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音响与音乐

音响与音乐

我现在已经基本属于被时代淘汰的人群了,最初接触音乐的时候是在初中,那是港台音乐正好在大陆流行,谭咏麟张学友邓丽君的靡靡之音简直无法割舍。不过那时没条件接触什么HIFI,在学校的时候大多是通过随身听感受卡带的美妙,有时带子卡住了还得用手卷卷。在家的时候有哥哥购买的落地箱,也不记得什么牌子了,反正有声音就不错。那时没有器材的概念,只有音乐,就是好听!
    高中学习比较紧张,三年几乎没有听什么音乐,偶尔用随时听听听春江花月夜或阿炳的二泉映月什么的,那时还是没有器材的概念,只要耳机不坏就一直听就是。只听音乐(更准确是旋律),觉得那些曲子的哀怒喜乐都到心坎里了。
    上了大学,选修了一门西洋音乐史,逐渐系统性地学音乐的基本结构,什么旋律,乐句,和声,调式调性囫囵吞枣地啃了个遍。但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放曲子让我们欣赏的时候,从黑胶唱片传出来的声音是如此的动听。德彪西的月光正能让我体会到波光粼粼的感觉,和之前随身听听到的大不一样,终于有了音响的概念。
    上了研究生自己能有一间独立的房间了,入手了一套创新的2.1,已经忘了什么型号了,毕竟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但应该是比较好的型号,那时读书已经不缺钱了)。独处的时候听着音乐,辨别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琴,号,鼓的区别,揉与拨的区别。相对纯粹的耳机,有了明显的临场感觉。好的器材,好的声音,能让音乐表现更为深入。
    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发烧友,对我而言,听音乐更多是一种自得其乐,欢乐哀愁皆宜!

TOP

估计咱们是同类了

TOP

大哥对我来说你就是发烧巨星了,哈哈,写得真好。

TOP

同样不是发烧友 只是喜欢音乐的普通人罢了~

TOP

系统性地学音乐的基本结构,什么旋律,乐句,和声,调式调性可以让你更深刻的了解自己听的是什么,更能融入音乐的意境,领会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而音响是一个桥梁,让我们更接近大师,就像站在巨人肩膀上,我们不可能去倾听每一场音乐会,但音响的出现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接近大师的时刻,让我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这就是我为什么入坑的原因

TOP

了解了音乐的结构再去听感受又是不同了

TOP

发烧是不经意间就沉迷的。

TOP

TOP

有道理

TOP

能通过了吗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