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一些监听(BM5, A5X, Artist5, 8030, B2031...) 的失真度和频响

貌似又要有人烧真力了,R版这免费广告做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孤独探戈 于 2016-1-6 23:16 发表
貌似又要有人烧真力了,R版这免费广告做的
1:真力素质的基本面、包括失真度一直很好,而且比较稳定。8040的那个失真度就基本是同类箱子顶级的水准

2:8030还是那个观点,100多hz有一丁点音染(基本听不出来),我之前自己的测试也大致印证过这一点。中高音素质非常好,但是高音偏多一点(2k-10k这段基本决定高音的整体量感),这个也不是新闻了。

3:这个帖子证明了,监听确实基本是按素质在同尺寸等级中定价的,所以也没什么好广告的,就像法拉利保时捷基本就不打广告。我自己就不会买真力,因为他确实有点贵

4:另外根据AES的一些论文,两次三次失真度做到一定程度(一般认为两次三次失真阈值-40db,也就是1%,但高次失真可能-70db还能听出来),就没有必要再提升了。人耳本身就有失真。所以箱子失真到一定程度,人耳就没办法分辨了。这个时候系统动态,整体相应,能量分布,主观喜好,可能对听感造成最后的决定性影响。

TOP

引用: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16-1-6 23:49 发表


1:真力素质的基本面、包括失真度一直很好,而且比较稳定。8040的那个失真度就基本是同类箱子顶级的水准

2:8030还是那个观点,100多hz有一丁点音染(基本听不出来),我之前自己的测试也大致印证过这一点。中高音素质非常好,但 ...
局部負回授與暫態互調失真的觀念同樣也深刻影響了Herve Deletraz,他認為總諧波失真(THD)並非擴大機不好聽的元兇,因為樂器所發出的聲音本來就包含各種諧波。而內調失真(IMD)不僅樂器、擴大機會產生,人腦所產生的內調失真還更嚴重,所以也不是擴大機不好聽的元兇。

达萧的老板也认同这个观点,不知道r版能不能再找些资料详细说说?

TOP

引用:
原帖由 shu5288874 于 2016-1-8 09:26 发表

局部負回授與暫態互調失真的觀念同樣也深刻影響了Herve Deletraz,他認為總諧波失真(THD)並非擴大機不好聽的元兇,因為樂器所發出的聲音本來就包含各種諧波。而內調失真(IMD)不僅樂器、擴大機會產生,人腦所產生的內調失真還 ...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 我只也略知一二。而且可能每个人感受也不一样。

论文太多了,一搜一大把
1:公认的,没错人耳本身就是非线性设备,所以人耳和喇叭一样,声压越大失真越大。人耳也就越难听出系统的失真(也就越“逼真”)。扬声器的设计,就是要在设计的用途范围内,以比耳朵小的失真,达到这个音量输出能力(“真实音量”)。目前一般认为90-100db即可。

2:人耳有掩蔽效应,也就是说一个大声纯音会掩蔽临近的频率;因此二次失真最难听出来。因为二次失真离主音最近。失真越高次越容易听出来。有人说奇次偶次有区别,但是也有认为只要是高次就能听出来。

3:只要喇叭的失真特性高于耳朵的承载力,有人认为系统整体效果,就由扬声器的其他方面决定。所以最近的喇叭设计似乎不纯粹追求失真度,而是整体,比如指向性,瞬态,动态余量等等。

这也是音响的魅力。如果某一个指标就能简单测量音质,那么音响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小厂;一到两个大厂就能垄断了。和计算机行业一样。

TOP

 24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