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不如谈谈为什么选择有源而不选择无源

不如谈谈为什么选择有源而不选择无源

偶尔能看到个别网络社区上网友的关于器材搭配的事例,心历路程,情节峰回路转,惊心动魄,烧友对器材之间的搭配慎之又慎重,除了功率,还要分甲类,乙类,甲乙类,D类,T类,胆的,石的,胆结石的,前级的,后级的,前后级的,又讲究音色,还讲究品牌,再研究价位,国籍,仿佛像女孩子第一次做 蛋糕一般,精盐放少了0.25克,哪怕错了一点点,声音就错了,就不能听了,其实不是那么严格的。网络上出现过一个对比旗舰合并机的帖子,既相信那些不同品牌的机子之间存在客观差距,又应也相信当事人只是听音乐的话,一时半会分不清哪个是哪个是很正常的。
   这些文章是吓死人的,经常看到有这样的言论:“有源音箱省去了搭配的烦恼”;其实很多普通的有源音箱,连公交车万金油功放LM3886都给你搭上去了好吧 而且有这样的想法的话,那么声卡和解码器你要不要搭配?也能让你愁一阵子了。
   过度解读器材之间的搭配作用,是有害处的,首先就是夜不能寐,前怕狼后怕虎,紧接着是破财之灾。举个模范例子,黄老邪买了他以为人人都说好的5寸鞋盒子音箱,发现低频不尽人意,有欠缺,于是上网咨询,通常会得到所谓的答案:功放不搭配,前端不搭配,线材不搭配,脚钉不搭配,hifi音响的生命力似乎就在这里,本来就3000块钱的事,换功放,换前端,换线,换脚钉,就3万了。黄老邪宁愿把钱花光,也不愿意接受他的音箱本身就是这样的,不愿意相信他的音箱不是完美的。

   我不知道以版主的身份讨论音箱的售价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请删除相关部分,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无源音箱的利润绝大多数是比同级别同系列有源音箱要高的,营销方式更偏向于奢侈品,它既可以技术含量很高,也可以技术含量很低,相对于有源音箱,给人鱼龙混杂的感觉,贵一点是不要紧,买来贵,卖出去也贵的。

   关于音箱的选择,有源无源都通用了,我有自己的理解,并不是绝对客观的,有主观臆测的成分,但是在大多数实践中是能行得通的经验。首先选择硬通货,买了不喜欢也不吃亏的类型,一般拥有几个特点:
1.能够从头到脚制造音箱的厂家,喇叭的设计和组装都能够自给自足,比如,丹拿,宝华,劲浪,惠威,声荟,睿韵声学,不一一列举,还有很多。
2.能够保持一贯风格的品牌、全系有共性的品牌,举几个例子,ATC音箱,睿韵声学音箱,JBL 大音箱,西湖音箱,真力音箱,等等等等。
3.箱体成本高的音箱,比如卡玛,艾格斯顿,威信,等。
4.喇叭的尺寸,越大越好,但是上得了8寸的,又满足以上1.2.3条件的,肯定没有便宜的,除非楼上女孩抛馅饼了。
5.最后才是声音,满足以上1234条件的,声音也是没有不好的,除非你买到了爱浪这类的,声音好不好,自己把一把关。
6.第一、二点不达标的音箱,性价比最高。

关于功放的选择:
在退烧指南的原则下。
功放同样容易存在性能过剩的问题,网络上对功放的评价有极少部分是基于推力不够,比如我们版主有时对音箱的动态有更高的追求,希望得到更高声压下依然是一条完美的曲线,会探究它的终极性能。有少数部分是基于音色不符合自己审美,比如我更在意中小音量下聆听的效果,达到常用的音量后,不再探究它的终极性能,这时不同级别的功放差距就很小;但绝大多数是基于音箱本身的缺陷:比如无论用什么功放,ATC的低频也是不如同尺寸丹拿的,但是ATC用户经常会认为是功放不够力,需要“升级”。
选择问题,就看听音习惯了,音量为0,差距为0.
我个人倾向于选择大厂牌小功率机型,音色与高端的一致,仅仅是功率小一些而已,价格相信很多人都能接受,反正我能接受。
或者有人要研究D类T类A类B类AB类胆机石机胆结石机的差别,经不住诱惑的,就都买吧,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觉得听起来已经满意了,再去研究功放吧。

自我的问题,在不同时期,对音乐类型的喜好,对器材整体风格的追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是很正常的,当你第一次买了大家都觉得普通的音箱,但如果你很满意,就请大胆的赞扬它,至少它在某一个时期给你带来了欢乐,而不是折腾。当你耐受值越来越高,器材越来越牛,你会困惑:“到底谁说喜欢听音乐省钱的,现在全家人都以为我在吸毒。”

为什么选择无源,我居然一下想不出来。
而选择有源的理由很多,在楼下已经有很丰富的内容了。

我讲2个在实践中,有源音箱非常不方便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拉蜘蛛网了。
1.有源音箱经常电源线需要跟着音箱走,电源线可不像喇叭线可以随便做一根出来。
2.低端有源音箱更不方便的地方就是主副箱有连接线,这个有些是可以自己DIY的,有些是特制的,比如惠威M1A的连接线是3芯公头平衡线。
3.有源音箱的信号线要跟着音箱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17-3-12 02:0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倒不是有源还是无源的问题 更多是专业器材和民用的问题,而专业器材有源的多。有源箱子价格就是音质,音质也就是音质 ,就是这个箱子的素质,对原声还原的失真度,没有其他元素可以增加箱子的价值,而hifi功放和民用箱感觉太复杂,不做足了功课真不知道这售价里到底包含的是什么,到底是调音还是音质。
之前我玩过几次失败的无源经历,从focal的入门AV箱到Q牌入门AV箱到LS50还有个达尼皇太子,功放试过1000块钱的DIY,还有个挺贵的朗泉50A,声音真的和现在的丹拿BM6没法比,甚至都能感受到巨大的档次区别。。也不明白到底哪没玩明白,也许是听的音乐种类问题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我是有源、无源一起上.

TOP

我的电脑后面是插着一对拳头大小的爱国者USB小音箱的(99元的),
有时候忙点别的,开电脑后忘了开解码和大音箱,
听这小东西放歌,也能听进去。
当你专注于歌词本身要表达的情感,纯音要表达的意境时,
音箱似乎强电还是弱点都能忍受或者忽略。

所以不能忘记我们折腾音箱的本初是听音乐本身,共鸣其中的情感。
而不是成为一个声响奴隶。

TOP

楼上说的太好了

TOP

bm6这么好?

TOP

BM6没什么神奇的 只是主流万元监听的一员而已,音质也不是最好的,只是我玩过的那几个都太坑了,也许是我没玩好哈。

TOP

现在已经是 有源监听看电视 无源系统听音乐了 基本不怎么烧 线材上可以不用太在意 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箱子和放本身

TOP

无源就是太折腾了,声音不满意不知道是箱子的原因还是功放的原因,要搞清楚,只有烧钱一途。
还是有源省心。

TOP

我海淘一对bm5 3在路上,估计快到了,

我有个计划,您帮我参谋参谋!

1.再买一对 bm Compact 替换电脑前面的声荟Q4 bm5放客厅接电视 CD机 数播,
2.再买一对BM6放客厅接电视 CD机 数播,bm5 替换电脑前面的声荟Q4

TOP

发新话题