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4-15 19:28 发表
谢谢。发个老外的高价货娱乐下,一万两千欧一对。平板振膜,单喇叭,全频。35-28khz(官方)
http://camerton-audio.com/binom-1


https://6moons.com/wp ...
黑暗料理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5 20:49

引用:
原帖由 jimmyheiying 于 2021-4-15 19:36 发表

黑暗料理
其实我个人觉得他设计理念和用料都没什么问题.. 除了价格
作者: e9527_cq    时间: 2021-4-16 00:08

R版,那应该就是Hi-end级别的单元了吧?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6 08:23

引用:
原帖由 e9527_cq 于 2021-4-16 00:08 发表
R版,那应该就是Hi-end级别的单元了吧?
你说我后来贴那个Camerton 5寸全频?

价位这事我没法评论, 就单元本身来说用料做工应该算highend思路的。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21-4-16 08:27 编辑 ]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4-16 18:35

振膜居然是一张木头。材料的各向异性应该有点问题吧,虽然定性不定量的猜测都是耍流氓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4-16 20:46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4-16 18:35 发表
振膜居然是一张木头。材料的各向异性应该有点问题吧,虽然定性不定量的猜测都是耍流氓
材料的各向异性对声学来说一般是好事。

比如编织盆(包括碳纤维盆)就是各向异性的。编制带方向强度高,45度角强度低。传播声速也不同。这点B&W早就在利用了。

绅士宝的椭圆音圈就要人为产生各向异性。
作者: mator    时间: 2021-5-17 09:28

就算你20HZ到20KHZ再平,一个喇叭把所有音域都包了,效率也不行,间接失真就大了。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5-18 11:08

引用:
原帖由 mator 于 2021-5-17 09:28 发表
就算你20HZ到20KHZ再平,一个喇叭把所有音域都包了,效率也不行,间接失真就大了。
绝大部分耳机也是一个喇叭包了全部的频率

只要动态余量够大,整体设计失真度低就没问题。

不存在间接失真和直接失真这个说法。
作者: 吴渭    时间: 2021-5-18 15:44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5-18 11:08 发表
绝大部分耳机也是一个喇叭包了全部的频率

只要动态余量够大,整体设计失真度低就没问题。

不存在间接失真和直接失真这个说法。
但那频响曲线......真的不算平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5-18 21:39

引用:
原帖由 吴渭 于 2021-5-18 15:44 发表

但那频响曲线......真的不算平
那就看设计水平了。全频喇叭确实有频响比较平直的,或者至少是比较好修正的。
比如我10楼发那个4寸

其实耳机也没几个是频响平的
作者: 吴渭    时间: 2021-5-18 22:29

R版怎么看这个喇叭:http://www.tb-speaker.com.cn/products/w6-1916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5-18 22:49

引用:
原帖由 吴渭 于 2021-5-18 22:29 发表
R版怎么看这个喇叭:http://www.tb-speaker.com.cn/products/w6-1916
还行吧,配置不错,TB的官方曲线一直有些问题,实测曲线不一定比FEA18RCZ这种好。
[attach]19934[/attach]

如果你对6寸全频感兴趣,又对曲线平直度有一定要求,推荐你看看Fostex FE168NS,这是高音杯喇叭中曲线最平的之一。
https://www.madisoundspeakerstor ... range-sigma-series/
作者: 吴渭    时间: 2021-5-18 23:44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5-18 22:49 发表


还行吧,配置不错,TB的官方曲线一直有些问题,实测曲线不一定比FEA18RCZ这种好。
19934

如果你对6寸全频感兴趣,又对曲线平直度有一定要求,推荐你看看Fostex FE168NS,这是高音杯喇叭中曲线最平的之一。
https://www.madiso ...
Fostex FE168NS好是好......淘宝有得卖的么?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5-19 11:49

引用:
原帖由 吴渭 于 2021-5-18 23:44 发表

Fostex FE168NS好是好......淘宝有得卖的么?
如果限于TB,你可以看看他们家的W8-1772或者W8-1808,两个曲线都不错,一个长冲程一个短冲程,个人推荐短冲程的版本
作者: 吴渭    时间: 2021-5-19 14:54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1-5-19 11:49 发表


如果限于TB,你可以看看他们家的W8-1772或者W8-1808,两个曲线都不错,一个长冲程一个短冲程,个人推荐短冲程的版本
好像这个需要80L左右的箱体...不知道能不能设计小巧一点
作者: fidodido    时间: 2021-5-24 11:40

虽然觉得价格不是很合适,还是支持下国产单元。
作者: 香江华一哥    时间: 2021-6-3 14:10

价位超出我的能力了
作者: 美丽的小小    时间: 2021-6-16 20:13

太贵了吧?
作者: 蓝色多瑙河    时间: 2021-7-2 15:37

支持一下。
作者: 从蒙古来    时间: 2021-7-5 19:24

确实贵,但还是期望能遇到。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7-10 00:11

有人给我发消息问哪里能定制。其实我发现它已经在淘宝出售,搜索 亦空 标价2999一对,但是似乎实际上比这个低。
为啥我会知道呢,因为我那对被烧坏了。。。。似乎是被我买的某T牌前级输出直流(前级故障了),然后经后级放大。。。于是就把音箱烧坏了。我又去淘宝买了一对,客服说的。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7-10 21:11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0 00:11 发表
有人给我发消息问哪里能定制。其实我发现它已经在淘宝出售,搜索 亦空 标价2999一对,但是似乎实际上比这个低。
为啥我会知道呢,因为我那对被烧坏了。。。。似乎是被我买的某T牌前级输出直流(前级故障了),然后经后级放大。。 ...
小喇叭可以加个大电容保护一下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7-11 00:25

我靠,有点过于悲剧,我发现不但音箱坏了,我一对十万买来的后级也烧坏了。。。这3600元的T牌前级直接烧掉了我十万多元的东西。。。威力无穷啊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1-7-11 07:28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1 00:25 发表
我靠,有点过于悲剧,我发现不但音箱坏了,我一对十万买来的后级也烧坏了。。。这3600元的T牌前级直接烧掉了我十万多元的东西。。。威力无穷啊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7-11 11:06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1 00:25 发表
我靠,有点过于悲剧,我发现不但音箱坏了,我一对十万买来的后级也烧坏了。。。这3600元的T牌前级直接烧掉了我十万多元的东西。。。威力无穷啊
壕,gdp拉起来靠你了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7-11 21:06

某T牌暂时不认帐,说前级不可能烧坏音箱的。正常的前级确实不可能烧坏,但是坏掉的呢?
我朋友说是前级电路板坏了,输出了直流导致。电路我完全不懂啊。
某T,就是托品。。。有点失策的一点是,我把坏了的前级退回去了,因为当时以为只是音箱烧了。前级3600,音箱2000多,似乎犯不着花精力为了让托品赔偿音箱而保留前级当证据。但是十万元的后级被烧了就是另一回事了,应该保留证据的。可惜,我发现得太晚了。

[ 本帖最后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1 21:08 编辑 ]
作者: benny    时间: 2021-7-11 21:22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1 21:06 发表
某T牌暂时不认帐,说前级不可能烧坏音箱的。正常的前级确实不可能烧坏,但是坏掉的呢?
我朋友说是前级电路板坏了,输出了直流导致。电路我完全不懂啊。
某T,就是托品。。。有点失策的一点是,我把坏了的前级退回去了,因为当时以 ...
哥们真悲催,为啥用十多万的后级、去推两千多的音箱,还配个山寨前级呢?这么搭配不合人命币啊。。

这种情况应该卖家很难认帐。。
作者: 吴渭    时间: 2021-7-11 22:26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1 21:06 发表
某T牌暂时不认帐,说前级不可能烧坏音箱的。正常的前级确实不可能烧坏,但是坏掉的呢?
我朋友说是前级电路板坏了,输出了直流导致。电路我完全不懂啊。
某T,就是托品。。。有点失策的一点是,我把坏了的前级退回去了,因为当时以 ...
10几万的后级输入直流信号它居然一无所知?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7-12 23:34

引用:
原帖由 benny 于 2021-7-11 21:22 发表


哥们真悲催,为啥用十多万的后级、去推两千多的音箱,还配个山寨前级呢?这么搭配不合人命币啊。。

这种情况应该卖家很难认帐。。 ...
这对后级是买来推 pMC MB2i的。后来MB2i出掉了。这对后级还留着。本来是想收一对Salon2来配这对后级的。后来听说朋友研发了很牛的全频音箱,也不贵,就先买了一对来玩玩。
作者: 百里屠苏    时间: 2021-7-13 09:02

然后玩崩了?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2 23:34 发表


这对后级是买来推 pMC MB2i的。后来MB2i出掉了。这对后级还留着。本来是想收一对Salon2来配这对后级的。后来听说朋友研发了很牛的全频音箱,也不贵,就先买了一对来玩玩。 ...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7-13 12:32

今天拓品回复:检测之后发现是运放烧了。
开发音箱的大佬说:运放烧了就出直流,至少15V。放大器输入级如果没有特殊措施的话,是不能承受这么高的直流电压的。拓品大概使用了低增益很容易自激的运放。比如AD797,增益很低时很容易自激.
大佬说他自己设计功放的时候已经不用运放了。

[ 本帖最后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3 12:50 编辑 ]
作者: benny    时间: 2021-7-13 22:27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3 12:32 发表
今天拓品回复:检测之后发现是运放烧了。
开发音箱的大佬说:运放烧了就出直流,至少15V。放大器输入级如果没有特殊措施的话,是不能承受这么高的直流电压的。拓品大概使用了低增益很容易自激的运放。比如AD797,增益很低时很 ...
哥们和TP交涉得怎么样了?TP答应赔多少钱??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21-7-13 22:37

所以10万的后级是没有输入耦合电容的?

之前记得劲浪SM9也是这个设计卖点。

但看来是有风险的
作者: greenton008    时间: 2021-7-13 23:34

根本就没有去交涉。感觉把握不足。而且还傻乎乎的把最重要的证据发给对方了。
既没有保留现场,也没有保留证据。
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完全没想到后级烧了。音箱很便宜所以懒得去索赔,想着把东西退掉就完事
引用:
原帖由 benny 于 2021-7-13 22:27 发表


哥们和TP交涉得怎么样了?TP答应赔多少钱??
[ 本帖最后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3 23:37 编辑 ]
作者: benny    时间: 2021-7-14 13:10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3 23:34 发表
根本就没有去交涉。感觉把握不足。而且还傻乎乎的把最重要的证据发给对方了。
既没有保留现场,也没有保留证据。
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完全没想到后级烧了。音箱很便宜所以懒得去索赔,想着把东西退掉就完事 ...

作者: xiechang    时间: 2021-7-14 16:04

看看~~
作者: magicip    时间: 2021-7-14 18:45

引用:
原帖由 greenton008 于 2021-7-10 00:11 发表
有人给我发消息问哪里能定制。其实我发现它已经在淘宝出售,搜索 亦空 标价2999一对,但是似乎实际上比这个低。
为啥我会知道呢,因为我那对被烧坏了。。。。似乎是被我买的某T牌前级输出直流(前级故障了),然后经后级放大。。 ...
有坛友买了亦空吗?能否说说听起来有什么特点?
作者: 挽歌16    时间: 2021-8-5 13:21

用过的都来说说?
作者: 一年多没见    时间: 2021-8-7 19:08

楼主牛
作者: 杜文峰    时间: 2021-8-10 14:16

玩的级别好高




欢迎光临 天声论坛 (http://tslt.tech/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