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2023年音箱设计和制作慢更

本主题由 王总编 于 2023-12-31 17:02 移动

TOP

引用:
原帖由 jimmyheiying 于 2023-12-29 09:21 发表
更新了功放,使用了轻巧省电大功率的数字功放。
无底噪,储备功率大。
一根同轴输入,平衡输出,清爽了。
DSP1500元+功放468*3,3000元就搞定了解码、分频、后级了。
感谢科技的进步。
22656
22657
22658 ...
我现用FOSI AZ3 用的TPA3255,有朋友说这台D类数码声重,我到是不觉得,推唐韹MC4效果挺好的。您用了3台伟良的TPA3255来推15寸的大箱子,想听听您对这功放的看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嘎嘎的 于 2024-3-14 22:49 发表

我现用FOSI AZ3 用的TPA3255,有朋友说这台D类数码声重,我到是不觉得,推唐韹MC4效果挺好的。您用了3台伟良的TPA3255来推15寸的大箱子,想听听您对这功放的看法。 ...
我听说过设计不完善的廉价数字功放,遇到阻抗不对等的高音喇叭,会导致12000hz以后的高音频响曲线轻微上翘。

刚接上去的时候,我听感上,高音音色变硬了一点点,持续大动态的时候细节有所减少,且信号又同时持续输出,听感上齿音轻微增加了。当然这很细微,其实可以忽略,甚至我怀疑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后来我重新匹配了3个喇叭的音量,同时对高音单元做了阻抗补偿以后,我比较确定从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不再感知到任何异常了。
为了以防万一,减小可能的不确定性,电分系统高音单元暂时还是考虑高价D类功放或者选择设计成熟的AB类功放,反正不用多少功率。
-----------------------------------------
所谓数码声,我有时候需要实地听,与之交流,才能判断他用数码声这个词,具体形容的是哪部分的听感,发烧友一般用于形容高频表现异常,例如高音量明显过多同时失真相对比较大。

------------------------------------
我玩功放的理念是:不要有明显异常表现就是好功放,比如从A功放到B功放切换,希望不要得到明显可感知的变化,就是好功放。主要是看喇叭、音箱调教为主。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4-3-14 23:55 编辑 ]

TOP

非常客观理性的使用感受,翻看您以前的贴子,无论是玩成品箱子还是DIY,都有非常高的水平,让人受益匪浅,期待多发新作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