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后面关于音箱在小音量下的等响度争论其实是忽略了讨论问题的边界转换问题。音箱是不做等响度曲线的(消费级除外),等响度曲线是由音乐制作者来制作的,但不限于音乐制作者。音乐制作时候已经按听觉等响度原理制作好音乐了,你的音箱再叠加一遍等响度是几个意思呢呢?等响度制作这个环节究竟是放在音乐制作环境还是音箱制作环节,这个边界问题混淆了,所有才有这个争论。就像音乐中已经包含了录音空间信息,你回放的时候为社么还要添加你自己房间的空间信息?这些都是讨论边界混淆的结果。
我这里提供两个实际工作中的例子,一个是演唱会演出音响系统,现在甲方签订合同的时候并不规定使用几只音箱或者多少功率的音箱,它只写平均声压级不低于多少分贝。具体是多少呢,国内体育馆演出不低于120分贝! 一般人会说,120分贝不就聋了吗?这就涉及到一个演出行业前几年讨论过的问题:声压级是由谁提供的。
线阵鼻祖法国阿库斯公司给客户提供了一条阿库斯曲线,120赫兹以下曲线隆起!什么意思?声压级是由超低提供的!如果由全频来提供,真的会聋! 再说一个例子,现在很多电子舞曲的混音,为了保持尽可能的动态,混音时候要对低频削减,给中高频留出更多的动态空间,这种音乐在家庭播放的时候就会出现低音不甚过瘾的感觉,但到了夜店里放就很一点问题没有。这又啥意思,就是音乐和系统互相配合完成等响度曲线!它在混音阶段就是为具有阿库斯曲线这样的音响设计的。比如Boris Blank的Electrified这张专辑就是这样,但你翻回到10年左右,台湾ELVIS.T的Pathway还是按传统混音来的,ELVIS.T直接在混音中完成了等响度曲线,但他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就是中频部分不敢加太多采样声部!明白问题的边界在哪里开始发生变化,在问题边界的前后及时转换思考方式并理解行业对这些问题的妥协方式,一切就很简单了。
[
本帖最后由 y.qfans 于 2021-12-12 16:0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