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音源与功放] 化繁为简 |行业巨擘 Darko.Audio 深度测评矩声 element i

化繁为简 |行业巨擘 Darko.Audio 深度测评矩声 element i

    ​​(本文原文发布在 darko.audio,作者 John Grandberg 。中文翻译校对由矩声提供。)

    作者简介

    ​Darko.audio
    欧洲影像及音频协会(EISA)会员网站,其创始人 John Darko 在全球 Hi-Fi 音响媒体圈具有极高的声誉,他对如今 Hi-Fi 音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现代化音频串流系统的应用有着独到的见解。Darko.audio 除了 John Darko 为主要内容原创作者以外,还有 John Grandberg 等。

    John Grandberg

    国际著名音频测评人,曾为 Head-fi.org、InnerFidelity.com、Darko.audio、Headphone.guru 等多家著名音频类论坛或测评网站撰稿。他曾于2010年在 Head-fi.org 发表过一篇矩声早期耳放产品的测评文章,该文章作为矩声产品在海外著名Hi-Fi 论坛首篇测评,一度引发轰动,让世界发烧友接触并了解了 Matrix Audio(矩声)。该帖子活跃了9年多,有超过5100个跟帖。



正应了足球场上的那句老话:一场比赛,两个半场。(西方足球迷在观看比赛时经常说的一句话:It's a game of two halves! 足球赛事在上下半场的局势可能随时发生逆转,亦可泛指世事难料,未到最后关头也别轻易放弃等等。) 一方面,我为我的数字前端连接了十几个单独的组件。其中包括一个音乐服务器、一个独立的网桥、USB 界面、外部时钟,当然还有 DAC - 以及给每个设备单独的线性电源。

我的想法是不遗余力地追求最趋于极致的声音。想象一下当你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线缆的缠绕,这是多么壮观的一个器材混战的局面。虽然分立式系统可以带来很好的声音,但我承认这样高难度的骚操作劝退了很多人。


另一方面是我对简化播放解决方案有着根深蒂固的挚爱。这通常表现为消减了外置功放的有源音箱,或是内置了耳放的 DAC,甚至是一些包含了 DAC、流媒体、房间校正和唱机输入等附加功能的现代化合并式功放。

矩声的 element i 正好类似于后者:易于管理的设备中包含丰富的功能,能够独立撑起整个耳机 Hi-Fi 系统。element i 的设计走的是极简风格,无需额外的器材和杂乱的电缆,开箱即用。能提供干净、清透的声音,同时还具备进一步升级或系统扩展的开放性。



产品概述

element i 是矩声 element 系列一体机中体型最小、最经济的产品。它保留了同系列中其他产品的大部分功能,同时也舍弃了部分特性以节省一些成本。最好将其概括为:集成了前级和耳放并具备网络流媒体功能的 DAC,所有这些都被塞进了一个紧凑而精巧的设备中。 element i 符合我对现代 DAC 设备的所有基本要求。数字输入采用常见的 USB、同轴和光纤,以及基于 HDMI 连接器的 I2S 接口,它通过四种线序定义来扩展其兼容性。模拟输出包括 RCA 单端和 XLR 平衡,以及前面板 6.35mm 耳机插孔。虽然 element 系列中的高阶型号提供平衡耳机输出和更多的数字输入接口,但我估计 element i 的连接性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已经足够了。

然后是它的流媒体功能集成。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大批厂商给 DAC 加入耳机输出和前级功能,我一直认为添加网络流媒体是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在使用过 element i 之后,再切换回非网络化的 DAC 时,我顿时感觉有点落伍了。当然,我最近也介绍过一些出色的独立网播,但是用这类设备配合 DAC、耳放等构建分立系统时感觉会更合适一些。如果重点是简化你的系统、节省空间或减少支出,那么具有网络功能的 DAC 似乎是更明智的选择。







核心设计

尽管 element  i 是 element 系列的入门机型,但它仍然是一台非常强大的机器:双核 ARM 处理器、ES9028PRO DAC 芯片、低相噪时钟、可处理高达 384kHz PCM 或 DSD256 的 XMOS USB 输入,您可以选择以太网或无线连接,还可以得到一个相当强大的耳机输出,能够在 33Ω 负载下爆发超过 1300mW 的功率。element i 是 Roon Ready 设备,同时也支持 AirPlay、Spotify Connect 和 DLNA。我们可以从 NAS 串流播放以及直接从 USB 存储设备中播放文件,它确实适合于各种使用场景。

专用的 MA Remote 应用程序让我们可以访问本地音乐或网络共享的音乐文件,还支持来自 TIDAL 或 Qobuz 的流媒体。MA Remote 还有一个模拟红外遥控器的功能,涵盖了音量控制、输入选择等常用的基础操作。对于那些更喜欢触觉体验的人,还可以使用物理遥控器,但是初始设置和音乐选择仍需要借助 MA Remote 来完成。

或者,我们可以使用 Roon 将流媒体音乐传输到 element i - 一个理想的一体式 Roon Ready 播放端设备,充当网桥、DAC、耳放(或者当作有源音箱的前级)等角色。当然,Roon 核心机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也很容易通过一台笔记本电脑、NUC(迷你电脑) 或者性能足够的 NAS 来实现。

强劲系统

由于 element i 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它能够作为真正的多合一系统运行,这也正是我使用它的方式。我的 Asustor NAS 充当 Roon 核心机,我从自己的曲库以及 Qobuz 和 TIDAL 中播放了一些最喜欢的曲目。通过内部的耳放驱动 Campfire Audio Cascade 或 Audeze 的 LCD-2 耳机。

我还使用了几款我最喜欢的定制入耳式监听耳机,价值2999美元的 64 Audio 的 A18t 和来自韩国的 AME Customs 的价值1600美元的 Radioso 入耳式耳机。电缆来自 Audio Art,电源系统是来自 EQUI=CORE的 1800 电源处理器。







聆听体验

矩声 element i 的特征是富有洞察力和细微差别的。中正而清晰,具有教科书级别的细节展现,但也可以做到有足够丰富的音调来回避高解析数字音乐可能带来的数码味。这是对音乐本身实事求是的演绎,感觉就像坐在演奏现场的前排座位一样。

矩声的 element i 确实做得很棒。它深入挖掘了从 Opeth 的 Ghost Reveries 到 Marvin Gaye 的 Midnight Love 的所有细节。鼓刷和吊镲以特别令人信服的方式呈现,我喜欢 element i 所呈现的男声和女声——声音的能量感来得非常直接,让人感到身临其境。我最喜欢的声乐艺术家的独特风格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像 Alison Krauss和Freddie Mercury这样熟悉的人物,还有Adam Turla (Murder By Death),Chhom Nimol (Dengue Fever) 和 Arleigh Kincheloe (Sister Sparrow & The Dirty Birds),都呈现得淋漓尽致。

经过我的仔细斟酌,我最后选择了用 Audeze LCD-2 和 Campfire Audio Cascade 两款我最喜欢的全尺寸耳机来搭配 element i。Cascade 的声音醇厚,易推,但需要前端有很好的控制力,以免低音听起来有点过头。element i 发挥稳定,让聆听者可以自由地探索深沉的低音而不会分心。

与此同时,我心爱的 Audeze 经典的 LCD-2(2013 年推出)从频率响应的角度来看听起来更平衡,但整体音调更丰富、更浓郁。这个大型平板单元的灵敏度明显低于 Cascade 中使用的铍 PVD 单元,但 element i 的耳机放大器证明是值得的。音量旋钮转动得稍微多一点,但上升空间很充足,旋转到头的话你的耳朵肯定受不了。两款耳机最终都呈现出开放、自然的声音,同时又忠实于各自的特色。







即使缩小到入耳式监听耳机,element i 证明在广泛的阻抗和灵敏度等级范围内同样有效。AME Radioso 在同类产品中相对难以驱动,额定值为 95dB/mW,标称阻抗为 21Ω。与我的其他入耳式设计相比,它需要更有力的耳放,以使其动圈、动铁以及静电单元阵列能够协调的工作。当我搭配 64 Audio 的旗舰耳机 A8t 时,由于他的阻抗低至 9Ω,声音的背景出现了轻微的底噪,这和其他台机上的情况相同。

但值得庆幸的是,element i 并没有产生恼人的声音,给我们留下了与不太灵敏的 AME 监听耳机相同的纯黑的背景。再一次,音量控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区间,让两个产品都可以在他们的舒适区中完美展示。这里的最终结果是,两套入耳式监听器都能够不受来自上游设备的任何影响而大放异彩。

同时,我还发现更轻松自如的 Sennheiser HD6XX 系列在由 element i 驱动时更具吸引力。Focal 的耳机也出现了类似的结果,Elex 和 Celestee 型号的活泼特性比相对干燥的 Elegia 更对我的胃口。也就是说,element i 将它们全部驱动得很好,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测试表现

我已经提到过 element i 作为一体机的最大价值。这就是我倾向于使用它的方式,也是我认为它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但它也让我有机会深入挖掘其设计各个方面的性能。我使用各种附加组件、升级和直接比较来访问 element i, 以查看它处在一个什么水平。

作为一款传统的独立 DAC,element i 和备受推崇的 RME ADI-2 家族有些相似。我称它为家族,是因为这些年来,ADI-2 又出现了一些衍生型号,这些型号我都曾拥有或深度试听过。我现在手头上一个 ADI-2 都没有,无法直接对比,而且我也不打算从 ADI-2 的一个版本到另一个版本的细微变化去一概而论。我的观点是,element i 确实实现了非常干净、清晰的声音呈现,在我看来,它不会转向过度解析的领域。

RME 在与矩声相似的价格下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 D/A 转换,具有可类比的输入接口和强大的内置耳机放大器。我们总结一下两个设备的关键区别:矩声集成了流媒体功能,而 RME 具有 EQ 的功能。我敢打赌,他们很难仅凭音质来区分,所以我会根据哪些功能对您更有用来做出购买建议。






为了进行另一个有趣的比较,我们将 element i 与 Benchmark DAC3 B 进行对比。这是 Benchmark 的基础型号,没有耳机放大器或前置放大功能。因此,两个产品都在纯 DAC 模式下运行,矩声通过将输出设置为固定模式来实现这一点,从而与 Benchmark 的 2Vrms 输出正好相同。Audio Art RCA 电缆将两个 DAC 连接到 Pass Labs HPA-1 耳机放大器,可以快速 A/B 切换。

与 RME 的比较一样,这两个 DAC 的共同点更多一些,并且两者都可以被称为是“中性”的声音。但是随着 Pass 放大器的解析能力提取更多细微的细节,我确实听到了每个 DAC 的独特之处。Benchmark 具有更明亮、更活泼的感觉,可以将注意力吸引到高频区域,远离音乐的节奏基础。

我的偏好往往是相对更强劲的 element i ,尽管某些耳机,如 Meze Empyrean 或 Audeze LCD-2 对 Benchmark 的响应更好。但是,使用像 Kennerton Audio Thekk 这样听起来更亮的耳机,Benchmark 的高端耳机会让人感觉有点激进,在长时间的聆听过程中很容易让耳朵很累。element i 演奏得更顺滑、更流畅,同时又不牺牲清晰度或延展性。







开个玩笑,我用 Violectric V590 为 element i 提供了一项极其困难的挑战。V590 体型上要大得多,没有流媒体功能,售价几乎是 element i 的四倍。更高的代价带来了具有完整前置放大器功能的模拟输入、具有更大功率的平衡耳机驱动、完全模拟的、基于继电器的音量控制(element i 使用数字音量调节)以及具有双屏蔽环形变压器的大型线性电源。 但不同的是,对于某些音乐,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人们想象的戏剧化的差异。

V590 确实让我扔给它的几乎每一副耳机听起来都很棒。特别是,它在困难的低灵敏度耳机(如来自 Hifiman 的那些)或挑剔的 Sennheiser HD800/S、Focal Utopia 方面表现出色。然而,当处理前面提到的 Audeze、Campfire、64 Audio 和 AME Customs 所带来的挑战性较小的负载时,矩声和 Violectric 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






我的观点是,当你的搭配是互补的时候,element i 的性价比达到了一个高点。发烧路上有时花费更多的代价,获得的收益却越来越小。我不推荐使用独立的耳放搭配 element i 来使用,而是应该找一个与 element i 的内部放大器配合得很好的耳机。element i 官方的规格表显示:33Ω 负载下可提供1320mW 的功率,300Ω 负载下有 248mW 的功率,或 600Ω 负载下可获得 124mW 的功率。它的耳放非常有力,可以很好地驱动大多数耳机,并且不会产生压缩分级或高频问题。

而那些执意要用外部耳放的人,可能会获得一个完全不同的声音取向。我个人的偏好是 Feliks Audio Echo 或 Cayin HA-1A mk2 ——这两款电子管放大器都具有三位数的价格和温暖、诱人的特性,与矩声的集成放大器风格大相径庭。使用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让我根据当前的心情/音乐/耳机配对选择我想要的,集成耳放提供中性、真实的声音再现,而外部电子管设备则提供令人愉悦的迷人光芒。可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电源升级。element i 使用外部开关电源以节省成本,而矩声更昂贵的型号都具有内部线性电源。检查后面板上的规格,似乎 element i 需要一个能够提供 1.67A 以上电流的 12V 电源。看似是不走寻常路,但其实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售后市场选项。







我拿出了非常有用的 Wyred4Sound PS-1 模块化 PSU,将其设置为 12V,并在动态和音乐轻松度方面得到了一些加成。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更高质量的电源可以获得更好的空间感,音调平衡没有改变,但同时,我感觉到低频段的量感和质感都增加了。这更容易通过入耳式监听耳机听到,因为它们的解析力往往比全尺寸的监听耳机更高。Wyred4Sound PS-1 的基本款售价为 499 美元,几乎达到了 element i 售价的一半。






总结

我最喜欢矩声 element i 的部分是它的平衡性。并不是它干净、全面的声音特征(尽管我确实也很喜欢这一点),而是它设法以同样的高标准处理它所做的一切。如今,你很容易在传统设计上找到附加的额外功能,比如在 DAC 上附加的耳机放大器,或是集成在放大器上的数字输入功能等。然而,这些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往往被视为鸡肋,偶尔玩玩还勉强可以,但远远没有达到与主要功能相同的高水准,对于那些寻找真正的一体式解决方案的人们可能会感到失望。但 element i 并非如此——每个方面都做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样的设备可能只是为了去简化你的系统,为了避免各种分立设备的堆砌和杂乱的电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希望的是系统内的各部分能更协调的工作,而不是把一堆单独的组件放在一起并希望这些设备能有互补的效果。不管是什么原因,矩声在他们的 element i 设备中都有一个有实用价值的解决方案。它是 element 系列的小儿子,但性能却如此之高,以至于许多用户不再需要任何东西。如果说需要的话,倒也是能选个合适的外部电源。

已经很强了,未来的还会更强?让我们拭目以待。






[ 本帖最后由 MatrixAudio 于 2022-4-2 10:13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