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擺位對音樂重放發揮的作用,簡單來說就好比一對專業耳機,也不是隨便塞入耳朵就能聽到最佳效果一樣,它要稍作調整才能避免產生聽筒效應,才能達到三頻平衡。本人過去曾深受音響界大V劉漢盛影響,"三分音色七分擺放",以至曾經在廿年前無聊到把一對七十年代JBL劇院監聽號角十五寸鋼琴邊低音大音箱,(型號早忘了,只記得當時一只低音單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定價港幣3萬多元),花近兩年不斷調整擺位,其中的過程及體驗,把我從無知小輩通過實踐,着實學到了豐富的知識,說到收獲,就是不用道聽途說亂花冤枉錢瞎折騰(我是音樂器材經銷商最討厭的門外客吧)。夸張的說,在一個合理空間比例的環境里,什麼泛音,堂音等等根本不在話下,寬度與深度可以讓人感到穿墻鑿壁,定位、分離度更誇張,聽大型交響樂幾乎可以將第一.二排小提琴位置分離,(幾乎!)這些皆拜精確擺位所致。其中不斷調整是音箱釘腳三個點,幾乎以公分計不斷移動調調整(首先在聽音空間先安放基本合理位置,然後以多角度精確微調),配合空間三維適度吸音,當然其中酸甜苦辣只有自知矣⋯⋯
物轉星移,之後世事變遷,無奈打後十多年只能依靠電腦無損(WAV)音樂+有源喇叭陪伴至今,從開始以一對德國百靈Truth B2031A(說實在當時也感覺非常不錯,是一個做音響的朋友送的真正第一代,單元是德國生產的,但非常不耐用,因為後面功放外露的原因,那只牛蒙塵受潮,一開機就燒,使用十來年,燒了3次),到這兩年改用了Adam A5x、Focal CMS50,到最近PSI a14m,整體音樂聽感個人感覺是更適合自我了(不想比較誰勝過誰,每個人的聽音追求并不一致吧),但是,但是,擺位的精細微調,上述喇叭同樣可以讓你感受到人聲的前後、型體的大小,樂器分離的明顯與否,更精彩的是,如果聚焦精確(攝影述語)能讓流水行雲看似平淡的旋律注入生命力,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感覺(豪不誇張!)。
最後順便說句,十多年来,Pc播放器只鐘情於Foober2000 0.83真正第一代英文版,安裝後運行程序只有2.72MB,絕對乾淨的。(手上也有曾經享譽一時的0.83Special經典版,及0.94版(更適合聽交響樂),加一快cs4630烏龜海岸黑金第一代聲卡,或者外面早有超越其音效的,然也許是月老牽的紅線,我只願伴其白頭皆老矣(心底話最真,囊中羞澀是也
)
個人玩音響聽音樂的格言是,外面產品有多好,在你沒擁有之前,其實與你無關,更不是你的。善用你手上擁有的,讓其發揮到極致(極致就是知識,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便能領略個中樂趣。
[
本帖最后由 williamhau 于 2021-8-24 14:3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