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天声论坛禁止一切线材玄学

本主题由 王总编 于 2024-3-17 16:44 分类
支持!!确实不用管线的话省钱多了,再说卖线的js太多,智商税啊!

TOP

那些为咸菜 交了大量智商税的很难接受事实的,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在ID加数字来注册,想去证明自己的耳朵异于常人。
殊不知,脑放功率过大,赶紧加散热片才是当务之急呀。

TOP

原来和输入阻抗有关,学习了!

TOP

支持!一直觉得只要线材质量过关价格合理就好!

TOP

曾经买过一对巨粗巨重的喇叭线,后来剥开一看,草,里面是一根细得可怜的铜线,外面包的全是塑料和棉线,后来自己买电线做了一对,只化了不到100元。

TOP

听出SACD和CD的区别了么?CD上的音乐和抓轨出来的一样吗?

大家听出SACD和CD的区别了么?还有CD上的音乐和抓轨出来的一样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gulanci007 于 2020-11-4 10:00 发表
大家听出SACD和CD的区别了么?
实际上真的很难,因为在理想状态下,格式上的区别很难在音质上体现出来。
但在现实中,DSD、24bit/192Khz等超采样技术可以让音乐表现更稳定,更不容易受干扰。同样是鸡蛋(音乐),放冰箱(DSD、24bit/192Khz)比直接放蓝子(CD)可能更不容易坏,但并不会让鸡蛋更好吃(汉斯老头大概这个意思)。
引用:
原帖由 gulanci007 于 2020-11-4 10:00 发表
还有CD上的音乐和抓轨出来的一样吗?
CD上的音乐和抓轨出来的当然是一样的(只要没出错),这是个无可辩驳的信息技术问题 。
它不过是把音乐的数字文件(就是那串0和1)从CD“抓”到硬盘(HDD或SSD)而已,“音乐”本身并不会因为载体的改变而改变。
补充一个反向证据:抓轨时会把标题歌手之类的元数据一起抓过来,对吧?为什么它不会变,而“音质”却会改变而且还是变差了呢?你细品。
另外CD和磁带、黑胶等模拟载体一样,它们都会因为长期使用发生物理磨损从而导致音质下降,但抓轨到硬盘的文件却不会(只要硬盘没坏),而且还可以很方便本地或远程备份。
实体唱片公司之所以没倒闭,是因为还有市场,就像胶片相机还有人用一样,不过都是明日黄花了。
不过听说CD、黑胶、电子管什么的特有仪式感,收藏还是不错的。
作为前浪,不但没死还能被供奉,知足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gulanci007 于 2020-11-4 10:00 发表
大家听出SACD和CD的区别了么?
你问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复杂的问题,这个我都没法简单的说“有”或是“没有”以敷衍了之。
这个问题得一分为二来看,为防被人声党拍头我就简单说点自己的经验。
如果是古典音乐的话,同样的一部作品用SACD来PK普通CD的话那就有区别,并且区别还蛮大,连我这套系统都能明显听出来的那种 因为古典作品结构复杂,配器众多,乐手层叠,声部庞大,所以录制要求极其苛刻,后期还得配以一流水平的混音师,比如当时以录制古典唱片为主业界公认的标杆DG,当时麾下就有世界顶级的混音师,那种水平全世界也不会超过20个。 所以DG公司的古典作品录音质量一直是古典迷心中的明灯(虽然DG现在被环球收购了),很多人看到那朵大禾花心里就安心了一半。所以DG公司出的唱片就算价格很高也有人照样掏钱。印象中白岩松也是个古典迷,他当初月薪资只有100多但敢以200元一张的价格咬牙买下自己喜欢的碟。
这也是为什么我明明可以在网上得到大部分免费下载的资源但我照样还是为了听古典乐而花钱买CD机和碟片的原因。有人说抓轨不也一样么?我只能无奈笑笑,敢情那位兄弟从没好好坐下来安静听完过一整部作品。如果正版碟的质量跟你抓轨的一模一样那唱片公司早就可以去倒闭了,闲鱼的二手古典碟片交易也不会长盛不衰! 偶上个月去闲鱼捞拉特尔的贝交砍价还被对方BS了 对方出价190,我一刀砍到150,然后偶灰头土脸回来了。
我又扯远了,再回头来说流行音乐的SACD,流行音乐因为配器比较简单,也没有什么和声,声部这些东西,录音就容易多了。所以流行歌曲的CD和SACD碟价格相对古典乐来就说便宜不少。这里就出现个对烧友挺亲民的现象,流行音乐的SACD和CD我听不出区别,至少在我的这套廉价系统上我没听出区别,其它高级的我就不知道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轮新月 于 2020-11-4 20:56 发表

你问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复杂的问题,这个我都没法简单的说“有”或是“没有”以敷衍了之。
这个问题得一分为二来看,为防被人声党拍头我就简单说点自己的经验。
如果是古典音乐的话,同样的一部作品用SACD来PK普通CD的 ...
“DG公司的古典作品录音质量一直是古典迷心中的明灯(虽然DG现在被环球收购了),很多人看到那朵大禾花心里就安心了一半。这也是为什么我明明可以在网上得到大部分免费下载的资源但我照样还是为了听古典乐而花钱买CD机和碟片的原因。有人说抓轨不也一样么?我只能无奈笑笑,如果正版碟的质量跟你抓轨的一模一样那唱片公司早就可以去倒闭了,闲鱼的二手古典碟片交易也不会长盛不衰!这里就出现个对烧友挺亲民的现象,流行音乐的SACD和CD我听不出区别,至少在我的这套廉价系统上我没听出区别,其它高级的我就不知道了。” 对实体碟和器材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精益求精,且“至少在我的这套廉价系统”,你还真的是往发烧友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了。

TOP

花了500+入了一对秋叶原单晶铜音频线,300+一对单晶铜平衡线,都挺粗的,听着没有明显差别,感觉交智商税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