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我的音乐心情路,纪念我纠结的购买经历。(已完成)

我的音乐心情路,纪念我纠结的购买经历。(已完成)

前前后后,历经了好长时间,到最后实在弄的我心力憔悴,有心无力了。终于我找到了最后的妥协,暂时静下心来。但是只有我知道,现在的沉寂是为了以后更大的爆发。谨以此文,来纪念我的音乐心情路。

内容会很长,我可能会更新很多次,大家可以慢慢看。中间会提到很多产品,都是比较热门的。

97年的时候北方刚刚开始流行组合音响,那个年代VCD还是很流行的,而且价格也不是很贵了。我同学家里购入一套奇声落地音箱,现在还记忆深刻,因为那个声音太好听了。到目前为止,是我听过音质最好的音箱。后来我们家里也买了一套VCD,功放和音箱还是英国品牌,但是听起来和人家的那套比起来差的太远了。人家听起来层次感,乐感,空间感都很好,而自己的确实一团遭,低音混作,人声混浊,层次混浊等等。后来我有去同学家看了看,发现他们家除了功放以外,还多了了个东西。这两个指针的东西,当时真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问同学,同学也不知道。但是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心理已经萌发了HIFI的念头。现在想起来,我也很好奇,当时的奇声怎么可以作出这么好的音箱来,不可思议。


大概是2000年左右,我刚刚开始上大学。一天我去我同学家里玩,突然发现他们家里多了一台电脑而且还有一套4.1的音箱。粗听起来,除了没有他们家的那套落地有空间感强,或者说包围感强为,其他的都很好。小小的喇叭发出的声音很干净好听。当时他的这套配置为SB LIEV 4.1和PC WORKS 4.1。 一问价格这一套快900块钱了,我勒个去,真他妈贵啊。


回到学校后,已经是第二学期了。同学们都开始配置自己的电脑,我也随波逐流和他们一起搞了起来。突然想起来,不如在电脑上配置减一减,卖套喜欢的音箱,岂不是美哉。后来显示器人家都是17寸屏,哥用的是15寸彩显。很多人不了解,问这是为什么啊,我的答复很简单将来毕业了,搬家方便。结果是方便了,毕业后去了别的城市,这个小显示器送人了,倒是很多人愿意要。 显卡当人家是GF4MX400的时候我是TNT2 M64。15寸伤不起啊,分辨率只有800X600, 当时用起来也没觉得怎么样,现在看起来都不如手机啊。TNT2 M64更是悲催啊,CS跑不起来有没有。不过也好,由于游戏带不起来,我大学考试一科没挂,全部一次性通过,被人家骂为变态。后来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心愿,说什么不参加补考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没有补考的人生是不健全的人生,无奈之下我参加了补考即第二次考试。 PS 我们学校的考试是假期前一次,假期后一次,两套卷子取分高的。为了是让很多人可以在假期温习功课然后回来好考试,结果成了补考专用了。好了说重点,经过调整我终于省出了一千块钱的资金,可以取买自己喜欢的音箱和声卡了。

----------------------------------------------------------------------------------------华丽的分割线---------------------------------------------------------------------------------------
我悲催的音乐路正式开始了!

当时哥买了最流行的SB LIVE 5.1 和雷暴FPS 1600. 当时声卡450, 音箱480。时间太久远了,记不清楚了。但是都是四百多这个没有错。  




后来发现业务不熟是会害死人的,同志们一定要加强业务学习啊。 这套组合刚买回来的时候,全寝室轰动,没有人会理解我为什么花了近一千快钱取买一套音箱声卡,N多人说我是电脑盲,让人骗了。还有人说我有钱烧的,好在那个年代没有富二代这个词,不然哥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哥很穷的,没有看到我显示器都是15寸的吗。我同寝的一哥们更直接,看到我声卡的型号是SB live 5.1, 说了一句真是物似其人啊,你看声卡上不是写了SB LIVE 吗,翻译成中文不就是活SB 吗?我去,这个人渣。 好在新东西买回来,我一直激动中,也没有搭理他们。

为什么说业务不熟悉害死人呢, 这个音箱本来就是定位游戏的,不是定位听音乐的。我当时也不懂啊,卖东西的小姑娘也没有说,反而一直夸我帅,有品位,懂得音乐,我就飘飘然的买了回来。更主要的是,这个音箱长的很像我同学的那套,大家可以看照片,卫星音箱很接近,所以我以为就是他了。这里要说一句,买音箱一定要注意,要用耳朵听,真的不能看什么指标,外观,太不靠谱了。
简单说说这个组合的感觉,由于是定位游戏的,声音很粗狂,很猛烈,看电影玩游戏确实合适,但是听歌曲就觉得细节不够,不好听,没有音乐味。我那个郁闷啊,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买的东西不是我要的感觉。后来毕业后,这套东西还有显示器都给了我同一个朋友。

若干年后,我知道了SB live5.1 是数码声卡,都是数码味道,没有音乐味。
若干年后,我知道了比SB live5.1好的声卡有的是,比如帝盟的MX200,没有听过。乌龟海岸CS4630,自己最近搞了一个二手在听。
若干年后,我知道了PCworks系列是第一款带有.1的音箱,而且是Cambridge做的,而后来的雷暴FPS1600 是创新自己做的,当然也是有Cambridge的商标。
最近知道,Cambridge是一家很NB的公司,原来一直在这个领域有CD,有解码器等等。

-------------------------------------------------------------------------------------郁闷的分割线------------------------------------------------------------------------------------
在毕业之前,我知道了HIVI。当时他们在电脑报上做了大量的广告推广他们新出的音箱。你们可能猜到了,就是HIVI T200A。

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国内HIFI史上的里程碑,得奖无数,而且样子也非常的拉风。作为家具装饰都是十分完美的。他让我知道了,什么叫试音碟,是么是2.0, 什么是平衡接口,什么是转接线,很么叫做MP3是laji,什么叫做声学处理,什么叫高低音单元等等,对于一个新人来讲,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后来我来到了天津,那个时候由于是居无定所的,所以就没有搞音箱,开始把精力放在了笔记本上。但是我经常去百脑汇试听,来满足一下自己的耳朵。这个箱子初一听非常好,脱箱感很强,人声密度很好,我当时听的是区瑞强的《偏偏喜欢你》,被彻底震惊了,原来声音也可以这么好听。这个时候网络发达了,可以上我查询一下很多信息,发现有很多人抱怨他的功放不好,于是乎就有人买了两个T200A的副箱回去组无源,真是有钱人啊。后来我就沉寂在了笔记本中,没有关注HIFI了。

-------------------------------------------------------------------------------------不幸的分割线------------------------------------------------------------------------------------

话说过了好久,我在这个城市也定居了下来,算是半个天津人了。当然要成家立业,买房子,做房奴,唉,苦逼的国人啊。

有了房子后,开始使用台式机,同时也开始抛弃耳机,买什么音箱呢,这是一个问题。HIVI, 由于T200A在我心中良好的音箱,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个品牌。这个时候,HIVI 已经成为了国内多媒体第一品牌,那个时候睿韵声学还没有出箱子,声荟我没有听说过,漫步者给我的形象是2.1多,2.0比较少。由于我的听音习惯已经从2.1到了2.0,所以2.0成了我的首选。多年未听音箱,我已经对声音没有了追求,只是希望有一个不大的箱子,可以出来可以的声音,不占地方就可以了。通过搜索,我发现HIVI 的1010MKII08 挺适合我的,价格不贵,样子挺好看,而且网上评价也不错。



这个箱子10年左右在HIVI实体店,价格450元挺贵的,比在某东上要贵几十块。后来有淘了一块二手的乌龟海岸CS4630声卡,120块,就一直听到现在了。



由于这个箱子和声卡也听了两年多,这里简单说几句。

1. 乌龟这个声卡在2000年左右买到1000块钱一个,因该说是和帝盟MX200齐名的声卡,所谓的北乔峰南慕容。
2. 这个卡现在听起来挺好的,有音乐味,还有背景非常干净。网上说它是水晶般的音质,我没有什么感觉可能是我的箱子不行,和主板的集成声卡比起来,多点韵味体现在输出大些。
3. 这个箱子我买的时候现场试听过,很一般。但是那个时候我对音质要求也不高,就是像买个便宜的品牌产品,所以就选他了。但是它也不是一无是处。它的高音和中频还可以,低频laji。在中小音量下,低频混得一塌糊涂。大音量下还不错,不显得混了。
总结一下就是:声卡不错,二手的,对于120块钱来说,非常超值了。这个箱子绝对不值这个钱,我也因此对HIVI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到去年,我慢慢不满足了现在的听音设备,一直想升级。但是选什么了,我有犹豫了。当时HIVI有H4,H5, X4 等几个比较好的箱子。由于经过1010的事件后,我对HIVI没有了好印象,所以不太愿意买他家东西,但是有没有什么好的选择。于是我把目光转移到了耳机身上。突然我在耳机论坛看到一个帖子,一个网友说MS88比HIVI 的H4强多了,不论音质还是感觉多要好很多。我就很好奇,MS88什么东西,怎么个好法。于是,我就开始问度娘,然而万恶的度娘却把我带入了天声论坛,一条漫长没有尽头的道路。

-------------------------------------------------------------------------------------H4 VS H5 VS X4-------------------------------------------------------------------------------------

这段时间我对音乐还是很青涩的,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不知道如何评判一个音箱的好坏,也不知道高频中频是很重要的,对箱子的感觉就是一点低频要好,但是不能混浊。我有个特点,只要是低频混浊一点就听不下去。我最早的那套VCD组合音箱低频混浊,后来的创新雷暴FPS1600 低频也是很混浊,在后来的HIVI 1010MK2 08款低频也是很混浊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耳朵对这个这么敏感,别人都听不出来觉得挺好的,我就是听起来像浆糊一般,没有层次,没有感觉。于是我很郁闷,再有了房子婚姻,孩子后,我对音箱的渴望有激发了出来,我决定一定要买一个好的箱子。 于是我开始纠结于H4, H5,X4.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H5的效果比H4好很多,也有很多人说H5的性价比低,音质不好。X4是价格比较贵,因为那个时候其实也就是一年前我的预算很少,只有3千左右。我决定去实体店试听一下,但是我发现不是我要的感觉,没有早些年我听到T200A的那种激动的感觉。那个时候我在想要不H4算了,声音不错还便宜,不占地方。可是H5也贵不了太多,而且可能会更好一些。X4没有考虑,价格原因。我又困惑了,由于是一次大的投资,不希望太过于草率我又回到了网络上,继续寻寻觅觅。纠结啊,纠结。

     

-------------------------------------------------------------------------------成长的烦恼-----------------------------------------------------------------------------------------------

话说耳机论坛里的网友指出MS88明显好于HIVI的H4,这个让我差异不已,因为H4我是知道的,据说评价很高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于是我就开始百度MS88,这时天声论坛进入的我的视线。于是我就像发现了金矿一般的兴奋,由于我的工作关系随时可以上网,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都在线,把各大版主的帖子评测还有网友们的回复都看了一个遍。这段时间我学习了大量关于发烧的知识,不论是音箱还是解码器,不论是摆位还是频响调整。这里我简单总结一下我学到的东西:

1.        音箱的比较一定要早同尺寸间比较,不要跨尺寸。
2.        低频是有严格物理限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        监听也是有音染的,音染有的时候也是必须的。
4.        摆位很重要,摆位不好,也出不来好的声音。

同时坛主也有很多经典语录:

1.        5A永远没有6A好。
2.        我有权利说出来,你有权利不理睬。
3.        我一直坚持,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音箱,所以,缺点是必须挑的。
4.        话说前几年曾经往股市里扔了一对丹拿声学BM5A进去,期盼着他能长成一对BM6A,可后来他长成了一对百灵达......
5.        因为有少数异类,他们可能高频、低频做的不是很强大,但是在中频密度、透明度上做出了二倍于己身价的表现,比如大不列颠岛上那家、比如一九七九年那位老人在南海边圈出的那块地的那家。
6.        音源这个环节,价格提升和音质提升的比例是极其微小的,比功放小一个数量级,比音箱小一个几何级。 (为了找这句话的出处,费了个劲啊,最后使用Google才找到,大家可以看DM210的评测)

同时还有其他的经典语录,大家可以去看看评测,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来了。
在吸取了大量的给养后,我也开始装模做样了起来,也对自己的箱子天天没事就点评一番,聆听对象当然是我家那位,最后人家听烦了,给我一句话“你疯了把你,给你7000块钱,把嘴闭上。”于是乎我的预算一下子就变成了10000块,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段时间,我主要把精力放在了MS88和DM215上,我看完了所有关于这两个箱子的评测和网友们的反馈。为什么没有选DM210呢,就是因为它的中频密度不好,我发现其实听得最多的是流行歌曲,说白了就是口水歌。一个箱子中频不好,岂不是听起来没有味道。大家有没有听过SONY年轻时候的超薄随声听,磁带那种的。那个声音我现在还念念不忘,非常的温暖,非常感人,而且强烈的低音给予一种完美的氛围和包围感。后来我在耳机论坛上了解到,这时一种独有的音染,我也是这个时候学会了音染这个词。后来我去买声海MX500的时候,刚一听我就郁闷了,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没有低音呢?后来了解到德国耳机是没有音染的,所以听起来低音不是很强烈,而我的听音习惯也慢慢转向了没有音染的声音。OK,说回来,但我看到了MS88的评测的时候,我知道她可能会想SONY的声音,因为她的人声有独特的音染。而DM215是非常超值的一款箱子,大小也非常适合,价格也便宜,关键的是她比MS88使用范围更广,可以听古典,也可以听弦乐同时人声密度也好与DM210很多。我有开始纠结起来,选那个呢?

   

---------------------------------试听篇(这里要感谢所有提供给我试听的朋友,同时我的听音感觉只是我当时的感觉,不代表音箱真实的声音,因为这段期间我的理想声音变化很大。)----------------------------

俗话说,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要用耳朵收货。于是我去了一趟嘉兴,亲自到厂家那里去试听,同时我也见到了传说中的小朱。在厂家试听的过程中,我最先听得就是MS88, 然后是DM215, DM210, DM216 P3112。这里要感谢小朱的热情准招待,给我的感觉分泰克是一家年轻的科技型公司,规模不大但是很有潜力。在整个试听的过程中MS88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音箱,确实是非常有味道的一款箱子。别看东西不大但是出来的感觉非常好。同时它的低频弹性也很好,量不大,但是也可以烘托出气氛来,我觉得这个就很难得了。 在听完了MS88后,我有一一试听了其他的箱子,DM215,DM210,DM216 P3112。 这些箱子的坛主已经有了很详细的评测,奇怪的是这些箱子当时我没有听感觉,注意是当时。我个人感觉是DM215 比DM216好听,比DM210好听。而P3112中频太平淡了,听交响乐可以,听流行就差了点了。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当时没有听出感觉的原因,第一我平时听监听很少,没有仔细听过,不适应监听的声音。第二, 除DM215外,DM210,DM216都是新的箱子,低频较硬,可能煲好后会强很多。第三,MS88的感觉和SONY随身听的音染很像,所以我听起来觉得舒服和容易接受。于是我很郁闷,因为我去的时候就是冲着DM215去的,顺便听一下MS88.可是我发现DM215没有到达我期望的效果,反而我没有准备买的MS88却出乎意料让我很满意。由于我要从上海坐飞机回家,我又到上海的代理商那里听了一遍DM210和DM216, 依然是感觉不好,总是觉得声音发冷,没有宽松的低频氛围,没有包围感,反而觉得身上的汗毛孔都张开了,刺的我发痒,没有平顺的感觉。于是我打消了购买念头,无趣的回到家中。不过嘉兴的风景还是很好,而且那段时间北方都是雾霾天气,而这里依旧是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你们可以找到厂家地址吗?


南湖风景还是不错的。






回到天津后,我依旧十分苦恼,到底我还能不能够买到自己喜欢的箱子,到底我喜欢的那个声音在哪里呢?无奈,无聊,我无所事事,只有继续随便的翻着坛主的帖子。这时M100进入了我的视线,

由于我原来一直对DM215情有独钟,所以原来没有注意这个帖子,后来我发现有很多人都用的是这个,而且性价比极高,一直被坛主推荐,据说可以达到H4七八成的水平。考虑到5寸没有合适的箱子,6寸桌面摆不开,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M100过渡一下。一天下午我来到天津HIVI实体店去试听M100, 这个箱子果然造型别致,呵呵不说了。老板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当年我的D1010MKII就是他卖给我的,想不到我一眼就认出来了,看来做生意的就是比搞IT的强,青春保值啊,据说当年一个IT男在通宵加班写PHP文件代码,结果头发没有了,胡子一大把,后来这哥们辞职了去卖水果,想不到变白了,而且还长高了有没有。OK, 继续说我们的M100, 老板放的依旧是经典的HIVI试音碟,这张碟我都快听烂了,我从T200A就开始听这张碟到现在的M100依旧还是这张碟,蔡琴的渡口渐渐的飘了出来,声音很亮,有点甜,果然就想评测说的那样这个箱子中高频很好,但是低频没有什么感觉,和我的D1010MKII差不多,但是没有那么混了。突然我发现了HIVI的X3,其实这是我第二次见到她了,第一次是在上海。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小东西好小啊,身材真是很好,由于没有线材所以当时没有听到,既然又相逢了,那就打个招呼吧。老板放了同样的蔡琴的歌曲给我听,X3的声音少了一份甜味,但是像小女生一样清纯,干净。本想在听听同价位的H4,不幸的是没有线,听不了,这个时候我已经有了点喜欢X3了,说实话我喜欢她的外貌有点多于声音,而且可以省出很多桌面的空间。这里我还发现了X6,依然很苗条的身材,当然这是相对于DM216而言,比DM216小很多。
X3        X6   
如果就论她自己本身,X6其实很难看,和X3一样的样貌但是比例及其不协调。不过我没有要求试听,因为这个价格我接受不了而且性价比也不高。正在我准备拿出行用卡结账X3的时候,一个声音出现了。。。。。。。

X3 X6
你们喜欢哪个,反正我喜欢萝莉X3.





“请问声荟的店面在什么地方?”我擦,问HIVI老板声荟在什么地方,这就好比去麦当劳说给我来一全家桶,哥你是来踢馆的吗,还是来砸场子的?我无聊的看了他一眼,一个汉子,东北口音,想必也是烧友。还好老板很热情的给指了个方向,这一直不要紧,她直接改变了我的HIFI路。在天声论坛里,我也了解了很多声荟的知识,也知道MH6A是非常有性价比的一款产品,MH5A是和DM215不相伯仲的,但是由于我一开始就没有想上6寸的箱子,而且5寸坛主推荐的是DM215,所以我也没有考虑MH5A,以至于我居然不知道天津有QMS声荟的实体店,惭愧啊!!!沿着手指的方向,我渐渐的听到了一段鼓声,旋律很熟悉是老鹰乐队的加州旅店,但是令我惊奇的是这个鼓声是我从来没有听打过的,是那么的有层次,那么有韵律,那么有情感。我突然想起来赵本山小品《我想有个家》的那句话“别打岔,感觉找到了”。是的,我激动了,这就是我要的那个声音。



这是个什么感觉呢,我简单用语言描述一下,注意看我的口型,同样的声音HIVI D1010MKII是“DU---Wong---Wong---Meng---Meng,” 而MH6A是“TU---DU---GU---Kong---Gong”。 是的每个低音你都可以听的很清楚,每个变化都是那么的清晰,原来低音也是这么丰富,不是简单的一字长音。我静静的听完了整首歌,我从来没有觉得时间过得是这么快,一首歌就这么结束了。之后我又换了一首梁静茹的《可惜不是你》,声音出来你会发现静茹的情感不是像桶里的水一点点倒出来,而是像一幅画卷直接铺开在你的面前,一瞬间你就看到了全部,彻彻底底的展示在了你的面前,毫无掩饰,分毫毕现。听完了这首歌,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套配置,电脑集成声卡光纤到DAC-10P,然后平衡线输出到MH6A。而且MH6A也挺好看的,文艺范十足,显得非常专业。这里有个插曲,就是那个东北哥们和我一起听了几首歌,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直接使用电脑集成声卡,而不用DAC,因为人家买回去就是接电脑听的。声荟的小姑娘说了,由于没有RCA转XLR的线不能接,后来在我们强烈要求下,人家去别处给我们借了一根,这里对她表示感谢。不幸的是,这个电脑的集成声卡不知道为什么驱动里面只有数字输出这个选项,没有模拟输出,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听,后来由于现场有HIFIMAN的随身听,我们只好用这个来代替一下,同样是梁静茹的《可惜不是你》,一开声就听出了区别,真是一耳朵区别。使用HIFIMAN的声音毛刺很多,在MH6A的放大下,简直无法听了,而使用DAC-10P的声音,背景非常的干净,每个音符都不是多余的,因为每个音符你都可以感觉到她的情感。整套系统一问7000多,还可以,可以接受。但是这个尺寸很大,我不知道回去能不能摆的下,所以准备回去测量一下尺寸然后下次在买。我在声荟店里又听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下定了决心。

后来,我和坛主讨论这个问题,声荟和睿韵声学的声音风格是不一样的。声荟的低音宽松,软慢,量多。而睿韵声学的低音紧,硬,速度快,这里没有好坏,只是显然声荟的风格是我喜欢的。回到家后,我用纸盒子做了一个和声荟箱子一样尺寸的箱体放在桌子上,是够大的,桌面显得一下就局促了起来,我家那位问这是什么东西,放在这里多碍事啊,拿走。我说:哦这是我准备买的音箱大小,先试试大小如何,还行我们桌子可以放得下。我家那位顿时急了,不行太碍事了,你有病啊。。。。。。。(此次省略若干字)。没有办法,我只要求饶,行行不买这个了,不买了还不行吗,我明天就拿走,现在睡觉。。。。后来,我就装故意忘了,一直也没有动它,而我家那位更是懒得动,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她这东西碍事吗,她说还行,放几本书也挺好的,大小正合适,也没怎么觉得碍事。我说,那买这个箱子行吗。她说可以,没有问题。OK,搞定!所以说女人一定不能懒,否则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输的。这里我想起来了一句话,如果你想追一个女孩,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尽办法去占据她的时间,而不用刻意做什么,让她习惯你的存在,当她懒得改变的时候此时这个女人就被你占有了。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到了北京后,我先开始听的是MH5A, 后来又换成了DM215, 整个过程2个小时左右,我发现MH5A的声音风格和6A还是比较接近的,只是在低频上还是有很大差距,能量上不足,其他的都还不错。这里简单说一些,刚开始听MH5A的时候,用的前级是马兰士的功放前级一体机,这个东西2万左右,所以效果也非常的好。后来换成了声荟自己的DAC-10P 就听出差距了。

用坛主的话说就是:十倍价位的音箱之间的声音差距非常大,十倍价位的声卡/解码器之间的声音差距比较大。
非常大的意思是,绝大多数人都能听出区别,
比较大的意思是,普通人也许就听不出区别。


很庆幸的是我听出来了差别,2000元级别和2万元级别的DAC,确实是一耳朵的区别。简单说就是级别越高的产品,给出的声音越是饱满,这个不光体现在全频段声音的质感上,也体现在了有一些你听不到但是却可以感觉到的心理作用上。后来我就接着用这台声荟的DAC换上了DM215,一出声让我非常的惊讶。因为DM215我原来是听过的,很亮,很尖锐,像小针尖轻轻划过你的皮肤一样;但是这次的感觉不是,而是如丝绸一般的顺滑,细腻,我甚至可以感觉的弦乐上的松香味道,很浓郁,突然我觉得这个组合也可以考虑一下。回到家后,我反复的思考,我记得论坛里有人说过,当你听过6寸的箱子的时候,你就不愿意在听5寸的箱子了。是这样的,我始终觉得如果上五寸的箱子还是有些遗憾,我对MH6A还是怀有一些期盼,最起码从内心角度来说6A还是我的第一选择。在我观望的期间,我陆陆续续的又学习了了一些新的知识,比如HIVI是学习真力,而声荟学习丹拿。既然我喜欢声荟,那么就研究一下丹拿好了。我发现百度和论坛确实是设计进步的推动力,可以让人在短时间里大量的充电,我从研究丹拿知道了原来HIFI界里的其他品牌,例如美国亚当,法国劲浪,KRK, M-audio,真力等等。等待的日子是痛苦的,而内心的煎熬让我不断的升级预算去冲击更好的箱子。这个期间,我慢慢的看中了FOCAL 的CMS65 这个型号。原因很简单,第一价格合适可以接收;第二 6.5寸的单元,也是我喜欢的;第三前置导向,适合桌面。 虽说还没有听过,但是我猜想它也许也是我要的声音。这个期间我心理变化很大,一个循环不断的在我脑海里重复:

要不就MS88了,还便宜,而且还喜欢,听腻了以后你在买更好的。

同样是3寸单元,为什么不买HIVI X3呢,价格上贵不了多少,更加省地方好看,音质也可以,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配炮,毕竟MS88有缺陷啊。

X3的价格可以买H4了,要知道H4比X3的单元大,更适合听音乐。

我原来D1010就是4寸的,如果上4寸H4为什么不上4寸的最强音的X4呢,一步到位,免得H4不能满足的时候在折腾多么麻烦。

X4的价格可以买DM215了,DM215肯定比X4强,多么有性价比啊。

DM215的箱子个头够大的,和声荟的MH6A差不多了,如果是DM215就要上个解码器。如果这样,那么DM215箱子加+解码器不正好是MH6A的钱吗,不如直接上6A好了,反正也是占地方,我还是喜欢6A?

MH6A都上了,解码器一定要个好点的不然多浪费啊,MATRIX Quattro不错,挺好的,向坛主看齐没错的,而且以后在升级的时候直接升级箱子就可以了。

CMS50和Artist 5 都很不错,关键的是Artist 5 自带解码器买回来就可以听了。

既然都到这个份上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小一万的价格为什么不一鼓作气自己在攒点米,直接上CMS65呢?再也不用为质量问题烦心了,也不会是个5寸的箱子而心有不甘。

我真上了,我一天可以听多久啊,现在孩子很小,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陪她,而且不适合大声听,要不就MS88了。




产品型号                 频响范围                       参考尺寸 mm                            参考价格
DM216                 49Hz~40KHz                                                            5500
DM215                 55Hz~40KHz                 322 x 279 x 172                         3600
DM210                 60Hz~40KHz                 290 x 265 x 150                         2600
D1010MKII08          62Hz~20KHz                 145 × 210 ×205                          380
BM6A                  50Hz~21KHz                                                            17500
CMS65                 45Hz~28KHz                                                            13500
CMS50                 55Hz~28KHz                                                            9300
SOLO6BE               40Hz~40KHz                                                           18000
MH6A                  50Hz~26KHz                 346 x 286 x 220                         5500
MH5A                  58Hz~28KHz                                                            3500
KEFX300A              58Hz~28KHz                                                           6500
HIVI X5               55Hz~20KHz                                                           4800
HIVI X4               60Hz~20KHz                                                           3700


最后我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 X5出现了。。。。。。。。。。。。。。。 (全文完)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退烧论坛 积分 +999 精品文章 2013-5-8 08:34
  • JBL8848 积分 +100 原创内容 2013-5-6 11:21

TOP

没想打酱油也要排队,喂,你后面的别挤呀!

TOP

我是来顶PC WORKS 的,我有一套2.1,确实不错,现在也没坏,就是线控坏了。
另外,雷暴我也听过,简直是狗*

TOP

引用:
原帖由 fwhah 于 2013-5-6 11:02 发表
我是来顶PC WORKS 的,我有一套2.1,确实不错,现在也没坏,就是线控坏了。
另外,雷暴我也听过,简直是狗*
同意,我也顶你。

TOP

音乐心路坎坷哦,建议楼主空的时候把图片在完善一下,少数几个错别字改改.等续篇……



全文看完,最终什么箱子也没有买。楼主学到了很多HIFI知识!

[ 本帖最后由 superant 于 2013-5-8 17:45 编辑 ]

TOP

万里长征,lz才刚刚迈出了小半步

TOP

我都看完了,楼主继续,关注你最后买了啥箱

TOP

回复 1# xiaoshe 的帖子

我插一下,MS88和H4好像不是同类型的东西哦。各有所长。但长度单位怎么和重量单位比较呀。

TOP

估计只有丹拿,真力,亚当才是你的归宿。

TOP

不错GOOD

写的不错 有同感 同上不归路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