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我们发烧是为了啥?我已经找到答案!

引用: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0-30 21:58 发表
买音箱是为了听音乐,可我们在干什么?我看着无数人在解码换音箱换线材换电源换功放换…………但每天试来试去听来听去就是那些口水歌?这种现象偶深表不解!
       我的听音倾向在这些年中好像没有发现过太大变化,一直因为就 ...
这么多年,师太每个贴都认真拜读过,但这个贴返璞归真,真正是灭绝师太的手笔

TOP

说实话,这些年我都听了DJ,古琴,人声会腻的,我承认我本人是爱器材多过于音乐的伪发烧友

TOP

师太,我有时候也非要听乐器,但我也不认为古典就在鄙视链的最顶端俯视着苍生。我觉得音乐学院弄出来的东西常常挺傻的。怎么说呢,他们有点像参数流,能说的清楚的那个部分,他们总是都弄好了,说不清的部分你仔细一看他们也不理解。就是你要用嘴去说他们,你只能说好,因为能说清楚的部分的确是做好了。少点什么,那个部分还是挺贵重的,却说不出来。当然了古典里面有大牛,确实高明且无可替代,但反过来说,其他音乐形式也有高明和无可替代的东西在。平行宇宙,没有绝对高下。当然了不包括口水歌,口水歌没救。

另外我支持听音乐有优越感。很多人听歌真的就是听个响,是不触及灵魂的。与之相比,如果我有几百万可以舍弃,我会毫不犹豫的舍弃几百万而选择音乐。将来我不一定有房有车,但我一定会有一套能干掉你们所有人的音响,你们等着就行了。但我不是为了音响而是为了音乐。就凭这个心态,我当然是有优越感的,根本就没法控制,我最多只能控制自己不到处说,看到这个话题那我就控制不住了。

早2天跟同事聊天,听说我家95年就买了1W多的音响,非常惊讶,看她意思觉得我家都是神经病。我说这个肯定不后悔,就不是钱的问题。我没好意思接着说完:我那时候才十多岁,这么多年下来,音乐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东西了。我没法站在外面去评价它。而是在我里面,作为我的一部分去看待一切。当我作某个决定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音乐参与了多少。

[ 本帖最后由 lipusibuxiu 于 2020-11-14 11:02 编辑 ]

TOP

听音乐有些地方其实跟吃饭挺像。
        比如普通上班族:
        白天吃快餐或吃食堂,有啥吃啥,便宜实惠——在地铁用耳机听网易云日推,有啥听啥,但经常推你平时听得多的那种;
        晚上回家吃家常菜,老妈会跟据你喜欢的口味做菜,还经常整点新花样——在家里用HIFI系统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但也会尝试点别的;
        偶尔会忍痛下馆子(比如陪女朋友、客户),按别人的口味点菜——被动地在某陌生环境听那些别人觉得很高级或很喜欢的音乐;
        又比如不差钱的大老板,吃不惯粗茶淡饭,每日出入大饭店或低奢的私厨——在或优雅或奢华或简约的大房子,用几万甚至大几十上百万的发烧音响听精致的古典;
        但无论是谁,其实吃饭目的都是一样的——只为满足口腹之欲。
        我想听音乐也差不多,将就或随性,只依条件而定,但不分贵贱。

TOP

发烧就是尽自己最大的金钱买到自己喜欢的喇叭听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就那么简单

TOP

楼主写那么多浪费精力,买一本《古典作曲家排行榜》所有的古典知识都有了。
其实,欣赏古典并不需要发烧器材,我姐夫在汽车中听着汽车音响完全不影响他听各类古典。(有机会一定一定换米其林轮胎,对汽车音响的提升巨大,亲身经历)
发烧器材,仅仅是满足了心理需求。一个好的音源片子,远比器材的影响大的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bigdogwang 于 2020-11-17 16:52 发表
楼主写那么多浪费精力,买一本《古典作曲家排行榜》所有的古典知识都有了。
其实,欣赏古典并不需要发烧器材,我姐夫在汽车中听着汽车音响完全不影响他听各类古典。(有机会一定一定换米其林轮胎,对汽车音响的提升巨大,亲身经 ...
当你喜欢这个时就绝对不会觉得是浪费精力的事了,不需器材这句我只能赞成半句,因为在古典音乐的特殊(特别是交响乐)在极其低价的器材上别说能欣赏到美,那些层层叠叠的声场完全会因为单元素质太差无法分开而糊成渣,那简直是噪音!很多人说交响乐欣赏不来,原因有一半就是因为器材不够给力吧…………这个道理事实上面有几楼兄弟都早已经陈述过了吧? 你说的米其林轮胎我家的车轮配置刚好就是这种,车内静音效果还真是不差的,这个赞成! 车载音响是BOSE,音染很重但偶尔听下也不错!

TOP

这世界各色人等,孩提时代、中年、老年时代都要分的。50、60岁的人了判别能力应该不低了,照样被网络上简单的播报洗脑大有人在。注重音乐欣赏的人中注定有一辈子停留在听流行音乐上的人,对公认的家根本瞧不上,简单上口入耳远比宏大制作的古典耐听,你无能为力、心焦如焚。
表现音乐,歌手唱出来比器材展现难度要大的多,唱高音的比唱中音的难度也大的多,因为高音歌手在气息、强弱控制上有其先天难度,古典音乐尤其是公认的大制作是器材表现音乐的顶峰。领略有难度、达顶峰的音乐应该是一个喜欢欣赏音乐的最后、最高追求。

TOP

烧完器材烧音乐,也是一种进步,音乐才是本,这个要点赞

TOP

引用:
原帖由 coollxl 于 2020-11-2 14:30 发表
因为各种因素比如学历/学科、文化素养、职业、收入水平的影响,听音乐其实是个非常私人的行为,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按理也不应当分个三六九等,甚至形成一个个鄙视链:
        比如音乐类型:古曲看不起流行 ...
同感同感!不能够再/更同意了。
四大天王里我最不爱听的也就是学友哥了,但还是喜欢王菲的“变幻莫测”的唱腔。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