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退烧指南★★★★★

本主题由 王总编 于 2024-3-19 08:02 分类
Neumann KH150完整信息发布
看起来不错哦...
https://en-de.neumann.com/kh-150#technical-data

TOP

引用:
原帖由 吴渭 于 2022-8-22 18:10 发表
Neumann KH150完整信息发布
看起来不错哦...
https://en-de.neumann.com/kh-150#technical-data


比一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总编 于 2022-8-22 18:16 发表
21245
比一比
CS6的国产6寸天花板无可撼动!!

TOP

引用:
原帖由 吴渭 于 2022-8-22 18:49 发表

CS6的国产6寸天花板无可撼动!!
咱还是谦虚点,就算是国产单项(THD+N)天花板吧。
毕竟超规性能(相位、离轴、定位)比不上下面这位:

PS:以上内容也不包含音色因素。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总编 于 2022-8-22 18:56 发表

咱还是谦虚点,就算是国产单项(THD+N)天花板吧。
毕竟超规性能(相位、离轴、定位)比不上下面这位:
21246
PS:以上内容也不包含音色因素。
放远点听,超规性能都不是问题了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吴渭 于 2022-8-22 19:46 发表

放远点听,超规性能都不是问题了吧......
退烧指南里早就说过:
用户聆听距离越远,常规性能差距对听感的影响越大,超规性能差距对听感的影响越小,
用户聆听距离越近,超规性能差距对听感的影响越大,常规性能差距对听感的影响越小。

所以,该说清楚的就得说清楚,否则容易被人抓小辫子,外面可是有一堆人等着机会给我们扣声荟枪手的帽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总编 于 2022-8-22 18:16 发表
21245
比一比
我不算很关注这个产品,先说个我的基本判断:KH150这个产品略微贵了($1750单只)。这可能不能完全怪厂商,也肯定和今年全球剧烈通胀大环境有关

客观测试指标的话,不太清楚这两个消声室和测量设备的差异有多大,但从QMS测试的BM6A曲线看,QMS的消声室的结果很合理。

CS6无疑中高频的失真是极其优秀的,甚至可以说是难以想象的优秀,因为她使用软盆(Curv PP)却基本没有折环的中频失真,这个基本是黑科技的级别(我也比较好奇王总编的实际测试和他们测试的吻合度)。200hz往上,仅从双方曲线看CS6更优秀一点,但两者的失真都足够低,我不认为谐波失真有任何可察觉的问题。KH150在分频点附近有折环失真问题,不过基本还算比较低,90db以下基本问题不大。

KH150的分频点更低(1700hz)以及因为波导的关系,互调失真方面可能占一些便宜,因为大动态下低音喇叭工作频带越窄越好。CS6不清楚分频点频率,一般来说海尔高音不会工作在这么低的频率下。

低频方面,测试图就不是特别清楚了。因为按QMS的声压线看,45hz的实际输出是85db左右,而KH150的45hz输出基本是满幅输出,相差了接近10db,所以不具备可比性。也有一种可能性,这和消声室测试方法有关。

但稍微高一点的频率,比如60hz,我们可以假设CS6已经是满幅输出,总体来说有一定可比性,低频失真方面KH150整体来看略胜一筹。特别是低频3次失真,KH150还是非常优秀的。

两者倒向管调谐频率都在40-50hz之间,基本上45hz以下的频率属于切除频率,失真度直接和电子切除斜率有关,比较意义不大。不过她们倒是平分秋色,30hz都达到了10%的水平。

KH150低音的中低频表现,以及CS6低音的中高频表现,应该基本达到了各单元厂6.5寸顶级单元的水平。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2-8-24 05:32 发表


我不算很关注这个产品,先说个我的基本判断:KH150这个产品略微贵了($1750单只)。这可能不能完全怪厂商,也肯定和今年全球剧烈通胀大环境有关

客观测试指标的话,不太清楚这两个消声室和测量设备的差异有多大,但从QMS测试的B ...
分析的很好。

我最初开始玩测试数据的时候,对声荟的数据(这里只谈THD+N,其他失真数据我们测不了)也有点不敢相信。随着测过的音箱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多次我有疑问时当场再次重复实测对比依然是CS6的数据胜出才打消了我的疑虑。尤其是我自己测Q4P的数据和R版说过的测试结果也高度一致更是增强了我对声荟的信任度。
PS: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46393
本人亲测CS6的数据
http://www.tslt.tech/bbs/redirec ... 646&ptid=151613
本人亲测Q4P的数据

PPS:
再次为了避免被人诽谤说我们是声荟枪手,
提醒,THD+N不是声音的一切,这部分数据好不代表一定比别的音箱更好听(当然更不代表一定比别的音箱难听),因为其他失真特性(比如互调失真)不同与音色不同也会影响声音,一切都有变数。
比如有很多人(包括我也多次公开承认过,比起CS6,我更喜欢Rhyme3的音色)认为,比起很多数据更强、价格更贵的音箱,便宜的乐聆Rhyme3的音色反而更好听。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总编 于 2022-8-24 06:33 发表

分析的很好。

我最初开始玩测试数据的时候,对声荟的数据(这里只谈THD+N,其他失真数据我们测不了)也有点不敢相信。随着测过的音箱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多次我有疑问时当场再次重复实测对比依然是CS6的数据胜出才打消了我的 ...
QMS声荟一直是很出色的,就算在国产品牌里也很出色,因为她的单元是坚持短路环的低失真单元。绝大部分国内外品牌这个价位的配置都比声荟低。这也恰好说明素质还是很重要的。
我在十年前曾经测试THD后得出QMS一款2千元的产品Q4P在常规声压下失真比近万元的进口5寸监听箱Focal CMS50更低的结论。现在CMS50停产了,我也不怕得罪用家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22-8-24 07:32 发表

QMS声荟一直是很出色的,就算在国产品牌里也很出色,因为她的单元是坚持短路环的低失真单元。绝大部分国内外品牌这个价位的配置都比声荟低。这也恰好说明素质还是很重要的。
我在十年前曾经测试THD后得出QMS一款2千元的 ...
一晃十年过去了。

国货从追求常规性能进化到同时追求超规性能(比如意思科技)和调音(音色)(比如乐聆)了,我很欣慰。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