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浅谈高频瞬态:铝带 VS 金属球顶 VS 入门级软球顶 [打印本页]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5-9-8 12:56     标题: 浅谈高频瞬态:铝带 VS 金属球顶 VS 入门级软球顶

最近版子被某个箱子刷屏了。为了坚持版子的先进性,还是开一个伪技术贴吧。

关于高频的瞬态,经常听到一个说法,铝带的高音如何,球顶的高音如何,金属声又如何。但实际的物理层面的东西,关于瞬态的客观测试却比较少见。这里就做一个瞬态测试,使用自制的8khz突发正弦波。
[attach]8545[/attach]

1:铝带高音(DM215)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金碧辉煌,但是这个高音细听素质很高。在0db高音默认设置下,瞬态细节犹如“黑夜中远方的闪电”般干净利落。这里给睿韵声学提一个小小意见。铝带高音由于扩散角小于球顶高音,整体的高频声能量分布更窄,因此不应该追求消声室的频响平直,而应该适当提升一下高频的量感,这样在实际的房间中考虑声学反射之后不至于相对普通箱子反而略微偏暗。量感上(而不仅仅是质感)略微偏亮一点更符合大家的期待。这点Adam的Artist 5的调音很明显。

波形可以看出,这个前沿比较快速,而可贵的是后沿同样十分干净。可能归功于振膜质量最轻,声阻换能效率最高。
[attach]8546[/attach]

2:KEF Q100属于金属球顶,这个球顶相对并不是细节最出挑的金属球顶,但是素质在平价高音头中高得惊人。40khz的分割震动点归功于立体球顶支撑(应该是KEF专利)居铝球顶最高水平(比B&W的老800非钻石版分割震动频率还高)。听感上瞬态比DM215更亮丽,细节也更出挑一点。但是仔细听颗粒比铝带稍稍大一丁点。感觉上,更“圆”一点点。但是瞬态细节还是远远超出后面的Pro8。

波形可以看到,瞬态前沿不如铝带,而后沿则呈现明显的欠阻尼震荡。所幸瞬态后沿震荡人耳并不敏感。因此整体瞬态还是远高于入门软球顶。
[attach]8547[/attach]

3:Prodipe Pro8,这是我第一对监听,价格很低,声音比较干、平,高频缺乏生气和振奋感。但是要说的是,软球顶声音虽然有共同点(比如耐听,不会造成听觉疲劳)但是个人的听感是不同软球顶之间声音相差甚远。丹拿BM6更甜美,M-Audio的0.75寸也干、但是解析力比Pro8明显更高,而BM6-MK3更接近于现代监听的硬球顶的解析力(但是听觉稍稍舒服一点点)

这个平价的软球顶,波形属于“过阻尼”的类型。前沿瞬态最差,波形到第二个正周期仍然没有完全稳定,存在过冲震荡。后沿瞬态更接近于铝带。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前沿瞬态的细微差距看来人耳有相当不错的分辨力。
[attach]8548[/attach]

最后,如果你对高音头的瞬态不满意,有什么办法?
国外的一些玩家喜欢把高音头的磁液擦干净再装回去。这样磁液的阻尼因素没有了,去掉了一个带来阻尼的因素。还有一点是可以改动高音头下面的小棉垫。具体就不上图了。动手难度不高,但是损坏了不负责

最最后不要以为软球顶就没有瞬态,其实丹拿是最喜欢测突发波形的单元厂,也可能是唯一一家。所以丹拿的球顶,动态听感确实高于一般的软球顶。
[attach]8549[/attach]

[ 本帖最后由 racingpht 于 2015-9-8 13:15 编辑 ]
作者: 王总编    时间: 2015-9-8 12:58

R版又发技术贴了,沙发。
作者: bobbychong    时间: 2015-9-8 13:16

我跟上,最喜欢这些技术贴了
作者: hfq7401    时间: 2015-9-8 13:19

这里给睿韵声学提一个小小意见。铝带高音由于扩散角小于球顶高音,整体的高频声能量分布更窄,因此不应该追求消声室的频响平直,而应该适当提升一下高频的量感,这样在实际的房间中考虑声学反射之后不至于相对普通箱子反而略微偏暗。
=========================================================================
怪不得试听睿韵P2105时候,感觉高音比较暗,与我心目中铝带高音应该靓丽的音色有差距,看了技术派R版分析才明白是调教的原因。我是学文科的,对技术只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作者: franc_ren    时间: 2015-9-8 13:21

完全看不懂这个波动

图个热闹
作者: jnjy    时间: 2015-9-8 13:22

喜欢,看不懂。
作者: 后院疯狗    时间: 2015-9-8 13:25

好贴,学习。波形越快到达图1时的样子就是越好,越快结束此波形越好,听感上就是准确而且极其突然的听到这个声音,并极其突然的听不到这个声音,这就是音箱的瞬态。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

[ 本帖最后由 后院疯狗 于 2015-9-8 13:38 编辑 ]
作者: linkbin    时间: 2015-9-8 13:36

我是看懂了,好贴。
作者: vwyc    时间: 2015-9-8 13:43

好的球顶非常好。
作者: gmccwly    时间: 2015-9-8 14:33

最喜欢就是技术贴啦!!!!!!!!!!!! R版
作者: nissan_1    时间: 2015-9-8 14:42


作者: 伊凡123    时间: 2015-9-8 15:36


作者: jiangquan    时间: 2015-9-8 16:17

R版主强
作者: lz0772    时间: 2015-9-8 16:26


作者: fangwin    时间: 2015-9-8 17:39

喜欢就是技术贴啦
作者: 伊凡123    时间: 2015-9-8 17:59

为什么在“前沿”的前部,也就是瞬间信号输入前就已经看到了微弱、平缓的波动了?是这样理解吗?
作者: wsl1949101    时间: 2015-9-8 21:03

不明觉厉,学习了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5-9-8 22:40

引用:
原帖由 后院疯狗 于 2015-9-8 13:25 发表
好贴,学习。波形越快到达图1时的样子就是越好,越快结束此波形越好,听感上就是准确而且极其突然的听到这个声音,并极其突然的听不到这个声音,这就是音箱的瞬态。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 ...
大体如此。稍微纠正一点,这个帖子不是“音箱的瞬态”,而是“高音的瞬态”。音箱的整体瞬态还和低音单元、分频点设计有关。就“整体瞬态”这点,一阶分频器的箱子表现好一点。
引用:
原帖由 伊凡123 于 2015-9-8 17:59 发表
为什么在“前沿”的前部,也就是瞬间信号输入前就已经看到了微弱、平缓的波动了?是这样理解吗?
原始信号是8个正弦波开关一个周期,你看到的前沿之前是上一个周期的震荡。你可以看出阻尼的差异,仅就这三个而言大概是软球顶 > 铝带 > 金属。
作者: carlist    时间: 2015-9-8 22:56

顶~
前沿敏感是重点
示波器说明一切了
作者: 痴焦    时间: 2015-9-8 22:58

为保证论坛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以及言论方面的和谐,本人今天没有回复过S1000的帖子,接下来对于有关S1000的帖子,也只看不回

嘿嘿嘿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5-9-9 00:03

引用:
原帖由 carlist 于 2015-9-8 22:56 发表
顶~
前沿敏感是重点
示波器说明一切了
多谢
作者: zhao11sc    时间: 2015-9-9 09:17

按我听过的经验,铝带高音的细节,瞬变都是比较靠谱的。但是调教方面却是比较困难的,需要高手调音。高端软球顶的顺滑度,舒适度是非常好的,丹拿的软球是他们一绝活,而且他们深谙如何扬长避短的调教(PS:个人也是更喜欢高端的软球顶音箱)。硬球顶应该讲是比较容易调教的,也容易获得好声的,所以大部分中阶产品都倾向使用,但是容易听觉疲劳。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5-9-9 09:35

引用:
原帖由 zhao11sc 于 2015-9-9 09:17 发表
按我听过的经验,铝带高音的细节,瞬变都是比较靠谱的。但是调教方面却是比较困难的,需要高手调音。高端软球顶的顺滑度,舒适度是非常好的,丹拿的软球是他们一绝活,而且他们深谙如何扬长避短的调教(PS:个人也是更喜欢高端的软球 ...
同意。比较过8040、Solo6、Bm6 MK3,就传统弱项解析力来说,现在的好的软球顶可以与硬球顶不相上下甚至更高,而听感更舒适些。

不过金属球顶听过一个奇葩,就是KEF R300。温润得不像金属球顶。比丹拿的高音还软。
作者: hfq7401    时间: 2015-9-9 09:42

引用:
原帖由 痴焦 于 2015-9-8 22:58 发表
为保证论坛在技术方面的先进性以及言论方面的和谐,本人今天没有回复过S1000的帖子,接下来对于有关S1000的帖子,也只看不回

嘿嘿嘿

作者: hfq7401    时间: 2015-9-9 09:51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5-9-9 09:35 发表


同意。比较过8040、Solo6、Bm6 MK3,就传统弱项解析力来说,现在的好的软球顶可以与硬球顶不相上下甚至更高,而听感更舒适些。

不过金属球顶听过一个奇葩,就是KEF R300。温润得不像金属球顶。比丹拿的高音还软。 ...
看来,以后再也不能仅凭制作高音头的材料,就轻易下高音音质、音色的论断,还是要看厂家的调教了。
作者: carlist    时间: 2015-9-9 09:55

R大的意图我才明白过来
通过这个测试引入对音箱评测的新高度
残响瀑布 - 这个一般音箱都不会公布的指标
对音质的影响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5-9-9 09:35 发表


同意。比较过8040、Solo6、Bm6 MK3,就传统弱项解析力来说,现在的好的软球顶可以与硬球顶不相上下甚至更高,而听感更舒适些。

不过金属球顶听过一个奇葩,就是KEF R300。温润得不像金属球顶。比丹拿的高音还软。 ...

作者: zhao11sc    时间: 2015-9-9 10:33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5-9-9 09:35 发表


同意。比较过8040、Solo6、Bm6 MK3,就传统弱项解析力来说,现在的好的软球顶可以与硬球顶不相上下甚至更高,而听感更舒适些。

不过金属球顶听过一个奇葩,就是KEF R300。温润得不像金属球顶。比丹拿的高音还软。 ...
讲起来,的确听过一次马兰士推KEF R300。感觉非常好,当时立马就想买下,可惜没钱啦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5-9-9 12:20

引用:
原帖由 carlist 于 2015-9-9 09:55 发表
R大的意图我才明白过来
通过这个测试引入对音箱评测的新高度
残响瀑布 - 这个一般音箱都不会公布的指标
对音质的影响
多谢老兄高看,绝对不敢说什么新高度。Stereophile和一些德国杂志基本上都有瀑布图。

不过话说回来,你看过几百张瀑布图就知道,其实他就是频响图的另一种表达。基本频响的二次导数基本和瀑布图就八九不离十了。说通俗一点就是频响图的微观Q值的一个表达。而且瀑布图我一直觉得是客观指标里面离听感有点对不上的一个东西(低频区除外)。

我倒是确实没见过多少前沿瞬态波形图,我觉得比较有意思、而且和听感基本能对得上,所以贴出来玩玩。
作者: 伊凡123    时间: 2015-9-10 09:28

金属高音不一定尖锐的。
听过几家电影院,他们都使用了金属压缩高音+号角,人声对话的齿音顺滑,还有点敲蛋壳般的小滋味。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5-9-10 11:23

引用:
原帖由 伊凡123 于 2015-9-10 09:28 发表
金属高音不一定尖锐的。
听过几家电影院,他们都使用了金属压缩高音+号角,人声对话的齿音顺滑,还有点敲蛋壳般的小滋味。
典型的纸盆染色,看来你比较好这口

其实我看你的帖子建议你玩全频不要玩监听。有些纸盆人声听起来很舒服。
作者: 伊凡123    时间: 2015-9-10 11:29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5-9-10 11:23 发表


典型的纸盆染色,看来你比较好这口

其实我看你的帖子建议你玩全频不要玩监听。有些纸盆人声听起来很舒服。
也不对啊,奥特蓝星FX3022就有一点敲鸡蛋壳的味道,也不像气动高音的轻盈、微动态。。
就是细微的,小型的脆脆的 敲鸡蛋壳感觉

[ 本帖最后由 伊凡123 于 2015-9-10 12:46 编辑 ]
作者: 伊凡123    时间: 2015-9-10 12:45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5-9-10 11:23 发表


典型的纸盆染色,看来你比较好这口

其实我看你的帖子建议你玩全频不要玩监听。有些纸盆人声听起来很舒服。
确实,哪怕是高解析的监听也找不到敲鸡蛋壳的感觉,好像不关解析的事情
作者: 伊凡123    时间: 2015-9-10 13:16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5-9-10 11:23 发表


典型的纸盆染色,看来你比较好这口

其实我看你的帖子建议你玩全频不要玩监听。有些纸盆人声听起来很舒服。
你说指我在电影院听到的人声齿音效果其实是因为中音纸盆喇叭带来的?和那个号角高音无关?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5-9-10 20:29

引用:
原帖由 伊凡123 于 2015-9-10 13:16 发表

你说指我在电影院听到的人声齿音效果其实是因为中音纸盆喇叭带来的?和那个号角高音无关?
首先我不知道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个人感觉电影院的PA系统一般染色都比较厉害,和监听是两个路子。光看是不是号角还是纸盆我觉得说明不了问题。而且号角也不一定就是金属压缩驱动器。

监听讲究平滑中正,而电影院首先要人声对白清晰有感染力,中频带点染色、略微加强对比度应该是一个可用手段。玩过Bose方形2.75寸小纸盆卫星喇叭,做全频人声清晰度、鲜活很好,带点粗颗粒感。和印象中电影院的声音还有点像。
作者: zhao11sc    时间: 2015-9-11 09:45

如果全频喇叭做阵列不但是人声的毒器而且播放大编制的乐曲也是一流的,但是很少有。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5-9-11 11:08

引用:
原帖由 zhao11sc 于 2015-9-11 09:45 发表
如果全频喇叭做阵列不但是人声的毒器而且播放大编制的乐曲也是一流的,但是很少有。
Bose 901?
作者: zhao11sc    时间: 2015-9-11 14:59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5-9-11 11:08 发表


Bose 901?
是的。BOSE当年还有一款高级品901WB。
作者: vwyc    时间: 2015-10-10 20:43

路过,学习下。
作者: 南山空响    时间: 2017-4-23 11:09

感觉看着这样的贴子比听箱子过瘾似的。
作者: pstwodc    时间: 2017-5-2 02:56

小新手学习了,跟着凑热闹而已
作者: 风尘异客    时间: 2017-6-3 21:19

前来学习
作者: mogu1986    时间: 2017-9-8 22:08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5-9-10 20:29 发表


首先我不知道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个人感觉电影院的PA系统一般染色都比较厉害,和监听是两个路子。光看是不是号角还是纸盆我觉得说明不了问题。而且号角也不一定就是金属压缩驱动器。

监听讲究平滑中正,而电影院首先 ...
抱歉把老帖顶起来
r版,你说的bose全频是这个吗?
买回来还没时间做,如果声音可以的话准备做对桌面小音箱,给它加个4寸低音
作者: xtgh2004    时间: 2017-9-9 11:02

本坛的技术型高手不少,学习了。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7-9-9 22:48

引用:
原帖由 mogu1986 于 2017-9-8 22:08 发表

抱歉把老帖顶起来
r版,你说的bose全频是这个吗?
买回来还没时间做,如果声音可以的话准备做对桌面小音箱,给它加个4寸低音
这个喇叭素质挺一般的

Bose全频很多
作者: 影音老顽童    时间: 2017-9-9 23:22

R版 如果主听音乐多一些 兼顾家庭影院 KEF R700值得购入吗?一万五千元的价位 也能入个差不多的HIFI落地了 就不知KEF R700 欣赏音乐性和纯碎的HIFI音箱比会如何.
作者: gdxxczx    时间: 2017-9-10 00:55

r版,有气动高音的测试吗?
作者: 影音老顽童    时间: 2017-9-10 20:14

引用:
原帖由 影音老顽童 于 2017-9-9 23:22 发表
R版 如果主听音乐多一些 兼顾家庭影院 KEF R700值得购入吗?一万五千元的价位 也能入个差不多的HIFI落地了 就不知KEF R700 欣赏音乐性和纯碎的HIFI音箱比会如何. ...
R版 了解KEF R700吗 评价一下 谢谢了.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7-9-12 01:46

引用:
原帖由 影音老顽童 于 2017-9-10 20:14 发表

R版 了解KEF R700吗 评价一下 谢谢了.
和R300的音色走向基本是类似的。虽然是金属盆,但调音风格音色偏暗。属于攻击性不强,偏向耐听的音色。

如果追求亮丽的音色,感官的刺激,可能这款口味比较淡。

素质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 影音老顽童    时间: 2017-9-12 09:50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7-9-12 01:46 发表


和R300的音色走向基本是类似的。虽然是金属盆,但调音风格音色偏暗。属于攻击性不强,偏向耐听的音色。

如果追求亮丽的音色,感官的刺激,可能这款口味比较淡。

素质是毋庸置疑的。 ...
r版的点评总是哪么专业 佩服!!!想入个影院落地箱 既满足了AV需求 闲时还能拿它欣赏欣赏音乐 一举两得 各位烧友 AV箱音乐性好点的还有什么比KEF R700更好选择的吗 推荐下.
作者: LeeWorld    时间: 2017-9-12 12:57

R版的帖子都很有营养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7-9-12 20:21

引用:
原帖由 影音老顽童 于 2017-9-12 09:50 发表

r版的点评总是哪么专业 佩服!!!想入个影院落地箱 既满足了AV需求 闲时还能拿它欣赏欣赏音乐 一举两得 各位烧友 AV箱音乐性好点的还有什么比KEF R700更好选择的吗 推荐下. ...
如果兼顾AV的话我们这边的话市场上马田芦根和Klipsch都不错,如果是国内的话不清楚。

KEF这个系列的话做家庭影院其实也蛮好的。
作者: lifeiok    时间: 2017-9-25 16:24

请教一个问题,一直没有想明白。
扬声器受迫震动,当激励信号消失,残余震荡的频率是否和激励信号无关,只由自身的谐振频率决定。从图上看,好像激励信号的频率和残余震荡的频率是一致的。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7-9-30 22:00

引用:
原帖由 lifeiok 于 2017-9-25 16:24 发表
请教一个问题,一直没有想明白。
扬声器受迫震动,当激励信号消失,残余震荡的频率是否和激励信号无关,只由自身的谐振频率决定。从图上看,好像激励信号的频率和残余震荡的频率是一致的。 ...
如果扬声器频响平直的话,就不存在“自身的谐振频率决定”这个问题。

如果是一个共振体,比如一个铃铛,那么他的频响不可能平直。
作者: lifeiok    时间: 2017-10-9 15:18

想了几天,还是没有弄明白。以下是我的理解:
扬声器是一个阻尼振动系统,有谐振频率(阻尼大于铃铛,本质是一样的。),谐振频率处的阻抗最高。
阻尼振动频率小于系统固有谐振频率,但是阻尼振动的周期是固定。(和系统固有频率和受到的阻尼力有关)
扬声器收到的周期信号消失后,以阻尼振动频率振荡,直至停止。打个比方,扬声器谐振频率100hz,阻尼振动频率80hz,激励信号200hz。那么这个扬声器将会先输出200hz,信号消失后输出逐渐减弱的80hz。这个80hz是音染,是扬声器固有音色的组成部分。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请指教,谢谢。
作者: racingpht    时间: 2017-10-9 22:37

參考百度詞條: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97%E8%BF%AB%E6%8C%AF%E8%8D%A1

”由于驱动力的作用,最初同时形成两种振动,一种是按自百振动频率振动的,另一种是按外加驱动力频率振动的。前者是所谓瞬态的,终将消失,而后者形成定常态值。阻尼小时,瞬态衰减得慢,达到定常态也慢;阻尼大,则可使瞬态很快衰减。“

这里有两点:
1:受迫振动的频率远远高于自震频率,因此自震频率基本没有被激励出来。
2:扬声器系统不但有机械阻尼,还有电阻尼。阻尼足够高的时候,基本看不出自震波形。

[attach]13812[/attach]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3-9-30 07:53

现在又回来补充点营养!顶下贴
作者: 郝武武    时间: 2024-3-15 17:37

了解了。
作者: netsky1    时间: 2024-3-27 13:50

我把我这对t330d的磁液擦干净了,确实感觉亮了不少。话说330d也没有吹的那么神奇。。。




欢迎光临 天声论坛 (http://tslt.tech/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