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惠威] HiVi惠威M3AMKII+三分频有源音箱评测

本主题由 王总编 于 2024-3-4 17:55 分类

HiVi惠威M3AMKII+三分频有源音箱评测


器材来源:厂家提供样机
参考售价:7999元
测试平台:NuPrime Pure AC-4电源;MATRIX AUDIO element X数字播放器;音箱默认原始参数
试听摆位:左右间距2米,前后间距3米

————————天声论坛分割线————————



前言


       天声论坛等级划分,优++、优+、优、优-、良、中、差,一共七级。
       我在这有必要做个声明,因为有部分人产生了误解,比如深圳乐聆科技的李总有次就诚惶诚恐的向我询问:“你把我那么便宜的音箱评级定为六个优++,却只给二十万元一套的PSI音箱二个优++四个优+,这不大好吧?”我对李总说:“你误解了我们的评测体系,我们的音箱评测定级是以同价位并且也同尺寸为标尺的。”
       也就是说,评级为优的小尺寸又便宜的音箱,和,评级为良的大尺寸又昂贵的音箱,相比,极高概率(超过99.99%)还是后者性能(此性能仅代表音质、素质,与音色无关)更强。
       是的,所有会误解的同志,你们都没看过退烧指南。
       http://www.tslt.tech/bbs/viewthread.php?tid=138435
       这是退烧指南的链接。

       HiVi惠威M3AMKII+应该是M3A的第四代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
       为啥型号为M3AMKII+而不是M3AMKⅣ呢?因为中国人不喜欢4( 对应罗马数字符号 Ⅳ)
       为啥型号为M3AMKII+而不是M3AMKⅢ+呢?因为相对于M3AMKⅢ而言,M3AMKII+驱动电路与M3AMKII血脉更近(但技术和功能不在一个层面上)

       在大家看评测正文前,我先给心急的部分网友一个简报,
       在M3AMKII+上市后,国内顶尖的一些旗舰书架有源音箱(或曾经是旗舰)(这次我们也不和国外比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国产音箱性价比本来就高于国外。是的,只要大家都是正规品牌,且同价位,国外品牌音箱的性能绝大多数都低于国内品牌音箱。大家别得意,只有绝对科技水平不如别人的国家才会用性价比取胜,真正的强者从来不谈性价比,比如ATC、PMC、PSI)的整体表现(高频、中频、低频、整体动态、音场定位、整体平衡、系统底噪全部加在一起综合考虑)(又因为诸如内置解码、多路输入、高档箱体、遥控等等功能的价值很难计算换算,所以不计算在内。而且只有惠威有多功能机型,所以某些惠威排在比自己便宜的机型后面,请知悉原因不要误解。某些排后面的,虽然整体性能略低于前面的,但总体价值可能高于前面的,因为内置解码、多路输入、高档箱体、遥控等等功能也很值钱)排名为:
       第一,Minimore8(12800元),
       第二,X8(16800元),
       第三,CS6(9800元),
       第四,M3AMKII+(7999元),
       第五,M5A(8800元),
       第六,X6(9600元),
       第七,MH6A(5480元),
       第八,M3AMKⅢ(6999元),
       第九,D1500(3999元),
       第十,M1A(4999元),
       注意1:H8我们没评测过,但H8各项性能应该与M5A在伯仲之间,所以就不再单独占个名额,凑个整数吧。
       注意2:第一代M3A和第二代M3AMKⅡ已经停产,而且她们和M3AMKⅢ整体表现较近,就不列入名单了。
       注意3:M1A已经停产,但是市场上还有大量存货,而且她也是举世闻名的一代经典型号,所以也列入名单。
       注意4:声荟MH8A、Q6已经停产,所以名单里只有CS6和MH6A,而性能比这里所有型号都更强的CS5D、CS6D、CS8D是落地音箱就不列入书架音箱名单了。
       注意5:以上为官方参考价格,具体实际销售价格会有出入,有些型号打折极少(比如CS6、MH6A)、有些型号打折较大、有些型号打折超大(比如X8、X6)。
       注意6:因厂家已经倒闭所以只能在二手市场收的睿韵声学DM320如果要排名的话,会排在第四位的M3AMKII+和第五位的M5A之间。(我们考虑很久,由于二手市场不受三包法律保护,所以从此开始不再把DM320列入评测文中的排名名单了,仅在名单外提一下)
       注意7:有人问:“你们告诉大家绝大多数国产音箱性价比高于国外,能否举个例子。”其实以前的评测文里经常有,这里我们再举二个例子吧。官方售价7180元一对的Kali IN-8 V2如果要排名的话,会排在第八位的M3AMKⅢ和第九位的D1500之间,是的,更便宜的MH6A和M3AMKⅢ整体性能反超IN-8 V2。这还是在洋货尺寸比国货大的情况下反超的。如果洋货尺寸比国货小,那就可以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官方售价19600元一对的PSI A14的整体性能低于12800元一对的意思科技Minimore8。注意,我们只是为了举例,平时我们是反对跨尺寸PK的,因为小尺寸在物理学上是吃亏的,在不说明这个音响常识的情况下拿8寸3分频国货去欺负人家5寸2分频洋货可能会被人诟病。
       注意8:以上所有内容只代表性能(音质),与音色无关,因为音色是个人喜好没高低之分,如果你说一对几千元的小音箱比另一对几万元的大音箱更好听,那完全是你的自由。
       注意9:如果有人搞不清音质和音色的区别,请详读【退烧指南】第零条、第一条、第九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二条与第二十八条。

       而与对手们相比,M3AMKII+具体强在哪、弱在哪,请往下看评测正文。

       (一)高频            
       音质层面,
       我最初看到M3AMKII+上那支和M5A长的几乎(说几乎是因为我不敢确定她们是不是完全一致)一模一样的高音单元时,我就心想这家伙的高音区表现胜过前三代M3A、M3AMKⅡ、M3AMKⅢ应该是毫无悬念的,也许还能达到M5A差不多的水平。
       但是,
       我没想到的是,
       M3AMKII+的高音区表现居然比M5A更好,好一截!
       这不对啊,这不科学啊,难道是我的音源太高级?当初我拿来配M5A试听的音源价位是12000元,现在配M3AMKII+的这台音源20000元。但是理智的我是知道音源之间的差异度是极小的,我不相信是这二台音源之间的差异造成现在这个程度的区别。为了搞清楚这件事,我又换了台3000元的音源试音,把我熟悉的乐曲一首一首的试听。
       然后,
       好的,确实不是音源的原因。
       确实是M3AMKII+的高音表现非常优秀。她的高音区无论是密度、动态还是音准,都完全胜过M5A。
       除了瞬态略微(微小的微)低于Minimore8和DM320,除了动态略微(微小的微)低于X8、CS6和MH6A,其他方面M3AMKII+的高音表现不会输给上面所列的十对音箱(再加上DM320)中的任何一位对手。
       这是真的不容易啊。

       音色层面,
       和以往惠威一贯的唯美明媚流风格不同的是,M3AMKII+的音色居然是维真的,而且还非常维真,这是让我第二个意外的事。

       M3AMKII+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二)中频           
       音质层面,
       如果不是因为M3AMKII+的高频那么出色,本来这次的评测文章里最出彩的应该是这里的中频部分。
       M3AMKII+的中频密度、动态、瞬态都极其出色,大幅度的优于她的三个姐姐M3A、M3AMKⅡ、M3AMKⅢ,甚至、甚至、甚至(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比高一级的M5A和DM320都还要强上那么一截,这是我完全没预料到的。
       就连X8也只是在绝对动态上略高于M3AMKII+,如果是在三米以内位置正常音量聆听,X8的中频密度、瞬态都不如M3AMKII+出色。而且M3AMKII+的音准也完全可与X8媲美,甚至X8略突出的刺激性在M3AMKII+身上也淡化了。
       只有在Minimore8和CS6这二个中频悍将手里,M3AMKII+才会显示出极微弱的不足,是的,极微弱。虽然M3AMKII+要在原木箱体和多功能上多花费许多成本,但M3AMKII+现在的售价(7999元)和Minimore8(12800元)、CS6(9800元)比,M3AMKII+依然是性价比杰出的存在。
       我们经常说“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二分货、百分钱三分货”,但是今天M3AMKII+超越了这个定律,把性价比结结实实的提高了很大一步!值得敬佩。

       音色层面,
       再次令我意外的是,和以往惠威一贯的唯美明媚流风格不同的是,M3AMKII+的中频音色居然和高音一样也是维真的,而且也非常维真。所以M3AMKII+听起来更像CS6,更纯洁自然,而不是Minimore8那种略湿润的风格,也不是惠威以往略靓丽的风格。

       M3AMKII+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三)低频
       由于高频和中频提升明显,可能有人会对M3AMKII+的低频提升也有希冀,
       但是,
       并没有。
       M3AMKII+的低频和上一代产品M3AMKⅢ相比,并没有明显区别,自然也离上一级8寸的机种(Minimore8、X8、DM320、M5A)有一小段距离, 虽然在量感、下潜、瞬态上并不是每一项都输给她们,但是在整体上,确实这四位更大更贵的音箱的低频是要稍胜M3AMKII+一筹的,比如,虽然低频量感和下潜M3AMKⅢ可以和Minimore8打平,但清晰度要略微弱一点。
       在音箱界,一寸长一寸险是个很难逾越的鸿沟,除非是很贵的小喇叭和很便宜的大喇叭,前者才可能有低频反胜的例外。

       但她的低频不好么?不!我们只是老老实实的告诉你,一山更有一山高,并不代表M3AMKII+的低频不好,如果你往下一级别的对手看,M3AMKII+干掉大部分比她便宜的6寸(5寸以下就别提了)没什么问题。
       而且就从听音乐的角度来讲,M3AMKII+的低频水准已经够用了。40Hz下潜、可以满足3米聆听距离的动态和量感以及良好的清晰度,并且在背后还提供了低频份量调节功能。

       M3AMKII+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四)整体动态
       M3AMKII+的整体动态输出能力优于前三代,在15~20平米的空间里满足3米聆听距离轻而易举。
       前面说了,在中等声压下,M3AMKII+在高频和中频的密度和瞬态上甚至能优于X8这些更大、更贵的对手。那是因为分频数更多(相对于X8)或喇叭单元素质更高(相对于M5A的中音喇叭)的原因。但在整体动态上,绝对的振动面积和冲程长度依然是很难逾越的鸿沟(在磁路等级相差不太远的情况下)。在超过15~20平米的空间、超过3米聆听距离时,M3AMKII+的整体动态要比X8这种猛将兄要稍稍的低一些。

       M3AMKII+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五)音场定位           
       以数据为证,是比较硬气的说话方式。但如果被人误读,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这里我必须声明几点:
       这些图是在不专业的非消声室内测试的图,失真度肯定有别于音箱真实数据。
       所以,大家别拿我的测试图去和别家的图对比并说事,我测的图主要的作用是查看二只音箱的一致性。
       另外,在非消声室内,即使是频响曲线非常平坦的监听音箱测出来的曲线平坦度能有正负6db都非常难得了(如,离墙距离不同会让中低频测试曲线的不同位置出现谷),而低频滚降,在普通家居房间不同位置测量出的结果都有天壤之别,所以不要太计较曲线起伏度。


图1,非消声室实测THD+N



图2,两箱频响对比动态gif图



       M3AMKII+左右音箱的声学一致性非常高,这让她拥有了极其强悍的声像脱箱感、结像凝聚度和声像定位精度。
       以往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我都会做个注释(以下内容以前用过),避免误解以及普及一下音响常识。
       这是下面的注释内容:
       M3AMKII+能把二只音箱的频响契合度做到如此之高,有可能是运气使然。因为以往我遇到一致性强悍的型号时都会提醒大家有可能只是我手里这一对音箱碰巧被上帝精确配了对,并不代表这个型号的所有音箱都是如此,那今天在惠威这里我也必须提个醒,不然就成了袒护惠威了。
       然后单独谈谈脱箱感。
       有一种说法,说是只有高端和顶级音箱才具有良好的脱箱感。其实这只是某些人胡诌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在宣扬此言论的那些人中有商家也有发烧友。于商家,那是为了更方便的推销他的高价音箱。于发烧友,有些人是不明所以的以讹传讹、还有些人支持此言论只是用来显得自己很高深。
       脱箱感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神秘、那么高不可攀。脱箱感优劣程度主要是由一种因素造成的,那就是二只音箱的一致性。由于立体声的原理是:左右二只音箱发出相同的声音,人耳在正常的听音位上会把这二个发声点发出的相同声音合并为一个发声点,并且把这一个发声点定位到二只音箱的中间位置(而改变同一种声音在左右声道的声压差,即可移动这个合并后的发声点在声场中的位置),即把发声点脱离原来的音箱,即脱箱感。
       二只音箱的一致性优劣决定了这对音箱把二个发声点合并为一个发声点的这种合并能力的优劣,而这对音箱的这种合并能力的优劣又造就了脱箱感的优劣,因为二只音箱的一致性越高,她们发出相同声音时的相似度越高。

       M3AMKII+有个独特的功能,她的左右音箱可以不用有线连接,而用5.8G规格的无线连接,那么问题来了,具有洁癖的发烧友对无线很排斥,这种连接方式到底怎么样?
       可能有一部分老玩家会问,当年惠威在介绍M3AMKII时,说主副箱不用无线连接而用有线连接是因为怕无线的音质不好,怎么到了M3AMKII+这里就反转了?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么?哈哈,只能说会这么问的人格局太小了,难道你不知道技术是在无休止的进步的么?难道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就不能做到吗?
       一切都要用事实来说话,一切都要经过实际测试、实际试听才能见分晓。
       首先,经过试听后,我实话实说,
       我听不出M3AMKII+左右音箱在有线和无线连接下的区别,一丝一毫的区别都听不出来。
       然后,
       心有不甘,
       我又测试了无线连接时的数据:


图3,非消声室实测THD+N(5.8G无线)


       图3是5.8G无线模式连接的副音箱的数据,除去二次测试的数据原本就有细微差别(是的,哪怕只相隔几秒,数据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几乎看不出和有线连接(图1)的明显区别。
       于是,
       我释然了,确实没区别。
       当然,如果有人实在是有强迫症,不信耳朵只信潜意识,那你别用无线,直接用随箱附送的卡农线连接左右音箱就是了。

       M3AMKII+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六)整体平衡
       在有效频段的狭义平衡度上,M3AMKII+极其出色,她是现在惠威自家唯一可以和X8、X6抗衡狭义平衡度的型号,如果你是维真派,你会更喜欢M3AMKII+,而不是M5A、M3A(前三代)。
       在所有频段的广义平衡度上,M3AMKII+也很出色,她甚至几乎堪与CS6、X6、MH6A这些有监听血统甚至是纯监听音箱的对手来媲美,仅略逊Minimore8和X8一筹。

       M3AMKII+在此项的表现我给予优+的评价。

       (七)系统底噪      
       底噪很小,属于业内同类产品中的优秀水平。

       (八)使用建议     
       1
       音量调节到10即可。
       逆时针调节到灯不闪为0,再正时针慢慢旋转,拧一格闪一次,闪十次即为音量10。然后用软件或音源把最终声压降低(这样可以留个调节的余量)到自己满意即可。
       2
       内凹摆位(以你在听音皇帝位看不见音箱左右侧面为准)可以达到最高音准。
       不内凹的摆位可以软化中高频。
       你可以按照自己喜好选择摆位。

       (九)导购建议
       高超素质、音准准确、奢华箱体、高音调节、低音调节、脚架模式、桌面模式、主副箱无线连接模式、同轴数字输入、光纤数字输入、卡农模拟输入、莲花模拟输入、蓝牙5.0输入、WLAN、WIFI,几乎你想要的所有一切,她都能给你。
       虽然她的价格不算便宜,7999元,但是放在以前,你要一次性买到以上所有的一切,这些钱是绝对不够的。

       (十)缺点      
       【不确定的缺点、我个人主观性比较强的看法】
       惠威有源音箱史上最高完成度,找个缺点真的难,但找不出缺点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     
       所以,
       嗯......
       这个级别的多功能有源音箱的遥控器居然不是金属而是塑料的!素质、功能、外观哪哪都大方,怎么就在遥控器上抠门了!
       这个吐槽有理吧?
      
       【确定的缺点】
       暂时没想到。

       【模糊的缺点】
       暂时没想到。

       总结:
       在世界产品序列中,
       在我们中国产品序列中,
       甚至在惠威自家产品序列中,
       惠威M3AMKII+都是性价比极其出色的产品,值得我极力推荐。
       后记,我们都知道不同品牌由于成本控制能力、设计水平、定价策略等各种原因会偶尔出现便宜货强过高价货的案例,就像这次M3AMKII+整体性能超过DM320一样(DM320高频和低频占微弱优势,M3AMKII+中频、整体动态、音场定位、整体平衡、系统底噪五个项目更强,尤其是中频领先甚多),而同品牌且同系列的产品一般很少会发生这种情况。但今天很稀有的出现了例外,M3AMKII+就是那极少数以下犯上的异类。M3AMKII+的整体性能居然超过了她的直系上级M5A,除了低频,她在所有声音表现项目上都超过了M5A,难能可贵。



       下面放一些官方介绍图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沙发,我是第一个看的。哈哈

TOP

沙发没了。

TOP

地板都没了

TOP

打死不加usb输入。

TOP

说明惠威想认真做一件产品是能够做好的

TOP

把M3AMKII+的高音喇叭和中音喇叭不变的情况下,套用M5A的低音喇叭,当然电路设计、功放啥的厂家自己去优化,那么可以新整一个M5AMK2出来了?
惠威也开始走维真路线了啊,这是好事吧~

TOP

前排留名,先顶后看。

TOP

先回复再仔细看

TOP

好东西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