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小羊 于 2024-11-15 15:43 发表
23419
23420
23421
23422
23423
23424
23425
23426
23427
23428
万丈高楼平地起,当然只有牢固的基础才有可能,一套无源或者有源系统,发声皆源于振膜,可以说振膜决定了音箱声底和表现的上限。
不管无源和谐, ...
昨天说了硬件的大概情况。今天聊一聊主动电子分频。首先从音响的角度出发,从实现高保真这个角度出发,主动电子分频无疑是目前最好的一种形式,没有之一,所有的无源系统都只是妥协,不得已的妥协而已。
第一,首先主动电子分频在小信号端完成,信号在分频前后没有能量损失和相位失真。
第二,主动分频滤波器种类较多,分频精确,在分频点位置可以做到很高的斜率,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各频段相互干扰,有效抑制扬声器单元分割振动产生的失真。
第三,每个频段对应一套功率放大器,可以根据高、中、低频不同特性的扬声器单元选择最合适的功放电路,功放仅工作在有限的频宽内,减少了各种非线性的谐波失真、互调失真。
第四,功放直接驱动扬声器,中间没有电抗元件,确保扬声器更加准确及时的响应电信号,达到极致的瞬态和分析力,充分发挥扬声器单元的优势。
第五,主动分频可以设置压限器,保护扬声器单元不产生过载失真而损坏。
上面说了好多主动电子分频的优势,但是为啥市场上还是以无源系统为主????
这个既有技术上的因素,也有商业上的考量。
从技术上而言,
第一,主动分频要求对扬声器单元特性有足够的了解,必须从扬声器研发、电子电路设计、DSP架构和算法三个维度统筹规划方案,传统的扬声器厂商虽精于振膜、单元、箱体和校声技术,却少有音频电路、DSP算法方面的专家。
第二,现成的DSP方案开发工具和算法都是芯片原厂提供的,实际应用中存在各种系统匹配问题,DSP底层算法和内置的各种滤波器不一定是最优化的设计,同时这一点也有商业上的问题,如果芯片厂家全力配合的话,这个开发成本可是天价。
第三,主动分频系统的校声和无源分频系统完全不同,需要大量的数学模型和实验数据用来分析频率和相位的关系,这个周期至少是几十月,期间方案可能还需要推倒重来。
第四,主动分频高保真扬声器系统对音频专用DSP的算力要求很高,还需要外挂高性能A/D、D/A变换器,这些器件成本限制了大量的商业应用。 现在市场上的很多所谓DSP电子分频多媒体音箱,多是采用蓝牙模块或功放IC内部集成的mini-DSP做了简单的分频和压限,并不能完成频率和相位的精密修正,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解决方案。
从商业角度上讲,这个就很容易理解,解码前后级功放各种线材,都是利润点。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小羊 于 2024-11-16 13:3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